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行政复议

第十一章行政复议

第十一章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行政相对人发生争议,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由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苴他机关依法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査并作出决过的一种的行政活动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⑴行政复议应当遵循合法的原则:①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主体应当合法②审理复议案件的依据应当合法③审理复议案件的程序应当合法⑵行政复议应当遵循公正的原则⑶行政复议应当遵循公开的原则⑷行政复议应当遵循及时原则⑸行政复议应当遵循便民原则行政复议除要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和便民的基本原则之外,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它还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复议权的原则2、一级复议原则3、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进行审查的原则4、不调解原则5、书而复议原则行政复议的作用和意义行政复议制度在我国的最终确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并将对推动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巨大的作用一、行政复议是保护公民、法人和英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制制度;二、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防止或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三、行政复议制度的确立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监督法制。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议机关与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以及苴他复议参加人、复议参与人之间.为了解决行政争议「依据行政复议法律规范的规崔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C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査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

行政复议参加I人: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当事人(申请人、被申请人八第三人和复议代理人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特点:1、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由行政复议过程中发生的诸多法律关系构成的统一体;2、在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中.行政复议机关始终是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一方,并居于主导地位:3、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它的程序性特点比较明显,因此,不能将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简单地归结到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而应该将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看成是一种具有与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相同特性的监督行政法律关系:4、复议当事人在行政复议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但双方的复议权利和复议义务并不对等。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在行政复议中拿有复议权利和承担复议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包括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参加人和其他参与人。

⑴行政复议机关。

是指受理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査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

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行政复议活动的核心。

⑵行政复议参加人。

包括当事人(申请人、被申请人人第三人和复议代理人。

①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的转移情形: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死亡的,英近亲属可以申请复议;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苴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复议的法人或者苴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苴他组织可以申请复议。

②被申请人。

公民、法人或者尖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由一个行政机关独立作出某项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申请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组织是被申请人: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③行政复议第三人。

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尖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复议0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④行政复议代理人。

指依照我国《行政复议法》,可以代为申请人申请复议的人。

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苴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复议。

另外,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0⑶行政复议的英他参与人。

指除上述复议参加人以外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0他们的复议活动都是用绕着査明事实而进行的,在复议中有一世的法律地位,享有一泄的复议权利, 承担一世的复议义务。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主体的复议权利和复议义务,以及引起行政复议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法律事实,但核心部分是复议权利和复议义务。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主体不同,享有的复议权利和承担的复议义务也不同0⑴行政复议机关的权利和义务:行政复议机关作为行使行政复议权的机关享有受理权、收集证据权、审理权、裁决权(决定权)等。

行政复议机关的义务是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和便民的原则进行行政复议,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介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0 ⑵当事人、第三人的权利与义务:当事人、第三人在复议中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法定的义务。

在行政复议中,第三人的地位相当于申请人•享有同申请人柑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3)行政复议代理人由于代理权的来源不同,他们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

法;弋理人是代理没有复议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复议的,決地位等同于被代理人:委托代理人职能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代理当事人行使复议权利,承担复议义务,法律后果由北代理人承担(4)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在行政复议中应如实作证,提供符合实际的鉴定书、貞. 实的勘验书和如实的翻译,这既是他们的权利•又是他们的义务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客体指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⑴就行政复议机关与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而言,其客体即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

⑵就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参加人以外的苴他复议参与人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具体对象而言,其客体即行政争议案件的事实和证据。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⑴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发生苴基于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幷他组织的申请复议权和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权而产生。

申请人申请复议和行政复议机关立案受理,是引起行政复议法律关系发生的两个法律事实,缺一不可。

⑵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变更:其中包括主体变更和客体变更。

土体变更包罢①S议机关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

②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由苴近亲属或法定代理人申请复议。

③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苴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复议。

③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机关被撤销,改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继续参与复议。

客体变更包搔①审请人在复议过程中,变更了某些复议请求的0② 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机关在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决定前改变行政行为,但申请人不同意撤回复议 申请,从而使复议在客体变更的情况下进行。

⑶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消灭: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消火可以分为部分消灭和全部消火。

部分消灭是行政复议机关与鉴定人等复议参与人之间的具体复议法律关系的消火。

全部消灭是指行政复议机关与当事人之间的复议法律关系的消火。

行玖复议法律茨系金鄒逍灭包扭下列几程備况:① S 丽复议机关对行政争议案件作出决定前,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经复议机关同意并记录在 案的: ② 作九申请人的公民死亡,其又没有近亲属的,行政复议机关视为没有必要继续复议而终止复议; ③ 在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争议案件作出决定之前,被申请人改变次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人 同意并申请撤回复议申请,经复议机关同意并记录在案的:④ 案件审査完毕,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决宦的。

行政贷议的受案范围,是指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律规范的规圧可以受理的行政争议案件的范 I 札 行政复议管辖;是指行政争议应由哪一类行政职能部门或哪一层级的行政机关具体进行复议并 作出决泄的权限划分。

它是确立行政机关管理行政复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制度。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的种类一、 对拘留、罚款、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非法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 对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査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三、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4^的经营自主权的:四、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 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

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对行政机关作出地有关许可证、执照、 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崔不服的:五、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冇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 者不予答复的: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的:七、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八、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上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 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九、 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十、认为行政机关的加他英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苴合法权益的。

行政复议管辖的种类一、 根据行政争议标的性质划分,分为一般管辖勺特殊管辖;二、 根据行政复议机关与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关系,分为隶属管辖与同级管辖:三、 从行政机关与复议申请人的不同角度,分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四、 从皆辖的灵活性原则来看,分为指;4^管辖与移送管辖。

行政复议程序:是申请人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至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世的齐项步骤、形式、 顺序和时限的总称。

行政复议程序一般包括五个组成要素:行政复议的申请:行政复议的受理: 行政复议的审理: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的期间和送达•行政复议的申请1. 申请人在法世申请期限内提出复议申请。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2. 申请复议应当符合法世的条件。

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申请复议范围:(5) 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3•申请复议应符合法定的形式:(口头或书而)。

(1) (2) (3) (4)行政复议的受理是行政复议机关基于审査申请人所提出的复议申请是否有正当理由而决世是否收案和处理(收到申请5日内进行审査)。

不受理的情况:1、具体行政行为不涉及复议申请人权益,或考没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及事实依据:2、没有明确的被申请人:3、不属于申请复议范围和不属于受理机关管辖的:4、复议申请超过法宦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5、M议中请提出支^前,已向法院起诉的。

行政复议程序与行政诉讼程序之间的法律链接作了明确的区分,主要包括:1、复议前置,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2、受理优先,即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选择适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