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一、国内市场现状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7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3007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71万千瓦。
1-6月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万千瓦,其中,新增光伏电站装机容量669万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04万千瓦。
1-6月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190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18亿千瓦时,主要发生在甘肃和新疆地区,其中,甘肃省弃光电量11.4亿千瓦时,弃光率28%;新疆(含兵团)弃光电量5.41亿千瓦时,弃光率19%。
全国各省(区、市)中,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达8个,分别为甘肃578万千瓦、新疆(含兵团)570万千瓦、青海470万千瓦、内蒙古403万千瓦、江苏302万千瓦、宁夏239万千瓦、河北160万千瓦和浙江143万千瓦。
上半年新增装机容量较大的地区为:新疆(含兵团)214万千瓦、内蒙古101万千瓦、浙江70万千瓦、甘肃61万千瓦、青海58万千瓦和江苏45万千瓦。
中电投、中节能、国电集团、中广核和大唐集团占据2015年十大项目开发商中的前五名。
民营企业正泰集团和力诺集团在2015年跻身前十名,表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希望进入中国下游市场。
二、新疆光伏发电现状及分析从2011年6月截止2015年6月新疆(含兵团)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214万千瓦。
新疆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面临形势:1、发展现状经过近五年的发展,新疆太阳能光伏发电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在研发、制造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二五”以来持续加速。
2、发展优势新疆具备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利于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为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实现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备丰富的太阳能辐射资源,有利于光热和光能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应用。
新疆水平表面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5300—6700兆焦耳/平方米·年之间,年峰值日照时数在1600—2200小时之间。
新疆太阳能资源按区域分布,东疆地区年总辐射量为64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年峰值日照时数2100小时。
南疆地区年总辐射量为59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年峰值日照时数1700小时。
北疆地区年总辐射量为53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年峰值日照时数1600小时。
太阳能光热和光能资源优势明显。
拥有广阔的荒漠土地资源,有利于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
新疆幅员辽阔,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而其中大部分为荒漠、戈壁滩,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铺设太阳能光伏阵列,仅新疆荒漠戈壁的土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4×103亿吨标准煤。
新疆广阔的荒漠土地资源为形成巨大、洁净的光伏电力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有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建设面向中西亚的光伏产业基地。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要塞,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开放的桥头堡。
新疆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而且中西亚太阳能光伏产品及应用市场需求年均增速20%以上,在新疆建立产业基地不但有利于开拓周边国家市场,而且有利于开展面向中西亚的集成应用与服务,形成能够吸纳和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发展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
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资源能源优势向高附加值的产业优势转换。
初步测算,多晶硅材料约占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的37%,而电力成本又占多晶硅成本的30%以上。
若形成1万吨多晶硅加工产业链,就要消耗200万吨煤炭和近10万吨的石英岩矿。
而1万吨多晶硅转化后产品的运输量仅相当于转化前资源运输量的1/200,可极大缓解新疆运输的“瓶颈”问题。
是原子流向电子流转换、实现由“原字号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的一条战略路径,对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面临形势(1)太阳能光伏产业从爆发期开始转入调整期。
“十二五”以来,受发达国家鼓励使用太阳能产品等政策的拉动,全球太阳能电池消费量年均增幅超过40%,太阳能光伏产业处于爆发增长期。
但随着发达国家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调,特别是补贴政策的减弱,促使太阳能光伏产品价格逐步回归理性,直接减慢了光伏产业市场需求扩张的步伐。
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接入与运行管理难的问题,也一定程度影响其大规模应用。
“十二五”全球光伏产业市场将呈现量增价减、平稳增长的调整趋势。
(2)太阳能光伏发电在电力结构中占有地位逐步提升。
太阳能是保证人类能源需求的重要的可再生能量来源,其潜在资源120000太瓦(1太瓦=1000吉瓦),实际可利用资源高达600太瓦。
统计显示,我国现有大约40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可利用面积安装屋顶光伏电站至少100吉瓦。
我国大片的荒漠土地资源,若1平方公里土地安装5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1%的荒漠即可安装500吉瓦,年发电量是中国当前电力消费总量的两倍多。
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在电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3)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世界各国加快太阳能应用技术的研发,技术进步不断加快,降低成本仍是产业主题,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系统的成本持续下降并逼近常规发电成本,从硅料到组件以及平衡部件等均面临快速降价的市场压力。
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成本降低7%左右。
另外,硅料生产工艺不断进步,硅片厚度持续降低,规模化生产和大规模应用也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
(4)国内市场快速启动将为光伏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随着国内光伏上网电价的出台,着力保障能源供应、建设低碳社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实施,国家初步规划,“十二五”末,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3500万千瓦,同时,我国将建设100个新能源城市和1000个新能源园区,再加上农业、旅游、交通和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光伏产业面临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居2015年六月统计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7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3007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71万千瓦。
4、存在的问题(1)新能源与煤炭、石油、电力等常规能源产业相比还相当弱小,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多元的能源结构体系远未形成, 广大的边远农牧区的能源紧张状况并未得到有效的缓解,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依然存在, 这些严重制约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适应光伏产业发展的管理和服务的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新能源产业市场竞争无序, 缺乏行业管理。
(3)新能源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新能源利用系统的运行、管理以及服务行业才刚刚起步, 发展很不平衡。
(4)市场培育不够, 难于形成产业。
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 技术研究仍较薄弱。
(5)缺少必要的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测系统, 光伏系统产品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
(6)电网企业对加大电网投资以容纳更多光伏电源缺少积极性,原因在于电网企业在接纳光伏电源的过程中,电网安全风险会加大。
光伏电站的发电情况决定于太阳辐射量,因此,天气的阴晴变化以及白昼交替之间,其发电量的波动非常大,这就需要有其他相对稳定可控的电源来进行调峰。
(7)太阳能是一种现实的能源, 又是一种未来的能源。
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 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是新疆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把丰富的太阳能和地下水资源利用起来,对于解决西部无电缺水及沙化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大西北, 发展新疆经济, 具有积极的意义。
新疆太阳能综合应用无疑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兵团农七师天华阳光30MW光伏并网电站已进入2013年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电价补贴目录,目前正在等待补贴资金到位。
天华阳光的企业及电网接入性质和天富金阳20MW光伏一样。
因此,在国家公布开始组织申报第六批补贴目录时,天富金阳20MW光伏项目将会纳入第六批补贴目录。
国家对光伏产业是大力支持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光伏政策,从最开始的“金太阳工程”,按项目直接给补助资金;到现在的按发电量给补助资金;从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电网消纳、银行金融服务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应政策。
1、2013年8月2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329号)文。
该文从项目备案管理、电网接入、运行、保障发电量等方面做了要求。
光伏电站项目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对光伏电站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项目单位负责建设场址内集电线路和升压站工程,电网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厂址外配套电力送出工程”。
“电网企业应按照积极服务、简捷高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光伏电站项目接网审核和服务程序”。
“电网企业应采取系统性技术措施,按照法律规定和有关管理规定保障光伏电站安全高效并网运行,全额保障性收购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2、《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工信部制定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已出台,该《规划》对未来5年我国光伏行业的生产、成本、环保、规模均做了详细的规定,《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我国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规模要达到35GW,即在今后的几年中,我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3GW。
3、光伏发电成本目标到2015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4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8500元/ 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6元/ 千瓦时;到2020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2000元/ 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4000元/ 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3元/ 千瓦时。
4、发展重点“十三五”光伏产业将开始将重点转向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1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
(发改价格[2011]1594号)既有在建项目,如果同时满足7月1日前完成核准,及年底前建成,则享受1.15元/度电价。
新项目,全国除西藏外执行1元/度电价,但未来会考虑下调,西藏维持1.15元/度电价。
光伏电价超出煤电标杆价部分,通过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解决。
新疆执行一类资源地区1.0元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和二类资源地区0.95元光伏电站标杆。
2011年11月底,国家颁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可再生能源附加由4厘钱/度提高至8厘钱/度,2015年国家能源局有意向再次将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提高1.5分,主要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
2012年补贴金额将由170亿翻倍至400亿,并逐年增加。
2013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文),I类资源区为0.90元/千瓦时,II类资源区为0.95元/千瓦时,III类资源区为1.0元/千瓦时,石河子市属于II类资源区,按照0.95元/千瓦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