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小镇带动思路与路径研究作者:倪毅罗成书来源:《小城镇建设》2018年第08期摘要: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何将中央战略决策落实到具体实践,是当前所需关注重点。
本文通过对比特色小镇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提出特色小镇可以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龙头和载体,并选取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桐村镇为案例,在对其文化底蕴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打造以“桐花”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并以此为核心,发展链式产业,建设乡村联盟,形成点状拉动和网状突破的格局,从而实现桐村镇的整体振兴,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开化;桐村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08.018 中圖分类号:F292文章编号:1002-8439(2018)08-0122-07 文献标识码:AA Study on the Driving Mode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Tongcun Town of Kaihua County as an ExampleNI Yi, LUO Chengshu[Abstract] Report of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im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inadequate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how to implement the central strategic decision to concrete practice is the key point at present. 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and the task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town can be the leading and carrier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Then select the Tongcun town of Kaihua county as a case,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exploration of mining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to build a characteristic town with the theme of "Tung flower". With this as the core,the chain industry is developed and the rural alliance is built to form a pattern of point and net breakthroughs, so as to realize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Tongcun town. And provide development idea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carry ou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town; Kaihua county; Tongcun town引言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目的在于激发乡村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
纵观国内乡村发展,乡镇工业曾一度带动乡村经济的崛起,近年来的乡村旅游又为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审美疲劳及配套设施、治理模式未能及时跟上等原因,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依然难以破除。
分析原因,一是内源动力不聚,乡村往往具有优美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有机产品等多种特色资源,然而多以低端重复为主,高端集聚开发较少,造成乡村产业“低小散”而缺乏核心竞争力;二是外源动力不足,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龙头和载体,把乡村资源优势在空间上进行集中和集聚,打造成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和“爆发点”,从而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最典型的“点状经济”形态,将其作为乡镇振兴的龙头和载体,有利于集聚优势资源,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进而整体提升乡村活力,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的内生动力不聚和外源动力不足的问题。
本文选取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桐村镇为案例,探索以特色小镇为引擎,带动实现城乡融合和乡村发展,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实践探索。
1 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模式1.1乡村振兴的主题与视角经历了多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乡村的物质生活空间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但总体而言城乡发展差距依然存在,乡村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因此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基于乡村振兴的最新要求和目标,结合近年来对乡村发展和乡村复兴的研究和实践,可得出乡村振兴的着眼点和关键需集中在“产、城、人、文”四要素,“产”是基础,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前提,重振乡村产业活力,关键在于培育乡村新型产业体系[1],依据乡村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产业结构[2];“城”是路径,构建和谐有序的城乡联系是实现乡村复兴的重要路径[3],由“城乡统筹”转变到“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于模糊了城市与乡村的界线,实现城中有乡,乡中有城,两者更深入地吸收对方优点,弥补对方不足;“人”是关键,人本导向是乡村发展的时代需求[4],一方面留住农村人,引进城市人,是乡村能否振兴的关键点,另一方面强化农民实体,建立村民自治与政府治理、公司管理结合的多元治理模式是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5];“文”是灵魂,乡土文化是乡村永葆其独特魅力、彰显其独特价值的核心所在[6],是在众多乡村中脱颖而出,进而吸引产业、人才等要素落地生根的价值所在。
1.2?特色小镇的内涵和建设近年来所指的特色小镇一般认为是浙江创新实践形成的具有特色与文化氛围的现代化群落,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也不是开发区和旅游区的概念,而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特色产业链聚集和公共服务配套跟进,实现优化生产力布局,进而破解高端要素聚集不充分,带动区域经济繁荣的有效模式[7],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8]。
从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实践来看,重视文化培育,增强文化认同和提升文化凝聚力是特色小鎮的起点[9];通过产业布局集中化、模块化和专业化来推动产业集聚升级,进而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动是特色小镇的路径[10];实现产业转型、人口导入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镇的目标[11]。
1.3特色小镇对乡村振兴的带动效应对比特色小镇内涵、运行模式与乡村振兴的主题和视角,两者在立足点、路径和目标等多个领域实现有效契合。
首先,特色小镇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创新载体,将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引擎,由其深入挖掘文化,打造特色产业,拓展产业链发展,将有效带动周边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次,特色小镇作为介于城与乡之间的特殊组织形式,将成为城乡融合的纽带,由其突破行政等级束缚,有利于加速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资本在城乡之间布局、土地在城乡之间配置;再次,特色小镇在环境上至少达到3A级景区标准的要求,将成为乡村环境改造和设施提升的契机,由其引入先进的基础设施和治理体系,由点及面,将带动乡村整体生态宜居环境的提升和科学治理模式的更新。
由此可知,将“特色小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有利于深入挖掘乡村优势、链式发展特色产业、高效集聚人口资源和深入推进城乡融合,从而有机串联“产、城、人、文”四要素,最终实现乡村整体振兴(见图1)。
2 特色小镇带动桐村镇乡村振兴的思路与路径桐村镇位于浙江省开化县南部,西南面与江西省玉山县紫湖镇毗邻,是长三角地区进入三清山的重要通道之一,“三清门户”地位突出。
全镇国土面积123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8万人。
从特色条件和发展基础来看,桐村镇作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开化工业强镇,其效益农业和生态工业初具规模,但总体而言仍无法避免乡村产业小而散的特点。
借力于开化国家公园建设和“三清门户”地位,桐村近年来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开始起步,但相对而言特色优势不够突出。
基于现状,定位于以特色小镇建设实现乡村整体振兴的目标,目前重点在于通过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积极创建特色小镇,进而有效带动乡镇生态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最终营造成为“望得见乡愁,看得见未来”的美丽乡镇。
2.1文化内核挖掘文化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灵魂,小镇开发与文化元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小镇的特色、个性、魅力与生命力都体现在其文化元素中,小镇的文化元素不仅促进特色小镇的构建,提高小镇的资源品质,形成小镇特色,还可以提升当地经济水平[12]。
桐村镇位于浙江和江西两省交界处,历来是两地人民交流、贸易往来的重镇,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这为特色小镇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
根据调查,主要有桐花种植文化、革命文化(方志敏)、闽南文化、笋竹文化、地掷球运动文化等。
但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挥效能的特殊时空机遇,就当前阶段而言,桐村镇可挖掘的文化核心应是“桐花文化”,这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桐花具有美好的寓意,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
桐花在我国分布广泛,桐村有着较悠久的桐花种植史,并有较多野生桐花分布。
随着精细化工业快速发展,桐油的经济价值已不突出,但桐花花型漂亮、品种众多,花期交错,且其花语为“情窦初开”,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诸多优美诗篇、动人故事。
其次,桐花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可以成为联系情感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