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用油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精用油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精用油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精用油生产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工业项目,主要从事精用油项目建设。

二、项目承办企业及项目负责人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三、项目建设背景“中国制造2025”将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新机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曾表示,有色金属行业要瞄准“低品位”矿山开发、扩大有色金属应用等技术需求,持之以恒开展技术联合攻关。

一是依靠创新驱动,推进数字矿山、智能工厂建设,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二是大力开发智能产品、智能材料,为集成电路、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凭借互联网技术,实现跨行业的融合,特别是与新生产方式、新商业模式的融合,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耦合,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2016年以来,中国加快推进“三大战略”从蓝图向现实转化。

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批交通、能源、通信等产能合作和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定。

二是新增长带、增长极支撑作用显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规划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通用航空、城市轻轨等新兴综合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形态快速发展,如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创新快速拓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改造提速。

四、项目建设选址“精用油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在绵竹某某经济开发区实施,本期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86667.10 平方米(折合约130.00 亩),净用地面积86107.10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29.16 亩)。

该建设场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道路、电力、天然气、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善,非常适宜本期工程项目建设。

绵竹,隶属于四川省,是由德阳市代管的县级市。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

距成都83公里、绵阳74公里。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绵竹县,1949年12月25日和平解放,属川西区绵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83年8月改属德阳市。

1996年10月,撤县设立绵竹市。

截至2016年,全市面积1245.3平方公里,辖20镇1乡,总人口50.5万。

2016年绵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7.8亿元。

绵竹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境内的九顶山是国家地质公园“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走廊”的主体部分。

绵竹被誉为“七十二洞天福地”,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的发源地。

2016年,绵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7.8亿元,比2015年增长9.0%,高于德阳平均水平。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2.1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6亿元,增长8.6%,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2.6:59.8:27.6。

五、项目占地及用地指标1、本期工程项目拟申请有偿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总用地面积86667.10 平方米(折合约130.00 亩),其中: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86107.10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29.16 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61402.97 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87923.95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0.0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87923.95 平方米;绿化面积5906.95 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16401.02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86107.10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

2、该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精用油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精用油制造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24号文及国土资发【2008】308号文的规定,某某县土地等别为九等,本期工程项目行业分类:精用油行业;根据谨慎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288.73 万元/公顷>1259.00 万元/公顷,建筑容积率1.02 >0.80 ,建筑系数71.31 %>30.00 %,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 %<20.00 %,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 %<7.00 %,各项用地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

六、项目产品规划方案本期工程项目主要开展精用油的制造和销售业务。

七、环境保护本期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无有毒物质排出,并且生产用水为循环水,故无废水排放;环境污染因子主要为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节能侧重单项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效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较为缺乏。

侧重于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节能,但新兴产业节能潜力尚待挖掘。

侧重于大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但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装备和管理水平落后。

侧重于单个行业和企业节能,行业间协同耦合、上下游企业间协调不够,流程工业与社会间生态链接的节能潜力尚待挖掘。

八、项目可行性分析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强基础。

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三是抓示范。

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四是促融合。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五是提质量。

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六是育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势必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但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基础、条件和动力在于:一方面,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内在韧性。

这种潜力和韧性来自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所蕴含的扩大内需强劲需求;来自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且产业类型多样,经济的支撑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来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来自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丰富经验;来自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不断提高的宏观调控能力。

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源源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改革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强劲的动能。

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

面对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各部门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九、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

十、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1、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43723.22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318.1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4.77 %;流动资金15405.0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5.23 %。

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28222.6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4.55 %;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95.5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22 %。

3、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投资28222.62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5570.5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8.48 %,包括:建筑工程投资10355.5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68 %;设备购置费14778.0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80 %;安装工程费436.9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0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234.9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11 %(其中:土地使用权费1560.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57 %);预备费417.0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5 %。

4、总投资及其构成: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28222.62 +95.53 +15405.07 =43723.22 (万元)。

十一、资金筹措方案1、项目总投资43723.22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某某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4652.0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25 %。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5106.6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68 %,其中: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固定资产借款3106.6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1 %;本期工程项目正常经营期拟申请银行流动资金借款2000.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7 %。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无固定资产借款计划。

3、本期工程项目采取其他方式筹措资金3964.5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07 %(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265.4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18 %;其他融资1699.0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89 %)。

十二、预期经济效益1、根据预测,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达纲年营业收入96281.71 万元,总成本费用79003.78 万元,税金及附加501.37 万元,年利税总额21775.08 万元,其中:年利润总额16776.56 万元,税后净利润12582.42 万元,纳税总额9192.66 万元,其中:增值税4497.15 万元,税金及附加501.37 万元,年缴纳企业所得税4194.14 万元。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38.37 %,投资利税率49.80 %,全部投资回报率28.78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 %,财务净现值32054.07 万元,总投资收益率38.95 %,资本金净利润率48.41 %。

3、根据谨慎财务估算,全部投资回收期4.74 年(含建设期1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3.07 年(含建设期);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现的盈亏平衡点47.74 %,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经营非常安全,财务盈利能力指标表明本期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