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法治X建设,加强政府制度建设,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水平,增强规范性文件的计划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根据《X省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X省人民政府令第119号)有关规定,经县政府同意,现就编制X年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有关事项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大和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需要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等内容为重点,突出地方行业特色,不断增强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建设法治、平安、和谐X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编制计划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确定计划必须以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策文件为依据,不得创设政府权限以外的事项,确保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策文件在本县范围内统一有效实施。
(二)特色性原则
要着重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突出地方特色。
各镇、各部门报送的计划项目,既要符合全局的需要又要注重我县的实际情况,既要符合长远的发展方向又要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三)可操作性原则
各镇、各部门要按照“现实迫切需要、制定条件成熟、操作实施方便”确定计划项目。
三、编制计划的范围
(一)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规范性文件明确要求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
(二)因实际工作需要,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调整某一社会关系,且制定条件比较成熟,并有一定法律依据的。
(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建议、议案、提案的。
(四)原由相关部门起草,以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因上位法变动或不适应新的形势变化需要重新修改施行的。
(五)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施行的。
有下列情形的,不能申报立项:
1.国家、省上已有详尽规定,无需重复行文的;
2.属于部门、系统内部事务的;
3.实践中不够成熟、意见分歧较大,且中、省、市尚无明确意见的。
四、具体要求
(一)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含实行垂直管理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应高度重视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项目申报工作,根据X年工作重点,认真调研,科学立项,择优申报,确保质量。
需要县政府或者县政府办名义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的,要填写《X年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申报表》,于X年3月8日前报县政府法制办公室。
(二)对未列入X年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的项目,县政府原则上不予审议发布。
对有特殊情况确需发布的,必须经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后,按有关程序发布。
(三)县政府法制办要对报送的规范性文件计划进行研究和审查,并在此基础上召集相关专业人员会同申报单位进行讨论、研究,认为有必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拟定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报请县政府研究后公布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责任落实。
各有关部门要高标来抓,围绕工作任务,加强责任落实,做
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把每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二)加强密切配合。
本工作是一项建设性、基础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
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大督查考核。
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工作职责,按照实施方案和各项工作时间节点紧锣密鼓开展工作,确保任务完成。
政府督查室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督查事项,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影响工作进度的部门和人员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