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氯气与水、碱溶液反应的性质。
2、了解常见漂白剂的漂白原理。
3、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氯气用途的探讨,建立世界上没有一种物质是真正有害的物质,学会辨证唯物的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氯离子的检验
【教学准备】氯气的制取装置、有色布条、广口瓶、烧杯、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3.Fe、S、C在O2中燃烧,以及H2、Cu在Cl2中燃烧,有何共同特点?
[交流探讨]打开自来水龙头,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你想过什么原因么?
[学生回答]自来水厂用氯气消毒,刺激性的气味是余氯的气味。
[讲解]氯气溶解于水,所得的水溶液叫氯水。
溶解的部分氯其余水反应:
[板书](3)氯气与水反应:Cl2+H2O = HClO+HCl(HClO:次氯酸)
[讲解]次氯酸的重要性质:次氯酸是一种弱酸,次氯酸是一个不稳定酸:
2HClO 2HCl+O2↑
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水里的病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就是因为氯气溶于水产生次氯酸,次氯酸起杀菌作用。
次氯酸可用作漂白剂,因为它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氧化而褪色。
[板书]2HClO 2HCl+O2↑
次氯酸是弱酸,是一种强氧化剂、杀菌剂、漂白剂。
[实验4-4、4-5]
[讨论]Cl2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什么?
[讲解]起氧化作用的不是氯气而是次氯酸。
[思考]久置氯水与新置氯水有何区别?
[讲述]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气做漂白剂,但因氯气不稳定溶解度小难以保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多年的实验改进,才有了今天的漂白液、漂白粉。
[思考]1、多余的Cl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那么Cl2跟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了什么物质?
2、市售的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3、漂粉精的生产原理、漂白原理又是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碱反应的有关内容。
阅读后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Cl2跟NaOH溶液反应。
2.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作用制取漂粉精。
3.漂粉精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板书](4)与碱液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
[讨论]漂白液、漂白粉、漂白精有何区别?存放漂粉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 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CaCl2,有效成分Ca(ClO)2)、Ca(ClO)2(主要成分Ca(ClO)2)。
密封保存。
[板书]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
[学生阅读]P73 5、6自然段并总结。
[讲解] 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会产生使人致癌的有机氯,世界环保联盟已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建议采用广谱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
二氧化氯是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广谱、安全、快速、高效氧化消毒剂,已被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
广泛应用于养殖、食品、医疗卫生、饮用水、工业水处理等领域。
在抗“非典”中,因其高效、环保而成为抗“非典”明星消毒剂。
[板书]二、氯离子(Cl-)的检验
【演示实验】[4-6]检验盐酸、NaCl溶液中的Cl-,并用Na2CO3溶液做对比实验,并填表。
[强调]先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再加几滴稀硝酸。
[练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Ag+ + Cl- = AgCl↓
2Ag+ +CO32- = Ag2CO3↓
Ag2CO3+2H+ = 2Ag++CO2↑+H2O
[问题]为什么检验Cl-时,先加几滴硝酸银溶液,再加几滴稀硝酸?(自己阅读解决)(强调)检验物质是要注意排除其他干扰
[阅读] 科学视野:成盐元素—卤素
(思考、应用)
在制取氯气时用什么方法收集氯气,实验过程应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