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一、单选题1.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危险的机械安全方法是()安全方法。
A.定位B.失效C.本质D.故障2.按照机械行业的产品分类,印刷机械属于()。
A.石油化工通用机械B.电工机械C.基础机械D.仪器仪表3.只有当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而只有当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安全装置才能开启。
这种安全装置是()安全装置。
A.固定B.连锁C.隔离D.自动4.对机械的传动机构危险部位,应()来确保操作安全。
A.标上机器制造商名牌B.涂上警示颜色C.安装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D.悬挂警示标牌5.双手控制安全装置的作用是()。
A. 既保护操作者也保护其他人员的安全B.只保护操作者的安全C. 只保护危险区域附近其他人员的安全D.只保护非操作者的安全6.在机械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有效的防护装置属于()。
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C.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D.本质安全技术措施7.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
颜色为()。
A. 红色B.兰色C.白色D.绿色8.机械设备的一般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A.1000NB.1500NC.2000ND.2500N9.当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网网眼开口宽度小于12.5mm时,为保护手指的伤害则安全距离应该大于()。
A.35mmB.60mmC.92mmD.150mm10.金属切削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事故。
A. 中毒B.触电C.眼睛受伤D.火灾11.在冲压机械中,人体受伤部位最多的是()。
A.手和手指B.脚C.眼睛D.头部12.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应保持最少()mm以外的距离,并且离开压紧装置。
A.100B.150C.200D.25013.使用砂轮机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使用砂轮的侧面进行磨削B.用力均匀磨削C.站在砂轮的正面进行操作D.两人同时使用1台砂轮机14.平刨床安全防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手触及(),发生事故。
A.木料B. 木屑C. 刨刀D. 旋转轴15.手压平刨刀轴的形状必须是()。
A.圆柱形B.三棱柱C.四棱柱D.方形16.在冲床作业环境中,对安全影响较大的是()。
A.冲压机械设备、模具、作业方式B.人员技能水平C.设备的可靠牢固性D.作业环境17、机械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械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这种安全措施称为()。
A. 机器安全布置B. 机械定位安全C.机械失效安全D. 机器安全管理18、在全自动化人机系统中,()。
A. 以人为主体B. 以机为主体C.人机共体D.人机功能分配19、下列关于视觉的运动规律,不正确的是()。
A. 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B. 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进行C. 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垂直方向比水平方向准确、迅速D. 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率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20、人体各种感觉中,反应时间最短是()。
A.触觉B.视觉C.听觉D.嗅觉21、人体耗氧量属于人体特性参数中的()。
A. 静态参数B. 动态参数C. 生理学参数D. 生物力学参数22、评价劳动强度大小的主要指标有()。
A. 能量代谢率、耗氧量、劳动时间B. 耗氧量、心率、生物力学参数C. 能量代谢率、工作环境、心率D. 能量消耗、耗氧量、心率23、下列不正确的叙述是()。
A. 脑电图分析法已成功地用于追踪人体坐姿操作,如对车辆驾驶人员的疲劳研究B. 如果人全身乏力、疲倦,则握力和肌耐力则有所下降C. 测定劳动者的精神集中程度、视觉感知的准确性和运动反应的速度等可以判断人体的疲劳D. 连续拍摄人体动作的变化不能确定人体疲劳的程度24、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有()。
A. 能力、气质、性格、情绪、意志等B. 能力、社会知觉、气质、性格、价值观等C. 能力、意志、风俗、时尚等D. 光亮、气温、气压、空气氧含量等25、人体各种能力的总和构成人的()。
A.观察力B.思维能力C.记忆力D. 智力26、故障诊断实施过程是故障诊断的中心工作,它可以分为如下四个基本步骤()。
A. 故障文档库建立、特征提取、状态识别、诊断决策B. 信号检测、信号处理、状态监测、诊断决策C. 信号检测、信号处理、状态识别、诊断决策D. 故障文档库建立、状态监测、状态识别、诊断决策27、机械的可靠性是指系统或机械在()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A. 使用条件和时间B. 规定的条件C. 规定的环境条件D. 规定的条件和时间28、所谓可达性是指检修人员接近产品故障部位进行检查、修理操作、插入工具和更换零件等维修作业的()。
A. 维修的可能性B. 标准化程度C. 难易程度D. 可靠性29、从人机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出发,合理确定人与机械的功能分配,从而设计出经济可靠的人机系统,称为()。
A. 高可靠性方式原则B. 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原则C. 具有安全余度的设计原则D. 人机功能分配原则30、人机系统的任何活动实质上是()的传递和交换。
A. 信息、能量B. 信息、环境C. 故障特征信息D. 机械本质安全信息31、机床()而产生的故障占整个故障的60%~70%。
A. 温升异常B. 转速异常C. 振动D. 内部缺陷32、冲压设备的拉手安全装置属于()装置。
A. 双手按钮式保护B. 机械式防护C. 光电式保护D. 感应式保护33.木工机械的安全装置不包括()装置。
A.安全防护B.安全检测C.安全控制D.安全报警信号34.锻造作业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机械伤害B.灼烫C.尘毒危害D.高处坠落35.铸造作业在工艺可能的情况下,宜采用()。
A.遥控隔离作业B.连续作业C.湿法作业D.在密闭空间作业36.通过人的左、右耳屏点及眼眶下点的水平面成为()。
A.法兰克福平面B.矢状面C.冠状面D.水平面37.考虑了心理修正量的产品功能尺寸称为()。
A.最佳功能尺寸B.最小功能尺寸C.设计功能尺寸D.修正功能尺寸38.在轮班作业中,能最有效减少对生物节律干扰的作业制度是()。
A.三班二运转制B.四班三运转制C.三班二运转制D.四班二运转制39.事故的数量与工作环境的照明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事故产生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
A.光通量B.发光强度C.亮度D.照度40.WBGT指数是指()的综合评价。
A.气温、湿度B.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气流速度C.气温、湿度、风速D.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黑球温度二、多选题1.关于机械设备的紧急停车开关,正确的是()。
A. 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间动作,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B. 所有设备的紧急停车开关都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联锁C. 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D. 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行后,必须按启动顺序重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E. 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该和一般开关协调一致2、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分析机械设备及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相关的设计。
B. 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进行合理的功能分配以构成不同类型的最佳人机系统。
C. 研究人与机器相互接触、相互联系的人机界面中信息传递的安全问题。
D. 研究机械产品制造安全和机械设备使用的本质安全问题。
E. 分析人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出经济、合理以及可靠性高的人机系统。
3、人机系统的主要类型包括()。
A. 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B. 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C. 人与计算机结合的人机系统D. 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E. 人与控制器结合的人机4.下列属于人的形状错觉的是()。
A.长短错觉B. 方向错觉C. 温度错觉D. 大小错觉E. 疲劳错觉5、听觉的绝对阀限包括()。
A. 方向阀限B. 频率阀限C. 声压阀限D. 声强阀限E.距离阀限6、消除人体疲劳的途径有()。
A. 改善工作环境B. 加强作业人员营养C. 科学地安排环境色彩、环境装饰及作业场所布局、合理的温湿度、充足的光照D. 避免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E.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7.人体疲劳的测定方法有()。
A.主观感觉调查表法B.分析脑电图C.智能测验D.视力测试E.精神测验8.进入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
A.限速限高牌B.黄色区域线C.指示牌D.警示牌E.视线诱导标9.冲压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改进冲压作业方式B.改革冲模机构C.设置报警装置D.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E.设置防护装置10.在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人是()。
A.决策者B.操作者C.监视者D.控制者E.管理者11.影响人体测量数据的因素包括()。
A.民族因素B.性别因素C.年龄因素D.职业因素E.饮食因素12.构成微气候环境的要素包括()。
A.空气温度B.空气湿度C.氧气浓度D.气流速度E.热辐射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一、单选题1.一般情况下,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室颤电流,即最小致命电流为()。
A.20mAB.50mA左右C.100mAD.150mA2.下列不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是()。
A.屏护B.绝缘C.保护接地D.间距3.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地的系统是()系统。
A. ITB.TTC.TN-CD.TN-S4.在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预防间接接触电击应采用()系统。
A. ITB.TTC.TN-CD.TN-S5.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等是用于雷电的()防护。
A.二次放电B.直击雷C.雷电感应D.冲击波6.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保护接零B. 绝缘C. 接地放电D.增湿7.变配电站门的两侧都有配电装置时,门应该()。
A.向低压侧开启B.向高压侧开启C.向两边开启D.开启方向不定8.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使用是防止()。
A.触电事故B. 电压波动C. 电荷超负荷D.短路9.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分为()。
A. 0区、1区、2区B. 20区、21区、22区C. 21区、22区、23区D.Ⅰ类、Ⅱ类、Ⅲ类10.间接接触电击是指()。
A.人通过中间介质被带电体电击B.人无意或有意与带电危险体接触C.故障状态下的电击D.正常工作中的触电事故11.以下不会引发火灾事故的是()。
A.冲击摩擦B.电磁辐射C. 静电火花D. 高温表面12.下面不属于电气设备过热的原因的是()。
A.接触不良B.散热失效C.严重过载D.电火花13.在实施保护接零的系统中,工作零线即中线,通常用()表示;保护零线即保护导体,通常用()表示。
若一根线既是工作零线又是保护零线,则用()表示。
A.N、PEN、PEB.PE、N、PENC.N、PE、PEND.PEN、N、PE14.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环境的照明灯具应采用()V安全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