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考化学: 第三节 卤代烃(word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 第三节 卤代烃(word含答案)

第三节卤代烃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答案 C2、溴乙烷中混有杂质乙醇,除去乙醇的方法是( )A.加热蒸发B.过滤C.加水、萃取、分液D.加苯、萃取、分液答案 C3下列关于溴乙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溴乙烷难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B.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可生成乙烯C.将溴乙烷滴入AgNO3溶液中,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D.实验室通常用乙烯与溴水反应制取溴乙烷答案 A4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答案 B5.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

其中合理的是( ) A.取氯代烃少许,加入AgNO3溶液B.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AgNO3溶液C.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D.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答案 C6.分子式为C3H6Cl2的氯代烃分子中的1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可得到2种同分异构体,则C3H6Cl2的名称是( )A.1,3­二氯丙烷B.1,1­二氯丙烷C.1,2­二氯丙烷D.2,2­二氯丙烷答案 A7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一氯代烃的沸点逐渐升高B.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一氯代烃的密度逐渐增大C.等碳原子数的一氯代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D.等碳原子数的一卤代烃,卤素的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答案 B8.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B.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C.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答案 C9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加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B.均能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的水溶液反应C.均能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的醇溶液反应D.乙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两种烯烃答案 B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热可转化为醇类B.该物质能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Br沉淀C.该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反应D.该物质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D11已知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既可发生水解反应,又可发生消去反应,现以2-溴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D.取代—加成—消去答案 B12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根据下面的有机物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3)A→B的反应试剂及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3)NaOH的醇溶液、加热(4)④⑤14、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标准状况下的气态烃A11.2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gCO2和45gH2O,则A分子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D中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________(填“是”或“否”)。

(4)E的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4H10(2)2­甲基­1­氯丙烷和2­甲基­2­氯丙烷(可互换)(3)是(4) (答案合理即可)(5)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2NaBr15、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主产物。

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

(注意H 和Br 所加成的位置)写出实现下列转变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1)由CH 3CH 2CH 2CH 2Br 分两步转变为CH 3CH 2CHBrCH 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CH 3)2CHCH===CH 2分两步转变为(CH 3)2CHCH 2CH 2OH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CH 3CH 2CH 2CH 2Br ―——————―→浓NaOH乙醇溶液,△CH 3CH 2CH===CH 2+HBr②CH 3CH 2CH===CH 2――————→HBr适当的溶剂CH 3CH 2CHBrCH 3(2)①(CH 3)2CHCH===CH 2―——————―→HBr ,过氧化物适当溶剂(CH 3)2CHCH 2CH 2Br②(CH 3)2CHCH 2CH 2Br ――→稀NaOH水溶液(CH 3)2CHCH 2CH 2OH +HBr16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 +H 2SO 4===HBr +NaHSO 4① R —OH +HBr ―→R—Br +H 2O②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烃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圆底烧瓶B.量筒C.锥形瓶D.漏斗(2)溴代烃的水溶性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B.减少Br2的生成C.减少HBr的挥发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I B.NaOHC.NaHSO3D.KCl(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馏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_______;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小于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3)下层(4)ABC (5)C (6)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②向右移动)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相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17、卤代烃A(C2H5X)是一种无色液体,为探究A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方法一:往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方案二:往A中加过量NaOH水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取“水层”溶液少许,滴加硝酸银溶液。

方案三:往A中加入过量NaOH乙醇溶液,共热,充分反应后,取溶液少许,依次加入试剂B、硝酸银溶液,得淡黄色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C 2H 5X 中的X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方案一中可观察到溶液分层,设计简便方法,判断哪一层为“水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方案二达不到检验X 的实验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案三中,试剂B 是________。

写出方案三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A 与过量NaOH 乙醇溶液共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