原子核及物理学史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11247162N H C He +→+是α衰变方程B .123112H H He 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C .238234492902U Th He →+是核裂变反应方程D .427301213150He Al P 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C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等现象的研究,发现了电子D .氢原子从3n =能级跃迁到1n =能级和从2n =能级跃迁到1n =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3.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X S i P 30143015+→;Y B H Be 1052194+→+;ZLi He He 734242+→+其中()A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D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4.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仅推动了电磁理论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电磁技术的发展,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下列哪一个器件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 )A .电视机的显像管B .回旋加速器C .指南针D .电磁炉5.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 )A .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 .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 m ∞的结论C .根据F m ∞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12∞F m mD .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 的大小6.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C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
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电源的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B .电源提供的电能越多,电源的电动势越大C .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的正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D .对于有恒定电流通过的导体,通过导体某个截面的电量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都相等8.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mc 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B .E=mc 2中的E 表示发生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C .根据ΔE=Δmc 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D .ΔE=Δmc 2表示发生的质量亏损Δm 转变为能量ΔE 释放出来9.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10.很好地解释了 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 .汤姆孙B .爱因斯坦C .德布罗意D .卢瑟福11.第一次通过实验证实万有引力的存在并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A .牛顿B .伽利略C .胡克D .卡文迪许12.在物理学史上,首先提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的科学家是()A .欧姆B .安培C .洛伦兹D .法拉第13.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 .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 .伽利略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 .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或出现感应电流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5.放射性元素86222Rn 经α衰变变成钋84218Po ,半衰期约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86222Rn 的矿石,其原因是()A .目前地壳中的86222Rn 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性元素的衰变B .在地球形成初期,地壳中的元素86222Rn 的含量足够多C .当衰变产物84218Po 积累到一定量以后,84218Po 的增加会减慢86222Rn 的衰变进程D .86222Rn 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16.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B .德国天文学家幵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 .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17.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18.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的科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提出科学猜想: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的同样快B.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利用了放大的科学思想C.麦克斯韦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存在D.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和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19.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任何理论和学说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
下面有关物理实验与物理理论或学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C.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2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A.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C.玻尔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预言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1.物理学发展到今天的程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其中更是凝聚了大量物理学家呕心沥血的科学研究。
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牛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第一个测出引力常数为GB.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C.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2.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B.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来越大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D.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间的温度差制造出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在原理上是不可行的23.下列公式中是采用比值方法定义物理量的有()A.FEq=B.dUE=C.qEP=ϕD.ABABWUq=24.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跟普通电子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一一反物质.欧洲和美国的科学研究机构曾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对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 ( )A.由一个不带电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C.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25.(1)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____。
(填选图下方的字母)A B C D(2)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的炽热气体。
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mvMB.MvmC.MvM m-D.mvM m-万卷物理答案专题十五 原子核及物理学史1.BD2.C3.A4.D5.ABC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等知识。
万有引力定律122=m m F G r 是牛顿猜想出来的,通过这个式子并结合物理学史,可以得出A.B.C 项正确.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测出的,D 项错误。
6.A7.AD8. AC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E mc =表明物体具有的总能量与它的质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并不是指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故选项B 项错误;2E mc ∆=∆中的m ∆不一定是指质量亏损,也可能是增加的质量,它描述的是m ∆与E ∆的对应关系。
故选项D 项错误,A.C 两项正确。
9.AC10.D根据物理学史,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西瓜模型 (枣糕模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和相对论,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卢瑟福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本题选D 。
11.D12.C13.A14.ABD15.A16.A17.AC18.ABD19.ABC20.B21.D22.C23.ACD24.D25.(1)C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