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生产作业指导书

焊接生产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保证焊接结构的焊接质量,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2 适用范围
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结构钢及不锈钢制造的冷作结构件的生产。

3 技术要求
3.1 焊接生产是属于特殊生产作业,•参加焊接施工的电焊工,•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方可上岗操作。

3.2 焊接设备必须具备完整性和良好性(包括安全性、焊接规范调整装置等)。

3.3 焊接工装及附属工具设备配置及合理使用,保证结构的焊接要求,以尽量减少和防止产生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3.4 焊接材料按图纸技术要求选用,选用的焊接材料应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资料,并按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进行保存、•烘焙、使用。

过期、变质焊接材料一律不准发放生产使用。

3.5 接缝的装配质量(焊接坡口、装配间隙、对接缝错边尺寸、接缝边缘表面的清理)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3.6 对工业炉设备的主关件应重点进行质量监控,检验数据要进行记录并保存。

3.7 本作业工艺规程未涉及到的有关要求,按相关标准参照执行。

4 工作流程图
┌───────┐
│图纸、工艺│
┌────┐└───┬───┘
│预处理││
│(矫正)││
└──┬─┘↓
┌──────┐↓┌───────┐
│板材、型材├──────→│放样、划线│
└──────┘┌──┐└───┬───┘
│检├─────→↓
└──┘┌───────┐┌─────┐
│下料、去毛刺├──→│冷热成形│
└───┬───┘└──┬──┘
│←─────────┘

┌──┐│
│检├─────→│
└──┘┌───┴───┐
│部装│
┌────┐└───┬───┘┌──┐
│预处理││←───┤检│
│(烘焙)││└──┘
└─┬──┘││
│││
│↓│
┌──────┐↓┌───────┐↓┌───┐│焊接材料├──────→│焊接│←───┤其他件│└──────┘└───┬───┘└───┘
││
││
││
│┌──┐│
││检├─→↓
│└──┌─────┐
││总装│
│└──┬──┘
┌──┐│←────────┘
│检├────→↓
└──┘┌─────┐
│入库、交付│
└─────┘
5 工作步骤及具体要求
5.1 放样下料公差要求
┌───────────┬──────────┬───────────────┐
│放样及样板制造公差│划线或号料公差│制作样板或划线号料加工裕量│
├────────┬──┼──────┬───┼─────────┬─────┤
│名称│公差│名称│公差│加工方式│裕量数│
││(mm)││ (mm) ││ (mm) │
├────────┼──┼──────┼───┼─────────┼─────┤
│样板长度│-1.0│长度│±2 │半自动或自动气割│ 3.0 │
├────────┼──┼──────┼───┼─────────┼─────┤
│样板宽度│-1.0│宽度│±1.5 │仿形切割│ 3.0 │
├────────┼──┼──────┼───┼─────────┼─────┤
│二端孔中心距│-1.0│二端孔中心距│±1.0 │手工气割│ 4.0 │
├────────┼──┼──────┼───┼─────────┼─────┤
│相邻孔中心距│-0.5│孔心位移│±0.5 │气割后铣或刨削│ 4.0~5.0 │
├────────┼──┼──────┼───┼─────────┼─────┤
│上下最外孔中心距│-0.5│││机械剪切后铣或刨削│ 4.0~5.0 │
├────────┼──┼──────┼───┼─────────┼─────┤
│孔心位移│-0.5│││自动、半自动、仿形│ 4.0 │
│││││切割后回转加工││
├────────┼──┼──────┼───┼─────────┼─────┤
│矩形对角形│-1.0│││手工气割回转加工│ 5.0 │
└────────┴──┴──────┴───┴─────────┴─────┘5.2 一般焊缝基本规定
5.3 焊接材料选用要求
5.3.1 一般低碳结构钢条采用E4303焊条,•中碳钢采用E4316、E4315或E5016、E5015焊条,•中碳钢板厚度≥20mm时,需采用100℃~150℃预热后施焊,焊后进行消除应力退火。

5.3.2 普通低合金(合金元素低于5%)结构钢焊条选用见下表
┌──────┬─────────┬─────────┬─────────┐
│钢材屈服强度│选用焊条型号│施工条件│备注│
├──────┼─────────┼─────────┼─────────┤
│ 300MPa级│E4303 E4316 E4315 │一般不预热││
├──────┼─────────┼─────────┼─────────┤
││││板厚t≥20mm时,焊后│
│ 350MPa级│E5003 E5016 E5015 │同上│需进行600~650℃消│
││││除应力退火│
├──────┼─────────┼─────────┼─────────┤
│ 400MPa级│E5015 E5016 │预热150℃以上施焊│同上│
└──────┴─────────┴─────────┴─────────┘
5.3.3 不锈钢焊条选用见下表
┌──────┬─────────┬─────────┬─────────┐
│钢材牌号│选用焊条型号│施工条件│备注│
├──────┼─────────┼─────────┼─────────┤
│ SUS304S │ A 102 ││尽可能采用直流电源焊接│
├──────┼─────────┼─────────┼─────────┤
│SUS309S │ A 312││尽可能采用直流电源焊接│
├──────┼─────────┼─────────┼─────────┤
│ SUS310S │ A 402││尽可能采用直流电源焊接│
└──────┴─────────┴─────────┴─────────┘
5.3.4 焊条使用烘焙规定
焊条使用说明书无特殊规定时,酸性焊条(如受潮时)需进行75℃~150℃烘干1~2小时。

碱性焊条应在350℃~400℃烘干1~2小时,随取随用(或放在保温筒内);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超过4小时时应重新入炉烘干,重复烘干次数一般不应超过三次。

5.3.5 根据焊件厚度选择焊条直径及焊接电流见下表
┌──────┬────┬───┬────┬────┬────┬────┬────┐
│焊件厚度(mm)│ 2 │ 3 │ 3~4 │ 4~5 │ 6~12 │≥13 │≥13 │
├──────┼────┼───┼────┼────┼────┼────┼────┤
│焊条直径(mm)│Ф2.0 │Ф2.5 │Ф3.2 │Ф3.2 │Ф4.0 │Ф4.0 │Ф5.0 │
├──────┼────┼───┼────┼────┼────┼────┼────┤
│焊接电流(A) │40~65 │50~80│90~120 │100~130│140~180│160~200│180~240│
└─────┴────┴───┴────┴────┴────┴────┴───┘
5.3.6 焊工应严格按图纸、工艺文件规定的焊接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施焊。

5.3.7 焊接时应保证焊缝区域干燥,防止雨、雪等侵入焊缝,焊接普通低合金钢时,当焊接现场温度低于0℃时,•应对施焊区域进行局部预热(150~250℃),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温度,直至焊缝焊接完毕。

5.3.8 焊接不锈钢时应在焊缝两侧30mm范围处涂上防飞溅的白垩粉调制的糊浆。

5.3.9多层焊时,每层焊道之间的焊渣清除干净后再焊下层焊道。

6 焊缝质量检验
6.1 工件焊接完工后,操作者应清除焊渣及飞溅,进行外观自检,对焊接缺陷(气孔、咬口、弧坑、缺肉等)进行焊补或修磨。

6.2 对于要求水密性检验的焊件要进行水密或煤油试验,如发现非密性焊缝,必须按返修要求(
7.2条)进行焊补渗漏处,直至试验合格。

6.3 对于要求内部质量检验的焊缝,按照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7 焊件返修、变形矫正
7.1 焊接件的变形,•可采用机械矫正或热矫正,热矫正可采用氧-乙炔焰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600~800℃,•不得超过钢材的重结晶(正火)温度,普通低合金钢的矫正应缓冷,严禁采用水冷。

7.2 焊缝返修
7.2.1 对于重要的焊缝应先(用碳弧气刨、砂轮、或气割)挖除内部缺陷,挖补处磨光后,•进行焊补并保持焊缝的连续性和外观质量。

需要内质探伤焊缝按探伤要求进行检验。

7.2.2 对于低碳钢焊缝返修不超过三次,普通低合金钢的焊缝返修不超过两次,不锈钢不超过一次。

编制:审核:审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