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氮及其化合物》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课时氨和铵盐)-化学必修二PPT课件

《氮及其化合物》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2课时氨和铵盐)-化学必修二PPT课件


【案例示范】 【典例】(2019·岳阳高一检测)物质A是 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 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气体B。 按如图所示装置仪器,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 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向放出气体B的溶液中加入稀硝 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质?试分析它有什 么缺点? 提示:氨气易液化变为液体,且液氨变为气体时会吸 收大量的热。缺点是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可以燃烧 和爆炸。
2.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
实 验 装 置
操 打开止水夹,并挤压胶 作 头滴管的胶头
烧杯中的溶液由玻
现 璃管进入烧瓶,___形 象 _成__红__色__喷__泉___,__瓶
提示: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焐热烧瓶,氨 气受热膨胀,使氨气通过导管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 。(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烧瓶, 烧瓶内氨气溶于水)
(2)某同学做课本中喷泉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后将胶头 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内,可并未产生喷泉,试分析实 验失误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收集的NH3纯度较低;③ 烧瓶不干燥等。
SO2、CO2、NO2、 Cl2
NO2和O2
吸收 水或 水或氢氧 浓氢氧化钠溶
剂 盐酸 化钠溶液


【思考·讨论】 喷泉,指由地下喷射出地面的泉水,是一种将水或其 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 的组合体。某同学组装了一套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1)如何操作才能引发该喷泉实验?
(3)氨水的性质
【情境·思考】 管道工人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果管道 某处漏气,会产生白烟,原理是什么?(已知2NH3+3Cl2 ====N2+6HCl)氨气遇浓硫酸也会产生白烟吗?
提示:若氯气管道漏气,发生反应:2NH3+3Cl2====N2+ 6HCl、NH3+HCl====NH4Cl,产生的白烟是固体NH4Cl; 不挥发性酸,如H2SO4、H3PO4不能形成蒸气,遇氨气不 会产生白烟。
_内__液___体__呈__红__色_
结 _氨__极__易__溶__于___水__, 论 _水__溶___液__呈__碱__性_
将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 氨水的玻璃棒靠近
产_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
_氨__气___与__氯__化__氢__气_ _体__反___应__生__成__白__色_ _晶__体__
知识点一喷泉实验 【重点释疑】 1.原理和装置 (1)氨气喷泉实验
当气体接触外部的水或溶液时,由于气体大量
形成 原理
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 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 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
形成喷泉。
引发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或其他形 操作 成压强差引发液体向容器中流动喷射的操作。
【情境·思考】 有一位农民伯伯看到自己买的一袋碳酸氢铵化肥受潮 了,就放在太阳下面晒,下午取的时候发现少了许多 。请解释相关原因?
提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NH3 、CO2、水蒸气,故固体减少。
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巧判断】 (1)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 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无 。 () 提示:×。某溶液中加入稀NHN4aOH溶液,即使生成NH3·H2O, 没有加热,也不会放出氨气。
(2)NH4Cl受热分解,所以可用加热的方法分离NH4Cl和 NaCl。 () 提示:√。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脱离固体,到 达温度低的部位两者再反应生成NH4Cl,达到分离NH4Cl 和NaCl的目的。
(3)氨气的制备实验中可以采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 提示:√。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不与碱石灰反应 ,故可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二、铵盐 1.用途与物理性质 (1)用途:农业上常用作化肥,如硫酸铵、碳酸氢铵、 硝酸铵等。 (2)物理性质:
颜色
溶解性
状态
白色
易___溶__于__水
晶体
2.化学性质 (1)铵盐的化学性质
【易错提醒】并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 ,如硝酸铵。
(2)实验探究
实验 装置
铵盐溶液 NH4Cl溶液 NH4NO3溶液 (NH4)2SO4溶液
【微思考】 若将NH3换为NO2,能否形成喷泉?若能形成,则实验后 液体能否充满烧瓶? 提示:能形成喷泉,但不能充满烧瓶。NO2易溶于水并 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有NO气体产生 ,故用NO2与H2O做喷泉实验时,液体只能充满烧瓶容积 的2/3。
(2)氨气的性质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_制__硝__酸__的基础。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氨 和 铵 盐
一、氨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_无__色__
气体
气味
_刺__激__性__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_小__于__
空气
_极__易__溶于
水,1体积水
能溶解__7_0_0
体积的氨气
特性
易液 化
【情境·思考】 制冷剂为液态,在一定的温度下又可以变为气态,即 能够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内蒸发并从被冷却物体中吸 取热量而汽化,然后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 质(水或空气)而变为液体的媒介物。制冷剂的种类很 多,空调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氨是目前使 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
现象 _试__管__中__有___气__泡__产___生__,__试___纸__变蓝
结论 _铵__盐___与__强__碱___反__应__生___成__氨_,气离子 方程式为__N__H_4_+__O_H_-_____N__H_3_↑_ +H2O
应用
①_检___验__铵__根___离__子__的___存_ 在 ②_制___取__氨_
(2)实验成功的关键——“三要” ①装置气密性——要好。 ②烧瓶和气体——要干。 ③烧瓶内的氨气——要满。
2.喷泉的常见类型
方法
减小内压法
增大外压法
装置
原理
减小烧瓶内气体压强,形 成压强差,产生喷泉现象
增大锥形瓶内气体压强, 形成压强差,产生喷泉 现象
3.常见产生喷泉实验的组合
气体 NH3
HC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