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Word版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Word版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目录引言 (3)第一部分:食品安全 (3)第二部分: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完善、推广 (4)一、场址的选择 (5)二、鸡舍建设标准 (7)(一)、鸡舍结构 (7)(二)、鸡舍类型及配套设施 (8)三、消毒与隔离 (11)(一)、卫生 (11)(二)、消毒 (12)(三)、隔离 (12)四、消毒药及影响消毒效果的原因 (13)(一)、消毒药种类及主要用途 (13)(二)、养鸡生产中影响消毒效果的原因 (14)五、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16)六、免疫 (17)(一)、灭活疫苗介绍 (17)(二)、冰箱中怎样保存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19)(三)、灭活疫苗使用一般原则 (19)(四)、活疫苗使用一般原则 (20)(五)、滴鼻、点眼的具体操作 (20)(六)、饮水免疫的具体操作 (21)(七)、养鸡生产中的免疫抑制 (22)第三部分:商品肉鸡的饲养管理 (23)一、进雏前的准备 (23)二、进雏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25)三、育成、育肥和出栏 (28)四、作业规范排程表 (30)五、夏季饲养的特殊管理 (36)六、冬季饲养的特殊管理 (37)七、鸡群观察要领 (37)引言随着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养鸡场及养殖小区的不断发展,饲养规模和密度的不断加大,污染越来越严重,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明显增多。

如新城疫、传支、法氏囊、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等,往往并发和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的病例上升。

因饲养管理不善、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接种不确切、乱用抗菌药物等诸多不良因素造成禽病在养殖场时有发生,疾病一直不断的困扰着广大养殖户。

恶劣的饲养环境,疾病的不断增多,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以使用的药物选择范围小、种类少。

对此,我们只有全面推行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养殖硬件设施,认真学习、总结肉鸡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要领,全面掌握其生长特点和生长规律。

切实做到会养鸡、养好鸡,以避免养殖风险,确保养殖效益。

第一部分:食品安全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也是永恒不衰的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潮流,正日益影响着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人们对食品的需求由解决温饱转向适应小康,食品消费进入理性消费阶段。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消费意识增强,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近几年来,国际上先后发生了二恶英、磺胺、氯霉素、克球酚、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等对食品的污染或残留,以及疯牛病(BSE)、口蹄疫(FMD)、新城疫(ND)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等畜禽疾病,为免受其害,各国都纷纷在食品生产、加工、进口等方面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导致我国食品出口屡屡受挫,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我国食品生产实施“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势在必行。

因此,为了保证肉鸡加工企业和饲养者的共同利益,保证消费者的健康,食品安全是我们所有养殖从业人员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五统一”政策,即统一供应雏鸡、统一防疫消毒、统一供应饲料、统一使用药物、统一收购屠宰。

从源头严格控制和管理药物的使用,在生物安全体系框架下,认真做好免疫和消毒工作,强化日常管理,拒疫病于养殖环境之外。

一旦鸡群需要投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投药,严格执行兽医处方制。

以“公司+农户”模式进行饲养的农户必须选择公司认证的药品,并保证休药期。

2、每周进行一次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高敏药物。

3、根据消毒药的作用机理不同建议一个饲养周期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

4、10日龄使用休药期30天以上的药物,1-20日龄使用休药期20天以上的药物,21-30日龄使用休药期14天以上的药物。

5、出栏前14天停止使用一切药物。

第二部分: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完善、推广生物安全是指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等排除在鸡群外的安全措施,包括了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和感染良好鸡群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这些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寄身虫、昆虫、啮齿动物和野生鸟类。

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传统的综合防治和兽医卫生措施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的发展和宏观体现。

总的目标是保持鸡群的高生产性能,发挥最大的遗传潜力和经济效益。

针对疫病发生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病原体、易感动物和环境之间复杂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规范化的饲养管理,建立对动物健康有利的生态环境;强化环境卫生、营养和管理措施,使动物体质健康,免疫反应健全;通过全员防疫,有效隔离,严格消毒,科学实施免疫接种,全面监测来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从而防止集约化生产条件下肉鸡疫病的发生,这就是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体系牵涉到肉鸡饲养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全面而严密的系统工程,它的核心就是通过严格的、规范的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杜绝鸡舍中的鸡只与外部的微生物接触从而引起污染和感染疾病。

也就是说,任何由场外进入场内的人、车和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才能入场。

这就要求每位肉鸡饲养人员必须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理念和规范饲养管理观念,随时把鸡场消毒防疫和饲养管理做好、做细、做到位。

使肉鸡达到高的生产性能,发挥最大的遗传潜力,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一、场址的选择:养殖小区场址的选择与布局是控制疫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选址与布局要科学合理,应符合卫生防疫和环保的要求。

1、交通便利,靠近柏油路或砂石路,方便运输。

2、养殖小区或鸡舍应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

3、保证场地无病原:不能在原有的禽场上建场或扩建,不能在水源污染区建场,并远离水源污染区建场。

4、远离传染源:远离村镇、兽医站、集贸市场、屠宰场、其它养禽场等1000米以上的地方。

5、要高度重视水源水质:水质符合《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附表),严防各种病原微生物及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

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项目标准值畜禽色(°)≤色度不超过30°浑浊度(°)≤不超过20°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总硬度(以碳酸钙计)㎎/L ≤1500PH 5.5-9 6.4-8.0溶解性总固体,㎎/L ≤4000 2000氯化物(氯离子计)㎎/L ≤1000 250硫酸盐(硫酸根离子计)㎎/L ≤500 250总大肠菌群,个/100ml ≤成年畜10 幼畜和禽1氟化物(氟离子计)㎎/L ≤ 2.0 2.0氰化物,㎎/L ≤0.2 0.05总砷L, ㎎/L ≤0.2 0.2总汞,㎎/L ≤0.01 0.001 铅,㎎/L ≤0.1 0.1铬(六价),㎎/L ≤0.1 0.05镉,㎎/L ≤0.05 0.01硝酸盐(以硝酸根离子计),㎎/L ≤30 306、独立的供电系统:最好保证双路供电,并根据选择的用电设备确定供电电压和供电量。

二、鸡舍建设标准(一)、基本结构鸡舍要求密封,防止贼风进入,便于控制鸡舍小环境,并利于熏蒸消毒。

墙体必须是具备坚固、耐用、抗震、耐水、防火、耐腐蚀;便于清扫和消毒;具有良好的保温与隔热性能(墙体散热占整个鸡舍总失热量的35%-40%),一般使用砖结构或玻璃钢①结构。

外墙四周必须做好水泥散水(宽为30厘米、厚位4.5厘米)。

屋顶必须具备结构轻便、保温隔热、防水、防火、防渗漏。

(屋顶散热占整个鸡舍总是热量的60%-65%),一般使用玻璃钢、库板彩钢。

鸡舍内每隔30米设置一个地漏,连通舍外沉淀池(防渗井)的污水管道,埋入地下。

污水管道直径20厘米,沉淀池1.5*1.5米,设在鸡舍前后或两排鸡舍中间,用砖石砌成。

防止污水渗漏,集中排入鸡场的渗水处理井。

鸡舍外排风口一端建化粪池,规格:长4米*宽2米*高1米,上铺盖塑料布密闭发酵。

鸡舍一般要求东西成行,南北成列,避免鸡舍相互交错,酌情布置单列或双列,每个小区6-10栋为宜,栋间距要求10米以上。

小区内道路要硬化,便于清扫、消毒。

要有良好的排污条件,使粪便、污水、垃圾等及时得到清运和进行无害化处理。

净道、脏道分开(净道是指运送雏鸡、饲料、兽药、疫苗的道路,脏道是指运送鸡粪、死鸡和垃圾的道路),防止交叉感染。

小区设有单独的兽医工作室。

(二)、鸡舍类型及配套设施1、自动化鸡舍:自动化鸡舍是国际先进的养殖方式,配备了用于改善鸡舍饲养环境的多功能的网络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禽舍温度、湿度、通风、供水、供料、报警、照明等功能的远程自动控制及监视。

减少禽舍饲养人员流动所造成的交叉感染;降低饲养及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对禽舍的各种信息及时采集、处理、报警,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合理控制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储存历史记录,进行档案管理。

⑴、鸡舍一般长110-120米,内宽12-13米,檐高2.4米,脊高1.5米,平均每平方米出肉重35公斤(20000只/栋)。

⑵、鸡舍主体墙为砖结构,顶棚为库板彩钢板。

⑶、每栋鸡舍配置4条料线,456个料盘,5条饮水线,2160个乳头饮水器。

⑷、每栋安装50″风机9台,36″风机6台,纵向进风口每侧安装16.8×1.8×0.1米水帘降温。

⑸、鸡舍采用锅炉集中供暖或暖风炉分栋供暖。

2、标准化鸡舍⑴、鸡舍一般长80米,高2.2米,内宽9.2米,脊高一米,每平方米出肉重25公斤(6000只/栋),净道一端设有储料间和休息室。

⑵、鸡舍主体可以全部为玻璃钢建筑,也可以主体墙为砖结构(24或37),顶棚为玻璃钢结构。

⑶、每栋鸡舍配置2条水线,600个乳头饮水器或390毫米的自动普拉松饮水器100个,雏鸡开始饮水采用手提式真空饮水器,每100只鸡使用2.5公升的该饮水器两个;7公斤料桶150个,直径360毫米的开食盘75个。

⑷、鸡舍内离地0.9米搭设两排栖架,将8#镀锌冷拔丝以8厘米为间距,用紧丝器绷紧固定,上铺设塑料格网,栖架间留1.2米的过道。

⑸、每栋安装50"风机2台,纵向进风口每侧安装1.5×7.5×0.1米水帘降温。

水帘常规厚度有10公分、15公分两种。

密闭鸡舍最大通风值7-9立方米/公斤/小时。

以6000只/栋为例,单只重2.6公斤。

水帘面积计算方法为:出栏毛鸡总重量*8立方米/Kg/小时÷3600秒÷过帘风速。

10公分厚水帘面积为:6000*2.6*8/3600/1.5=23平方米。

15公分厚水帘面积为:6000*2.6*8/3600/1.8=19平方米。

⑹、每栋鸡舍应预留好天窗、地窗、侧窗、地下送风道及辅助排风扇。

天窗:设置于屋脊处,呈圆筒状,规格为:直径30厘米、高50厘米,上设防雨罩,距筒顶部20厘米,内设有开合装置,便于调控。

地窗:鸡舍两侧均设地窗,规格25*25厘米,下边离地10厘米,每三米设一个。

地下送风道:鸡舍两侧均设地下送风道,南北两侧最好交错设置,每3米设置一个,直径20厘米,舍内开口在走廊边沿高于地面10厘米,最好靠近地炉,便于冷空气预热并为煤燃烧提供氧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