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贤中央时代广场建设结构设计

进贤中央时代广场建设结构设计

进贤中央时代广场建设结构设计第一章申请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一)建设单位概况7、资产负债情况:良好8、基本简介:鼎和实业发展成立于2008年12月25日,公司坚持“诚信为本、注重质量、服务社会”的企业理念,以战略产业为长远目标的成长路线。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精品化工程,坚持以品质为核心的发展目标,鼎和实业发展现阶段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

法人代表婷,各投资人资信状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

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立足进贤、面向、拓展全省的战略格局,成为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物业管理及建筑工程为辅的多元企业。

公司仍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抓住机遇,开拓市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投身到建设进贤的战略规划中来,为地方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随着公司经营优势的不断体现,公司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弘扬“团结、务实、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以及“品质、诚信、卓越、感恩”的经营理念,不断追求卓越与完美,凭借实力与信誉,真诚回报社会,公司将与广大客户、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鼎和实业发展将以进贤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为重,为改善进贤人民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二)项目申请报告依据和围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4)《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6)《中华人民国招投标法》;(7)《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8)《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9)《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0)《进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1)《进贤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1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13)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145号);(14)编制报告的委托合同;(1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2、编制围本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对鼎和实业发展在进贤县拟投资的进贤中央时代广场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主要包括项目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资源开发的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节能方案、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环境和生态影响、经济影响以及社会影响分析、项目招标等容。

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项目建设背景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房地产业正处于向规模化、品牌化、规化运作的转型时期。

房地产业的增长方式正在由偏重速度规模向注重效益和市场细分的转变从主要靠政府政策调控向依靠市场和企业自身调节的方式转变。

近年来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对房地产投资需求日益增长,进贤县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呈现出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投资稳步增长、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增多,现有的物资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难于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特别是现有的住房条件难于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居者有其屋,是大部分中国人家庭观念的使然,根深蒂固的传统居家思想,使得中国现有的住房状况和住房水平远远达不到人们生活的需求。

进贤县作为省的一个重要县,人们的生活和住房水平成为县委县政府关心的重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和省建设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建立住房建设计划(规划)编制公布工作督办制度的通知》(赣建规[2008]1号)及《进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要求(见下文),进贤县政府也提出了努力构建并完善进贤县住房建设体系,形成以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改善城市环境、集约利用土地、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中心,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城市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多种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它必须与经济建设相互协调。

本项目所在的地区是进贤县老城区中心,随着本项目和周边新商业的陆续建成。

将进一步加快城区的发展步伐和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另一方面,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所以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

本项目根据政府规划部门要求,合理安排建筑布局,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率,为人们提供宜居型社区。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环境、集约利用土地,使得项目所在地周边整体环境清洁优美,提供有利的生产条件和方便的生活条件,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非常必要。

(2)良好的交通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为项目提供了有利的竞争条件推动目前房地产行业兴起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住房体制改革,从广义上讲:住房体制改革也归结于广泛意义上的消费升级,也就是大量的居民从没有住房升级到有住房,从小住房升级到大住房,随后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多年积累的成果带来的住房升级换代需求将各大中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推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进贤县居民消费水平持续增长,住宅商品房销售速度也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房地产市场越发引起居民的广泛关注。

而在购置房屋的过程中,其交通配套、居住环境和房价等成为群众选择房产的主要因素。

交通配套是购房者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

本项目所在地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便利的交通环境必将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有利条件。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一区域的市场认知度正在逐步提升。

将会带来旺盛的消费需求。

本项目周边1公里围,各类教育与医疗机构较为齐全,购物与餐饮氛围已初具规模。

人口和住宅供应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必将带来更大的商业市场潜力,这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有利条件之一。

伴随进贤县数十年社会经济发展变迁,构筑高档次、高品位商业休闲空间,项目结合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形成一处具有多层次综合性的商住小区,使其成为进贤县重要的商业、居住社区之一,成为进贤县城近几年建设工作中所必须进行的重点。

基地周围交通条件便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本项目的建设从地块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创造出现代而经典的城市精品。

本项目建设将会促进进贤县的产业升级和房地产的良性发展、拓展进贤县区域的发展空间,同时丰富城市景观。

(二)申请项目建设地点及现状1、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省进贤县胜利路广场后。

2、地块现状:项目用地地势比较平缓,地势高差不大,变化不多,有利于商业建筑及住宅小区的设计。

无高价值原生自然资源。

项目位于胜利中路,交通十分便利。

(三)建设项目名称及建设期限1、项目名称:进贤中央时代广场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期限:18个月4、项目建设周期安排:结合拟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层数,并按照项目分析及建设计划的要求,本项目从基础建设到项目竣工验收,总建设周期为18个月。

项目计划于2015年4月底开工,在资金及时到位的情况下,预计2016年10月竣工。

具体施工进度安排如下图所示:表1.1 项目进度计划表(四)项目建设容、规模及类别1、建设容:进贤中央时代广场项目的建设,是以市场为导向,本着以人为本、科技为本的理念建设开发,主要以商业建设为主,住宅为辅助配套的特色精品项目。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72059平方米,计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为58606平方米,地上商业建筑面积为45533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为6939平方米,物管用房建筑面积179平方米,地下商业建筑面积5955平方米(计容),地下室车库建筑面积13246平方米(不计容)。

地上建筑面积207平方米(不计容)。

2、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为9080.8平方米(约13.621亩),总建筑面积为72059平方米。

3、项目用地类别:本项目用地所属类别为商业和住宅用地,商业用地使用年限为40年,住宅用地使用年限为70年。

(五)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方案1、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为29936.6万元,其中:土地费用2680.2万元,前期工程费用433.6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25322.9万元,基础设施费1155.8万元,开发期间规费为144.1万元,不可预见费为200万元。

(详见投资估算表)2、资金筹措:进贤中央时代广场项目总投资为29936.6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六)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2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一)符合省十二五规划发展要求发展规划指出以加快城镇化为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较为完善、富有活力的城镇体系。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完善城镇体系。

着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形成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的城镇集群发展格局。

强化中心城市特别是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加快构建鄱阳湖城市群。

以沪昆和京九铁路沿线为主轴,密切中心城市和沿线城镇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着力发展沿沪昆线城镇密集带和沿京九线城镇密集带。

建立健全城镇发展跨行政区划的协调机制,统筹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市群和城镇带系统各城镇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

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

以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探索功能区管理模式,提高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

推进百城供水、城镇电缆下地、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燃气、城市防灾减灾、城市公交等工程建设,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把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优化人居环境。

推进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镇建设,加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提高城市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

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加快崛起的重要抓手,促进县域发挥各自优势,壮大经济实力,实现跨越发展,有条件的县市要加快向“全国百强县市”、“中部二十强县市”目标迈进。

强化县城的中心集聚能力,完善市政功能,促进人口集聚,逐步形成一批规模适度、设施配套、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新型中小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