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造价工程师案例公式

(完整版)造价工程师案例公式


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净现金流量) ; (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 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折现净
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大于项目寿命期即可)
内部收益率 = FIRR= i 1+( i 2- i 1)×〔 FNPV1÷( |FNPV1| + |FNPV2| )〕 2)财务评价:净现值≥ 0,项目可行;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收益率,项目可行;静态投资回收期
2.1 项目 资本金
建设期和运营期各年投资中的自有资金部分
2.2 借款本金偿还
借款本金=长期(建设期)借款本金+流动资金借款本金+临时 借款本金
2.3 借款利息支付
利息=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2.4 流动资金投资
一般已知
经营成本 2.5
(不含进项税额)
一般发生在运营期的各年
2.6 进项税额
销售收入 =年销售量×单价(单价不含增值税)
总成本 =年固定成本+年可变成本-年可抵扣进项税额
(不含进项税)
增值税附加 =增值税×附加税率 =(销项税—进项税)×附加税率
投资估算法:计价教材 P129
1、生产能力指数法: C2=C1 × ( Q2÷ Q1)n× f 如每年递增 a,则 f=(1+a) b b 为递增年数
第一章 建设项目总投资
1、建设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 2、固定资产投资 =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 3、建设投资=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 4、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5、预备费=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 6、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安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工程费+工程建
2、系数估算法: C=E( 1+f1p1+f2p2+ …… ..) +I
3、类似工程估算法: 价格差异: 结构差异: 顺序:价格差异与结构差异调整顺序
案例 P109
投资现金流量表构成及财务评价指标(融资前)
序号 项目
计算方法
1 现金流入
1= 1.1 + 1.2 + 1.3 + 1.4 +1.5
1.1 营业收入(不含销项税额) 年营业收入=设计生产能力×产品单价 (不含税) ×年生产负荷
1、 最大偿还能力还款本金 =折旧+摊销+ 未分配利润 2、未分配利润 =税前利润-所得税+上期初未分配利润 3、用于还款未分配利润 =还款本金-折旧-摊销 4、剩余利润 =未分配利润-用于还款未分配利润
等额本息偿还
已知 P 值求 A 值 第一年还款本息和为 A
还款利息为 P× i 还款本金为 A- P× i 第二年还款本息和为 A 还款利息为【 P- (A -P× i )】× i 还款本金为 A-【 P- (A- P× i )】× i 以此类推
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7、价差预备费 PF= I t 〔(1+ f ) m(1+ f ) t -0.5 - 1〕 (注意建设前期和建设期)
I t —建设期第 t 年的 静态投资计划额 (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n—建设期年份数 f —建设期年均投资上涨率
基本预备费)
m—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设,单位:年)该公式考虑了建设前期的涨价因素, 式中( 1+ f ) 0.5 是按第 t 年投资分期均匀投入考虑的涨价幅度。
8、设备购置费=国产设备购置费+进口设备购置费
9、国产设备购置费=国产设备原价+运杂费
10、进口设备购置费=抵岸价( FIB )+国内运杂费
11、抵岸价=离岸价( FOB)+国际运输费+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消费税+增值税 12、国际运输费=离岸价( FOB)×运输费率
13、 运输保险费 =(离岸价+国际运输费+ 运输保险费 )×保险费率 14、 到岸价( CIF )=离岸价+国际运输费+国际运输保险费
各对应年份的第 3 项的累计值 一般已知( 1+i ) -t
6 折现后净现金流量
对应年份的 3× 5
7 累计折现后净现金流量
各对应年份的第 3 项的累计值 最后一年的值即为项目的净现值(
FNPV)
基于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的财务评价指标
1)有三个常见指标: 净现值( FNPV)、内部收益率( FIRR)、静态投资
≤行业基准回收期,项目可行;动态投资回收期≤项目计算期,项目可行。反之不可行。
2.3 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额) 发生在运营期各年,一般已知
2.4 进项税额
发生在运营期各年,一般已知
2.5 应纳增值税
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可抵扣的固 定资产进项税额 说明: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 其不足部分
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2.6 增值税附加
增值税附加=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率
1.4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 值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
1.5 回收流动资金
各年投入的流动资金在项目期末一次全额回收
2 现金流出
2= 2.1 + 2.2 + 2.3 +2.4 + 2.5 + 2.6 + 2.7 + 2.8 +2.9 + 2.10
一般已知
2.7 应纳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当年销项税额-当年进项税额-可抵扣固定资产进 项税额
2.8 增值税附加
增值税附加=增值税×增值税附加税率
2.9 维持运营投资
有些项目运营期内需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率
2.10 所得税
利润总额 =营业收入 (不含销项税额) -经营成本 (不含进项税额) -折旧费-摊销费 - 利息 - 维持运营投资(计入总成本的) - 增值税 附加+补贴收入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总成本 - 增值税附加+补贴收入
1.2 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 =销售量×单价×税率(一般是增值税率) ,或已知
1.3 补贴收入
补贴收入是指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一般已知
1.4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运营期) +残 值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说明:融资前,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建设期利息;融资后,固定资 产原值含建设期利息。 固定资产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
15、银行财务费= 离岸价 ×财务费率 16、外贸手续费= 到岸价 ×外贸费率
国内供销、运输、装卸和包装费 =抵岸价×费率 设备采保费 =(抵岸价 +国内供销、运输、装卸和包装费)×费率
17、关税= 到岸价 ×关税税率
进口设备国内运杂费 =国内供销、运输、装卸和包装费 +设备采保费
18、消费税=( 到岸价+关税+消费税 )×消费税率 19、增值税=( 到岸价+关税+消费税 )×增值税率
9、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
题干背景一般会说明成本的比例及计算基数,其中可变成本通常与产品可变单价及数量有关。
调整所得税计算
1、调整所得税=(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年维持运营投资)-
附加税 +补贴收入)×所得税率
所得税计算
1、所得税=(税前利润-上年亏损)×所得税率
(上税时要扣除上年亏损)
利润

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
即:可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形成固定资产
5、残值的计算
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
余值=残值+(折旧年限-运营年限)×年折旧费
6、摊销的计算(平均年限法) (注意:建设期、运营期、计算期、还款期、折旧年限、摊销年限的区别。

年摊销费=(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 摊销年限
7、年利息,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详见知识点三)
即运营期某年的利息和=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 注:此处建设期贷款利息为建设期贷款本息和进入运营期产生的利息
)
8、维持运营投资 (注意他的归类)
一种是予以资本化,即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一种是费用化,列入年度总成本。
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3
(1- 2)
各对应年份 1- 2
4 累计税后净现金流量 5 基准收益率
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累计值 第 t 年折现系数: ( 1+ i ) -t
6 折现后净现金流量
各对应年份 3× 5
7 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
各年折现净现金流量的累计值
基于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财务评价指标
1)常见指标: 净现值( FNPV)、内部收益率 ( FIRR)、静态投资回收期或动态投资回收期 ( Pt 或 Pt` )。 静态投资回收期 =(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 1)+(出现正值年份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
。反之不可行。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构成及财务评价指标(融资后)
序号 项目
计算方法
1 现金流入
1= 1.1 + 1.2 + 1.3 +1.4 + 1.5
1.1 营业收入( 不含销项税额 ) 年营业收入=设计生产能力×产品单价×年生产负荷
1.2 销项税额
一般已知
1.3 补贴收入
补贴收入是指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
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内部收益率 = FIRR= i 1+( i 2 -i 1)×〔 FNPV1÷( |FNPV1| + |FNPV2| )〕 2)财务评价:净现值≥ 0,项目可行;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收益率,项目可行;
静态投资回收期≦行业基准回
收期,项目可行;动态投资回收期≦项目寿命期,项目可行
2、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年维持运营投资)
( 利息是运营期利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