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电容器

高中物理电容器

变压器电容器1.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试探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l0的过程中,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2.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α角度.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α变大的是( ) A.缩小a、b间的距离B.加大a、b间的距离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3.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2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d/2处返回D.在距上极板2d/5处返回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能发光。

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向下滑动PB.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C.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D.减小电容器C的电容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并接直流电源。

若一带电粒子恰好能沿图中轨迹穿过电容器,a到c是直线,由于电极板边缘效应,粒子从c到d是曲线,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粒子()A.在ac段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并做匀速运动,cd段电场力大于重力B.a到c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g/cosθC.a至d重力势能减小,电势能增加D.a至d粒子所受合力一直沿轨迹的切线方向6.如图所示,D是一只理想二极管,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AB内部原有带电微粒P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措施下,关于P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S闭合,增大A、B板间距离,P仍静止B.保持S闭合,减少A、B板间距离,P向上运动C.断开S后,增大A、B板间距离,P向下运动D.断开S后,减少A、B板间距离,P仍静止7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 Ω、1 Ω 和4 Ω,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图1-A.2 B.3C.4 D.58如图是一理想变压器的示意图,b为原线圈的一个中心抽头,S为单刀双掷开关,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R0是定值电阻。

保待输入交变电压U1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S置于a处时,向上滑动P,电流表示数增大B.当S置于a处时.向上滑动P,R0消耗的功率变大C保持尸的位置不变,将S由a掷到b,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4倍D保持P的位置不变,将S由a掷到b,电压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2倍9.如图所示,(a)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b)是用户得到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已知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0:1.不考虑降压变压器与用户间导线的电阻.则A,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B,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2200 VC、辅电绕的电流只由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D、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10. 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 :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有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k,则A. U=66V,k=1/9B. U=22V,k=1/9C. U=66V,k=1/3D. U=22V,k=1/311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原线圈与一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R0,负载电阻的阻值R=11R0,是理想电压表;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5R0,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此时电压表读数为5.0V,则A.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34VB.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VC.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68VD.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8V12图5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

调节前后A.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B.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C.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D.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13如图所示,在AB间接入交流电U1=220V,通过理想变压器和二极管D1、D2给阻值R=20Ω的纯电阻负载供电,已知D1、D2为相同的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变压器原线圈n1=110匝,副线圈n2=20匝,Q为副线圈正中央抽头,为保证安全,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压值至少为U0,设电阻R上的热功率为P,则有()A.U0=402V,P=20 WB.U0=402V,P=80WC.U0=40V,P=80WD.U0=40V,P=20W14某的钳形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通有交流电的导线从环形铁芯的中间穿过时,与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相连的电表指针会发生偏转.不考虑铁芯的漏磁及各种能量损耗,已知,当用该表测交流电时( )A电流表g中通过的是交流电流B若g中通过的电流为,则导线中的被测电流为C若导线中通过的是矩形脉冲交流电,g中通过的电流是D当用该表测量的电流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15. 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其中T1、T2为理想变压器,r是输电电阻灯L1、L2相同且阻值不变。

现保持变压器T1的输入电压不变,滑片P位置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灯L1正常发光,则A. 仅闭合S,灯L1会变亮B. 仅闭合S,r消耗的功率会变大C. 仅将滑片P下移,r消耗的功率会变小D. 仅将滑片P上移,电流表示数会变小21.Ⅰ⑴18.6 ⑵abe Ⅱ⑴0.007 0.638 ⑵见右图Ⅲ⑴80.0 ⑵略⑶0.00444 1.501.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试探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W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l0的过程中,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C2.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α角度.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α变大的是( BC )A.缩小a、b间的距离 B.加大a、b间的距离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3.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2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D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C.在距上极板d/2处返回D.在距上极板2d/5处返回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能发光。

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BCA.向下滑动PB.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C.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D.减小电容器C的电容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竖直放置,并接直流电源。

若一带电粒子恰好能沿图中轨迹穿过电容器,a到c是直线,由于电极板边缘效应,粒子从c到d是曲线,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粒子(B)A.在ac段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并做匀速运动,cd段电场力大于重力B.a到c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g/cosθC.a至d重力势能减小,电势能增加D.a至d粒子所受合力一直沿轨迹的切线方向6.如图所示,D是一只理想二极管,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AB内部原有带电微粒P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措施下,关于P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BDA.保持S闭合,增大A、B板间距离,P仍静止B.保持S闭合,减少A、B板间距离,P向上运动C.断开S后,增大A、B板间距离,P向下运动D.断开S后,减少A、B板间距离,P仍静止7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 Ω、1 Ω 和4 Ω,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图1-A.2 B.3C.4 D.5[解析] B8如图是一理想变压器的示意图,b为原线圈的一个中心抽头,S为单刀双掷开关,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R0是定值电阻。

保待输入交变电压U1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当S置于a处时,向上滑动P,电流表示数增大B.当S置于a处时.向上滑动P,R0消耗的功率变大C保持尸的位置不变,将S由a掷到b,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4倍D保持P的位置不变,将S由a掷到b,电压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2倍9.如图所示,(a)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b)是用户得到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已知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0:1.不考虑降压变压器与用户间导线的电阻.则ADA,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B,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2200 VC、辅电绕的电流只由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D、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10. 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 :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有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k,则A. U=66V,k=1/9B. U=22V,k=1/9C. U=66V,k=1/3D. U=22V,k=1/3【答案】 A11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原线圈与一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R0,负载电阻的阻值R=11R0,是理想电压表;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5R0,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此时电压表读数为5.0V,则A.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34VB.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VC.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68VD.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8V【答案】AD12图5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