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全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一棵“顽强”的小树一、填空题:1.植物生长时具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

2.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样有利于每片叶子获取阳光。

二、选择题:1.植物向着阳光生长的特性叫(C)。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2.下列条件中,不是达尔文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时的条件是( B )A.单侧光照B.湿棉条C.锡箔罩3.不论菜豆“脐”的指向是朝上、朝下,还是朝左、朝右,菜豆的根都会向下生长,植物的这种特性叫(A)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三、判断题:1.爬山虎的叶子全部都散开并且互不遮盖,这是适应人类绿化工作的需要。

(×)2.山坡上树木的树干大多斜伸出来而不是笔直向上生长,这是植物向水性的体现。

(×)3.“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第二课从“南橘北枳”说起一、填空题: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

植物的这些生活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动物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2.九月九燕飞走,三月三蛇来钻;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麦怕水淹根,蝉怕水淹腰。

二、问答题: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大又甜的柑橘,移植到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又小又酸的枳子,橘和枳仅仅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受水土、气候的影响很大。

三、连线题:为下列植物找到对应的生活环境。

骆驼沙漠鸵鸟胡杨草原斑马丹顶鹤芦苇沼泽鲨鱼马尾藻海洋第三课走进池塘一、问答题:1.什么叫食物链?答: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就像一条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链、腐食链和寄生链。

2.什么叫种群?答: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叫种群。

3.什么叫群落?答: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群落。

如:池塘是一个区域,里面所有的生物合起来就是一个群落叫池塘群落。

它们的食物关系是: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

二、填空题:1.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

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的尸体分解。

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3.食物链总是从植物(生产者)开始,到第四课假如大树都倒下一、问答题:1.下面哪些是森林具有的作用?答:森林的作用有:①净化空气;②制造氧气;③降低噪声;④调节气候;⑤保持水土;⑥美化环境;⑦防风护沙。

2.我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答: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

3.造成生态灾难的原因有哪些?答: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是造成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

二、填空题:1.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2.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第一课食物中的营养一、填空题: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除了前三种还有盐类、微生素、水等。

将去皮的花生、瓜子在白纸上来回摩擦,会发现纸变得透明,可见花生、瓜子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将头发在火上烧,会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可以推测出头发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在米饭、馒头上滴上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可见米饭、馒头中含有淀粉。

2.为了科学合理地饮食,我们应该多吃食物金字塔底部的食物,如:米饭、馒头、谷类食品;少吃上部的食物,如:油脂类食品。

二、简答题: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简单方法:蛋白质----燃烧;淀粉----滴碘酒;脂肪----挤压。

第二课消化与吸收一、填空题:1.馒头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解毒。

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嚼几次,会觉得有股甜味。

2.被吃下的食物主要是在口腔和胃里被消化的;被消化的食物主要在小肠里被吸收口腔;人体的小肠很长,内表面布满了小肠绒毛,这些特点都是为了更好地吸收营养。

3.人体内大部分营养物质是被小肠吸收的。

4.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

5.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食物,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6.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它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

二、填图题:在右图中填出各消化器官的名称。

第三课饮食与健康一、问答题:1.人们为什么常说“病从口入”,这是为什么呢?答:因为我们人体所吸收的各种营养,首先要经过口腔,这些食物中不免带入的一些病菌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各种疾病,所以说“病从口入”。

2.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不良饮食习惯?答:不良饮食习惯有:①边吃饭边看书;②刚吃完饭就剧烈运动;③暴饮暴食;④挑食偏食。

3.咀嚼馒头时,牙齿、舌头、唾液有什么作用?答:【牙齿的切割作用,舌头的搅拌作用,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二、填空题:1.安全饮食:不要吃变质的食物、过期的食品、有毒的生物、被污染的食物。

2.简便计算身高与体重的方法:如果超过了165 CM的,身高(CM)-100;如:168cM ,体重是:168-100=68Kg;身高165 CM以下的,身高(CM)-105如:158cM 体重是:158-105=53Kg。

算出来的就是标准体重了,如果大于或小于8-10为偏胖或偏瘦,超过10为肥胖或不良!三、综合复习题:1.食物金字塔中的含义:【①塔尖是富含脂肪和甜糖类的油脂类食品,一般要少食用;②第二层是豆类、肉类、蛋、坚果类和奶制品,富含蛋白质,可以适当地多吃些这类食物,但这不是主要菜单;③在食物金字塔近底层的蔬菜和水果以及最底层的米饭、谷类和馒头,是我们应摄取的主要食物。

】2.我们应该科学饮食,多吃金字塔底部的食物,少吃上部的食物,平衡饮食,合理搭配。

科学饮食:【①食品的种类应丰富,不同的食品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营养物质。

②各种食品,应合理搭配,健康饮食应做到均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

】【身体的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由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提供的。

对营养物质摄入得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

】第三单元地表变化的奥秘第一课地表在变化一、填空题: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鱼龙化石,鱼龙是1.8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个地带原来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变成了山峰。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848米。

2.改变地表形态有两种力量:人为力量:人工岛、人工湖、开挖河道、修公路、采矿等;自然力量:地震、火山喷发、流水浮面、干旱等。

二、简答题:有哪些力量在改变着地表形态?答:一方面是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其次是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人力作用。

第二课地震一、填空题:1.地震:地表岩层受到巨大挤压力发生褶皱,继而断裂,释放出巨大力量,产生地震。

地震发生时有摇晃的感觉;大地猛烈地震动;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等。

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地壳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时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

2.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丰南发生了里氏7.6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28,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7:49,我国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

二、问答题:1.地震前常会有哪些前兆?答:(1)动物异常表现有情绪烦躁、惊慌不安;或是高飞乱跳、狂奔乱叫;或是萎靡不振、迟迟不进窝等。

(2)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3)地声从地下传出。

有的如飞机的“嗡嗡”声;有的似狂风呼啸;有的像汽车驶过;有的宛如远处闷雷;2.地震时我们如何自我保护?答: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第三课火山一、判断题:1.地震一定会导致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一定伴随着地震。

(×)2.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灾难,但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

(∨)3.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只有固体形态的。

(×)4.根据活动情况可以将火山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三大类。

(∨)二、填空题:1.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的高山。

火山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

2.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爆发时,会喷出岩浆、火山灰、水蒸气等,火山温度约有1000摄氏度。

火山喷发有利有弊。

弊: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利:火山岩、地热、旅游开发等,火山活动能把地下的铁、铜、硫、铝等矿产搬上来,火山过程留下的产物火山岩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地热是一种清洁而有发展前途的巨大自然能源。

3.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火山喷发后山体外形一般为上陡下缓、顶端凹陷。

第四课岩石也变化一、填空题:1.温度、水、植物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2.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时用煅烧再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

第五课走近矿产一、填空题:1. 各种矿物都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形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就叫做矿产。

矿物主要有固态:石英、金刚石;液态:石油、自然汞;气态:火山喷发的水蒸气;胶态:蛋白石。

煤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又不可再生,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合理地利用,绝对不可乱采乱用。

全球已探明的主要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储量为1450亿吨。

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2.我知道的矿石有铁矿石,用来冶炼铁;有铜矿石,用来冶炼铜;有煤,既可以用来冶炼石油,也可以用来作燃料;有石灰石,可以用它来烧制成石灰;有天青石,可以用它提炼出金属“锶”,这是稀有矿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