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标控制图的判异准则

国标控制图的判异准则

XX 有限公司
国标控制图的判异准则
国标GB/T 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规定了8种判异准则。

为了应用这些准则,将控制图等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宽1σ。

这6个区的标号分别为A、B、C、C、B、A。

其中两个A区、B区及C区都关于中心线CL对称(参见图4.3-1~图4.3-8)。

需要指明的是这些判异准则主要适用于X图和单值X图,且假定质量特性X服从正态分布。

准则1:一点落在A区以外(图1)。

在许多应用中,准则1 甚至是惟一的判异准则。

准则
1 可对参数μ的变化或参数σ的变化给出信号,变化越大,则给出信号越快。

准则1
还可对过程中的单个失控做出反应,如计算错误、测量误差、原材料不合格、设备故障等。

在3σ原则下准则1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α0=0.0027。

准则2:连续9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图2)。

此准则是为了补充准则1而设计的,以改进控制图的灵敏度。

选择9点是为了使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与准则1的α0=0.0027大体相仿。

出现图4.3-2准则2 的现象,主要是过程平均值μ减小的缘故。

UCL UCL
CL CL
LCL LCL
准则1图示准则2图示
准则3: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图3)。

此准则是针对过程平均值的趋势进行设计的,它判定过程平均值的较小趋势要比准则 2 更为灵敏。

产生趋势的原因可能是工具逐
渐磨损、维修逐渐变坏等,从而使得参数随着时间而变化。

准则4:连续14 点相邻点上下交替(图4)。

本准则是针对由于轮流使用两台设备或由两位操作人员轮流进行操作而引起的系统效应。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数据分层不够的问题。

选择14点是通过统计模拟试验而得出的,也是为使其α大体与准则1 的α0=0.0027相当。

UCL UCL
CL CL
LCL LCL
准则3图示准则4图示
准则5:连续3 点中有2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以外(图5)。

过程平均值的变化通常可由本准则判定,它对于变异的增加也较灵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三点中的两点
可以是任何两点,至于第3点可以在任何处,甚至可以根本不存在。

出现准则5 的
现象是由于过程的参数μ发生了变化。

准则6:连续5 点中有4 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图6)。

与准则5类似,这第5点可在任何处。

本准则对于过程平均值的偏移也是较灵敏的,出现本准则的现象也
是由于参数μ发生了变化。

UCL UCL
CL CL
LCL LCL
准则5图示准则6图示
准则7:连续15 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图7)。

出现本准则的现象是由于参数σ变小。

对于这种现象不要被它的良好“外貌”所迷惑,而应该注意到它的非随机性。

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可能有数据虚假或数据分层不够等。

在排除了上述两种可能性之后才能
总结现场减少标准差σ的先进经验。

准则8: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面侧,但无一在C区中(图8)。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数据分层不够,本准则即为此而设计的。

UCL UCL
CL CL
LCL LCL
准则7图示准则8图示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