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指哪些【篇一: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理念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的。
一、企业的理念文化企业的理念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1.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
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所以,员工者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
2.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经营哲学就是企业的指导思想,体现出企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长期形成的;企业的经营哲学是全体员工共同接受的思想;企业的经营哲学反映出企业的领导者的信念、抱负以及工作重点;企业的经营哲学是地企业成功经验的高度总结;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一切活动所刻意追求的目标。
必须注意,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有效的经营哲学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技术、资源、组织结构等要素。
3.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信念。
企业精神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文化特征。
每个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
尽管如此,在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相似的企业精神。
这些精神大致包括爱国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服务精神、团结精神、民主精神等内容。
正确的经营理念,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崇高的使命感和奋力工作的干劲。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经营理念都非常重要。
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力量、销售力量、资金力量以及人才等等,虽然都是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正确的经营理念。
只有在正确的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人员、技术和资金发挥作用。
二、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制度即是企业行为的规则总合,是一种显形的企业文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目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企业制度的内容体现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制度的执行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企业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能够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理念文化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
企业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三、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的道德规范是用来调节和评价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的总称。
以公正、正直、诚实等道德范畴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调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防止不正当竞争;调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讲究职业道德,维护消费者权益;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企业风尚。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它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四、企业的物质文化1.企业的产品企业的产品是企业文化的凝固。
通过企业产品的整体形象了解企业文化;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企业的质量意识反映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产品的设计反映企业的品位。
2.企业的环境企业环境是一个企业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是企业的“衣妆”。
整洁、优美的环境是企业整体形象的组成部分,也是认识企业的开始;良好的环境是必要条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情绪;良好的环境激发员工“爱企业如家”的自豪感、献身企业的责任感。
良好的环境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开始。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特点就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就是在企业内搞的各种文体活动,如打球、唱歌、跳舞;就是企业形象设计,也就是cis战略;就是企业自己办厂刊厂报;就是开展思想教育等……但企业文化绝不仅仅是企业加文化或企业与文化嫁接,更不是企业家与文化人的联谊会......具体说来:1、企业文化的要素有5个方面: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2、企业文化的内涵如下几点: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3、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
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即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态。
【篇二:企业文化包括什么】企业文化包括什么?企业文化: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分为: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三个组成部分。
理念识别系统(mi):企业使命、愿景、经营宗旨、经营哲学、经营战略、经营方针、行为准则、企业价值观。
行为识别系统(bi)内部组织、管理、教育培训、福利制度、行为规范、工作环境、开发研究等;外部的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公共关系、公益活动等。
视觉识别系统(vi)基本要素系统:如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造型、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宣传口号等。
提炼价值观价值观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追求和远大理想,代表着企业对事物是非曲折的判断标准和原则。
比如联想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服务客户、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
提炼价值观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具有时代特征,既有很高境界,又符合行业特性与企业定位,真正能在员工中引起共鸣。
核心价值观是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的基础。
提炼经营理念主要阐明企业愿景、企业使命和企业精神。
企业愿景是企业未来可以成就的具有挑战性的远景描绘,是一个可能和希望实现的未来蓝图。
企业使命是企业业务、服务目标或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有些企业的使命陈述还包括对企业优势的说明。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根据核心价值观营造的企业员工共同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及相应的精神氛围。
例如:联想的远景(愿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联想的使命———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工具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丰富多彩;为社会,服务社会文明进步;为股东,回报股东长远利益;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明确企业道德及作风等企业道德是企业对自身理念、行为和形象的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耻的内在评价。
比如双鹤药业的企业道德———“诚实守信,忠善亲和”。
企业作风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风格。
比如双鹤药业的企业作风———“雷厉风行,敢为人先”。
设计行为准则行为准则设计是以价值观体系为基础,结合经营理念的提炼设计、描述、界定企业成员基本行为的规范。
员工的行为方式具有行业和企业的特点,也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
规范的员工行为不仅有助于协调企业上下的步伐,更有助于贯彻企业领导层的意旨,强化企业管理。
设计行为准则,要充分考虑行业和企业的特点,也要按不同岗位进行划分,最忌千篇一律。
比如,决策层、经理层、科研开发、市场营销、生产、财务人员等,这些岗位的职能特点各不相同,设计行为准则时都要考虑到。
企业形象与ci设计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及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由mi、bi、vi组成。
mi是企业理念形象,主要包括企业愿景、使命、精神、道德、作风以及经营战略、发展目标等要素。
bi是企业行为形象,主要包括企业行为规范、基本政策和制度等。
vi是企业视觉形象,主要包括企业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基本要素以及办公、交通、制服、环境、包装设计等应用要素。
mi是企业识别的核心,bi、vi是mi的具体体现。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频繁,企业形象受到了企业内外的普遍关注,一个良好的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利器。
但是企业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涉及到企业的许多方面。
因此在进行企业的ci策划时,一定要全面考虑,精心设计,为企业形象的具体塑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ci设计特别是vi带有一定的专业性,有条件的企业请专业咨询公司帮助支持,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篇三: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文化,即文明演化。
很显然,文化是个历史概念。
文明又是什么呢?文明是反映人类认知自然、解放自身、改良社会、协谐环境的尺度。
从这里看出,文明是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伴随着又衡量着人类历史演进过程的。
企业又是什么呢?是个体的人的企望组织,是基于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将既有资源(包括人力)分布与整合的利益组织。
既然企业是人群组织,而文化又是因人而生发,因人而进步,因民族认识和习惯的不同而各异。
而文化更是从深层次,以精神和意识层面反映着人类(以民族而区分)乃至个体的人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气质和风格。
企业又是以既定的发展目标将个体的人统一起来的组织。
自然而然地,企业这个人文群体理应具备一定的气质和风格。
这种气质和风格与个人相比,是经过碰撞、激荡、磨合,调谐和优化过的,是代表集体个性的,它并不是由个人意识来主导,却需要用个人言行和意识来传递和表达这种集体的、组织的个性和风格。
这便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
这里,企业的内含是组织,因此也可以称作组织文化。
文化修养从深层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
文化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更是这样。
就象个人的能动和创造力不可求极一样,组织的潜力更是无穷无极的,而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培养,对组织机体运行秩序的维系、对组织协作力的巩固和凝聚,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将是不可替代的。
其形式也好,内容也好也都是极其细致而实际的。
空洞的口号、铺排的文字、华丽的说辞不是企业文化,而是企业组织精神空乏时附庸风雅借以掩怯的幌子。
那样的文化不仅组织成员听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从,其实就连倡扬这种文化者本身也不知其所以然。
难怪企业文化如此乏弱,企业如此没有点精神和个性,也难怪我们的企业可以生死同路!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力量。
这种潜在力量的表现和开发是以组织成员为载体达成两种沟通。
其一是内沟通,也是企业文化产生价值的第一个层次,即企业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沟通,包括上下级,平行级,点、线、面体全方位的沟通。
企业领导者可以提出沟通议题也可以不必提议而由成员们就最关心的问题发表见解,最后由企业代表(组织首脑)将这些见解集纳归整、加工处理。
内沟通的主题可以是这样的目标:①企业是干什么的;②员工是干什么的;③领导为什么要用我?④我为什么要到这个组织?⑤我在组织中是什么角色?作用是否不可取代?我发挥的作用是否为积极的并且为这个组织知晓等等。
其二是外沟通,这里先要明确一下,沟通的内涵并不仅限于面对面地用语言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