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讲义

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讲义

(仅供参考复习)第一节装饰材料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一、装饰材料的作用由于建筑饰面的装饰效果往往是通过材料的色调、质感和形状尺寸来表现的,因而装饰材料的首要作用就是装饰建筑物、美化室内外环境。

装饰材料是装饰工程的基础,是设计师体现设计水平、意图的基础。

风格的展示、艺术的发挥是通过装饰材料及室内配套产品的质感、形体、图案、色彩、功能去实现、完成的。

1、装饰材料是实现室内装饰的物质基础。

2、装饰材料是从事室内装饰设计的重要依据。

3、装饰材料是决定装饰施工水平的主要条件。

4、装饰材料使用是否得当是考验工人技术水平的试金石。

国际、国内年增长为40%、24%,材料的更新要求施工工艺、工具更新。

5、装饰材料是室内装饰造价的决定因素。

材料占工程造价的65—70%,材料档次越高,价格也越昂贵;但材料档次高,不一定装饰档次也越高,要靠巧妙构思和精心制作。

6、装饰材料既具物质文明又具精神文明价值。

此外,还应有①、保护建筑物,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耐久性作用,这就要求建筑装饰材料应该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②、满足实际使用功能的特性。

③、相应的装饰使用功能,满足建筑装饰场所的功能需要。

二、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以往只选择装饰性而忽略材料的功能性、加工性,协调性。

天然材料:装饰性强、污染小、造价高,受储存量和运输限制。

人造材料:装饰性好、价格小、功能性强,有时添加污染元素。

我们选择材料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各自特性,尽可能采用装饰效果好、性能优异、污染影响小的装饰材料,使材料更好地满足装饰工程的需要。

现代装饰材料将向着多品种、多功能、易施工、环保无毒、防火阻燃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装饰材料的分类和选择一、装饰材料的分类装饰材料的分类方法较多,常见的材料品种有:1.按材料的材质分无机材料:如石材、陶瓷、玻璃、不锈钢、铝型材、水泥等装饰材料有机材料:如木材、塑料、有机涂料等装饰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如人造大理石、彩色涂层钢板、铝塑板、真石漆等装饰材料。

2.按材料的装饰部位分外墙装饰材料:天然石材、人造板材、建筑陶瓷、玻璃制品、水泥、装饰混凝土、外墙涂料、铝合金蜂窝板、铝塑板、铝合金—石材复合板等;内墙装饰材料:如石材、内墙涂料、墙纸、墙布、玻璃制品、木制品等;地面装饰材料:如地毯、塑料地板、陶瓷地砖、石材、木地板、地面涂料、抗静电地板等;顶棚装饰材料:如石膏板、纸面石膏板、矿棉吸音板、铝合金板、玻璃、塑料装饰板及各类顶棚龙骨材料等;屋面装饰材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玻璃、玻璃砖、陶瓷、彩色涂层钢板、卡普隆阳光板、玻璃钢板等。

3.按材料的燃烧性能情况分A级材料一一具有不燃性(不起火、不燃烧、不碳化),如装饰石膏板、花岗岩、大理石、玻璃等;B1级材料——具有难燃性(难起火、难微燃、难碳化),如装饰防火板、阻燃塑料地板、阻燃墙纸等;B2级材料一一具有可燃性(微燃、起火),如胶合板、木工板、墙布等;B3级材料——具有易燃性(立即起火、迅速燃烧),如油漆、酒精、香蕉水等。

二装饰材料的选择装饰的和谐性在于材料的质感、纹理、色彩、造型尺寸等。

室内设计师应在熟悉材料的构造和性能基础上运用美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搭配使用。

不能一味进行材料的堆砌,应考虑材料的:可塑性、可变性、可组合性、可协调性。

1 、材料的外观性:形体、质感、色彩、纹理等方面因素。

块状的稳定、板状的轻盈、光洁的细腻、粗糙的质朴、暖色的兴奋、冷色的宁静、木纹的自然。

2、材料的功能性:依不同的装饰材料特性满足不同装饰功能的需求。

防滑、耐磨、防静电、吸声、透光、通风、反射。

3、材料的经济性:材料造价占工程1/2、1/3,应考虑持久、耐用、经济。

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取得最佳的使用和装饰效果。

除此之外,还要选用室内装饰用品和配套设备(水电设备、暖通设备、厨卫设备、家具设备、装饰灯具、环艺设备等),它要从属于室内总体空间艺术的构思,要在功能、内容、形式的统一中求变化,做到有性格、有特色,要考虑环境、气氛、功能、空间、色彩、质感及经济合理等因素。

每三节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方法了解材料的组成成分、性能、特点、用途;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掌握学习;运用对比材料组成结构了解它们的性能和应用,掌握材料的共性和特性。

配合专业课程,为室内设计和施工工艺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

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完成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室内装饰,是设计师不可避免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所在第二章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装饰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为了在装饰工程设计和施工应用中正确上地使用材料,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材料的装饰性一、颜色、光泽、透明性颜色反映了材料的色彩特征。

不同的颜色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光泽是材料表面方向性反射光线的性质。

不同的光泽度,可改变材料表面的明暗程度,并可扩大不同的虚实对比。

透明性是指光线透过物体时所表现的光学特性。

能透视的物体是透明体(玻璃);能透光但不透视的物体为半透明体(磨砂玻璃);不能透光透视的物体为(木材)。

利用不同的透明度可隔断或调节光线的明暗,造成特殊的光学效果。

二、花纹图案、形状、尺寸在生产或加工材料时,利用不同的工艺将材料的表面做成各种质感、花纹图案。

材料的形状和尺寸能给人带来空间尺寸的大小和使用上是否舒适的感觉,要考虑到人体尺寸的需要,改变装饰材料的形状和尺寸,并配合花纹、颜色、光泽可获得不同的装饰效果,以满足不同建筑型体和线型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装饰性。

三、质感质感是材料的表面组织结构、花纹图案、颜色、光泽、透明性等给人的一种综合感觉。

如软硬、轻重、粗细、冷暖等感觉。

四、耐沾污性、易洁性与耐擦性材料表面抵抗污物作用,保持其原有颜色和光泽的性质称为材料的耐沾污性。

材料表面易于清洗洁净的性质称为材料的易洁性。

包括在风、雨等作用下的易洁性(又称自洁性)及在人工清洗作用下的易洁性。

良好的耐沾污性和易洁性是建筑材料经久常新,长期保持其装饰效果的重要保证。

材料的耐擦性实质上是材料的耐磨性,可分为干擦(称为耐干擦性)和湿擦(称为耐洗刷性)。

耐擦性越高,则材料的使用寿命越长。

内墙涂料要求具有较高的耐擦性。

第二节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一、材料的组成1、化学组成: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及数量2、矿物组成:构成材料的矿物各类和数量。

3、相组成: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气相、液相、固相),在温度、压力条件变化下常会转变存在状态。

两相或两相以上物质组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二、材料的结构和构造1 、宏观结构: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

(致密---钢铁、铝铜、石多孔---泡沬塑料、轻质多孔材料;微孔---石膏、烧结粘土)2、细观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材料结构。

3、微观结构:(原子、分子结构)电子显微镜、X 射线下分析的结构特征。

(可分晶)体、玻璃体、胶体结构.4、构造:指具有特定性质的材料结构单元间的相互组合搭配情况。

第三节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一、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即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3)。

kg/m (V)之比。

密度单位(影响:强度、硬度、吸水性、表面质感。

2、体积密度(表观密度):自然状态下的单位体积质量。

3、堆积密度:粉块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密实度与孔隙率: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5、孔隙率--- 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所占整个体积的比例。

二、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1、亲水性与憎水性:材料对水的润湿或排斥性能。

2、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3、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4、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保持原功能及抗破坏的能力。

5、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6、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在多次冻循环作用下,保持原有的性能,抵抗破坏的能力。

三、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1、导热性:热量由材料的一面传至另一面的性质。

导热性由导热率决定2、耐热性与耐火性:材料抵抗燃烧的性质与抵抗高热或火的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3、熔点:金属材料由固态转为液态或非金属材料燃烧的温度。

4、热容量与比热: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

5、耐燃性:材料抵抗燃烧的性质与抵抗高热或火的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

据此制定《防火等级》。

6、耐急冷急热性:材料抵抗急冷急热的交替,并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

四、材料的力学性质1、强度:材料抵抗外力产生塑性变形和破坏作用的能力抗压、抗拉伸、抗弯曲、抗剪切、抗冲击等。

强度单位(Mpa)。

2、硬度:材料表面抵抗塑性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刻划法--布氏硬度(HB)钢球压入法--洛氏硬度(HR)3、耐磨性:材料表面抗磨损的能力。

与硬度、强度及内部构造有关。

4、塑性:在外力作用下或在一定加工条件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5、弹性:当产生变形的外力去除后,又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6、冲击韧性:指金属材料在冲击负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五、材料的其它性质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或隔离声波能量的程度。

多为质轻、疏松、、吸声性、隔声性:1.多孔的纤维材料。

(隔空气声、隔固体声)2、容重: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括孔隙或空隙在内的单位体积质量。

3、材料的胀缩:指材料受大气温度、湿度的变化或其他介质作用而起的变化。

有湿胀干缩、热胀冷缩、碳化收缩等。

4、导电性:材料传导电流的能力。

其强弱度由电阻率、电导率衡量。

5、蚀性:材料抵抗周围环境介质腐蚀破坏的能力。

六、材料的耐久性1、耐久性:材料长期抵抗各种内外破坏因素或腐蚀介质的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的耐久性是材料的一项综合性质,一般包括有耐磨性、耐擦性、耐水性、耐热性、耐光性、抗渗性、抗老化性、耐溶蚀性、耐沾污性等。

2、影响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外部因素】化学作用、物理作用、生物作用、机械作用【内部因素】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材料的性能是由材料内部组织结构和生产加工技术所决定。

材料的基本性能包括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加工性能。

使用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工艺加工性能:锯、切、刨、焊接、钻孔、黏结、弯曲、抛光、涂装。

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是掌握装饰材料知识,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提高节能与环保、材料表现与工艺表现、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一、概述天棚在建筑装饰装修中又称顶棚、天花,一般是指建筑空间的顶部。

作为建筑空间顶界面的天棚,可通过各种材料和构造技术组成形式各异的界面造型,从而形成具有一定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的建筑装饰装修构件。

天棚是空间围合的重要元素,在室内装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和墙面、地面构成了室内空间的基本要素,对空间的整体视觉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天棚装修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为了美化、美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