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四会市龙湾学校林炳妹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因此,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要求低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每课要求会认12~14个字,并且采用认写分开的编排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提早阅读。

这时,由于学生启蒙教育程度的不同,“识字难”这个拦路虎便出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面前。

小学识字教学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语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

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难掌握的莫过于识字,在我看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主要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小学生识字量中,日常生活的可用字词不足,以及学生对生活中、读物中碰到的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又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几时的解决。

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又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

说它重要,是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

说它艰巨,是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形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

因此,识字是小学生的一个难关。

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

引导学生自己去学、高兴学、发现学。

在学生掌握很多汉字后能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新字,在生活中运用、巩固。

新课程突出的一点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学生识字难度大,记得快,忘得也快。

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学龄初期的儿童,他们只有6~7岁。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事物。

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也比较强,但易记也易忘。

三、识字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通常以记、读、写、背为主,缺少情节,缺乏情趣,内容
枯燥,学生只能机械记忆,一般采用读、认、写这三种方法去接触汉字。

同时完成识字任务长时高耗,需极大的耐心,不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因此,学生不感兴趣,参与教学的兴趣不高。

针对以上存在的几点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一、鼓励课前预习,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
学新课之前,让学生在跟读、自读课文之后,将本课中的生字圈出来,读一读,叫准它们的名字。

再看一看它的模样,想一想识记好办法。

还要注意它的偏旁部首。

时间一长,使学生能养成预习生字的习惯,形成自主识字的意识。

二、抓好课堂教学,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这个环节最重要的就是记住字形。

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生字。

并且在自主识记后,让同学们之间再作集体交流。

这样,在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渐渐提高了。

当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就能迁移方法,举一反三了。

无疑为学生的今后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探究、讲解汉字规律讲字
1、象形字
象形字的字形与实物相似,可以通过实物来识字。

2、指事字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符号。

例如“刀”上加一点就是“刃”,指刀口;“木”字下面加一横就是“本”,指树根。

3、会意字
会意字,我们可以从它的字形就想到它的意思。

4、形声字
形声字与它的字音、字形、字义都有联系。

四、调动课堂积极性
1、图画、实物展示,能直观地让学生记生字,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做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3、分析比较法,在学生独立识字,掌握简单部件的基础下,在教学中讲些构字规律,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总之,我们要通过各种巧妙的教学方式,努力解决识字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转换学习角度,降低识字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以后读写能力的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同时让学生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找到识字的快乐。

2013-6-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