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课件 第一节 认识区域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课件 第一节 认识区域


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 及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面环海,海上交通方便,有利于对外 交往;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 沛,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以及向北方地区输 送反季节瓜果蔬菜。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 海岸平原带面积狭窄;植被茂盛,生物 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经济作物,而粮食作物的 种植受到局限。矿产种类丰富,为工矿业发展 提供了条件。
降水量的差异: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的差异
有的区域边界明确:区
3、区域的划分指标
(1)单一指标: 热量带、干湿区 综合指标: 东亚文化区 (2)自然要素: 中国三大自然区 人文要素: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 4、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的 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案 例 分 析 : 海 南 岛
地 理 位 置
纬度位置——位于热带,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 望, 处 在广阔的南海西北部。 海陆位置——位于我国陆国土与海国土的结合部位,靠 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毗邻东南亚;是连接亚洲 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交通位置重要。
海南岛地形与 矿产资源分布
海南岛交通的和旅游
第一节
认识区域
课程标准: ★了解区域的含义、类型 ★ 理解区域特征
学习要求: ★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 般特征 ★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
一、区域的含义
1、定义: 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 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 分出来的。 2、特点: (1) 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 致,区域 与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均质区
说说汉语方言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 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形成大面积分布 的北方方言区。 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地形以平原、 丘陵为主,众多山地、丘陵将其分 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单 元,形成具有不同语言特点的众多方言 区。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青藏高原)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我国南方北种植业的差异)
2、差异性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 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3、开放性
经济全球化、南水北调
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自然与人 文要素之间都具有联系。
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
如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之间的联系
经济全球化
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 (推进器) 国际贸易 (表现) 跨国公司 (主力和载体)
简要分析海南岛经济发展的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1、区位优势: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 达地区,邻近港澳和东南亚,接近亚洲与 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因 此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 的前沿。 2、资源优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 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3、政策优势: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二、区域的类型
区域类型 均质区 概 念 指那些要素 具有相似性 或相对一致 性 指那些功能上 紧密相连,具 有某些方面的 相关性或内在 联系的区域 划 分 以某一自然 要素或人文 要素的相似 性划分 由区域的中 心与它所吸 引或辐射的 范围组成 举 例 地形区、干 湿区、温度 带、 方言区
功能区
城市经济区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区域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观反 之,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
(用已学区域含义知识回答)
①方言区是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是按自然 要素还是人文要素划分的?
单一指标、人文要素 ②方言区有无明确的区位特征?方言区界线明 确吗?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无明确的界线 ③方言区是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