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楼梦>的婆媳关系是贾府家庭伦理关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儿种不同样态婆媳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封建大家族在脉脉温情掩盖下复杂的人际关系,它们也是酿成这个贵族大家庭社会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受作家创作中潜意识伦理化倾向的影响,其对婆媳关系的描写仍未能突破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层而。
关键词:红楼梦;婆媳关系;融洽型;一般型;紧张型从社会学的家庭分类方法看红楼梦N的贾府无疑是一个典型的多代同堂扩大复合家庭,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贵族之家的卞要家庭模式,人」…兴旺是他们普遍的追求,也是作为他们荣宗耀祖的重要标志。
但人多、代际层次多,家庭伦理关系自然也就十分复杂,其中既有血亲、姻亲关系的如父子、叔伯、兄弟、姊妹、夫妻等,也有基木毫无瓜葛的外来者如婆媳、如嫂关系等。
同在一个屋檐卜,相互之间的利益争端、矛盾自是不可避免,特别是其中的婆媳关系。
俗语云:“十对婆媳九不和”、“婆媳和,全家乐。
”婆媳关系一紧张,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公媳关系、夫妻关系往往随之而紧张。
文学史上,由婆媳矛盾而酿成的家庭悲剧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叙事作品的基木卞题之一。
当然,不同于传统卞干家庭矛盾比较集中的婆媳关系,(} i_楼梦>}N的婆媳关系仅是其家庭众多复杂关系和矛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作者也以比较生活化的方式描述了贾府诸多婆媳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世家大族在礼制约束以及脉脉温情掩盖卜遮不住的家庭伦理冲突,为传统社会卜不同样态的婆媳关系提供了形象的社会标木。
传统社会的婆媳关系显然是一种极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其中婆婆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做媳妇的只有服从、孝敬的义务。
“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雷打不动地维护婆婆的尊贵地位和对儿媳颐指气使的特权,而儿媳的人格和尊严则备遭贬抑,几至扫地。
‟,”‟因此也造成了许多家庭悲剧和社会普遍婆媳关系的紧张,这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生动反映。
但(} i_楼梦期刁破了以往过于单一的紧张型故事,还原了生活丰富多彩的样态,描绘了多种类型的婆媳关系。
其中既有关系比较和睦的融洽型如贾母与工夫人,也有关系虽不亲热,但也基木相安无事的一般型如贾母与邢夫人,更有因各种原因从一般型发展至冲突不断紧张型的如邢夫人与凤姐,薛姨妈与夏金桂之间的冲突则是卞干家庭婆媳关系紧张的代表。
一处比较好,工夫人毫不犹豫地说:“凭老太太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
”四十回,贾母和刘姥姥在园内逛着,凤姐问工夫人早饭摆在哪里时,工夫人也不加考虑地说:“问老太太在那里,就在那里罢了。
”四十二回,当贾母说她想了个新法子给凤姐过生日,工夫人还没听是怎样的一个办法就说:“老太太怎么想着好,就怎么样行。
”九十四回,贾府上卜都往怡红院观看木已枯萎却突然盛开的海棠时,贾母说:“这花儿应在二月里开的,如今是十一月,因节气,还算十月,应着小阳春的大气,这花开因为和暖是有的。
”工夫人非常赞同的应道:“老太太见得多,说的是。
也不为奇。
”由此可见,在工夫人眼中,老太太说的都有理,什么都依她的意思就是了,哪怕贾母错怪她。
四十六回贾母就因“鸳鸯事件”狠狠的责备了木不知情的工夫人,她“虽有委屈”,却“不敢还一言”,因为她懂得曲从这个道理,无论婆婆说的对或错,都不能顶嘴。
除了媳妇们很难做到的曲从之礼,一般的侍养之礼如晨昏定性等,工夫人更是烙尽职守,始终如一在贾府举行的所有重要的聚会包括家庭的小聚会中,几乎每次都可以看到她在贾母身边侍候的身影,而贾母的牌桌更铁定有工夫人的一个位置。
安享晚年的贾母很喜欢热闹,这与经常吃斋念佛的工夫人未免有些观念不一样,虽然她不能理解贾母对凤姐的宠爱,时时提醒凤姐不要越礼,但尊重并让贾母开心是她做媳妇的基木准则。
因此,和睦相处,和谐融洽是这对婆媳最突出的特征。
但在贾母的眼里,工夫人是否是她喜欢的儿媳妇呢?第二十五回,贾母在与宝钗等人的谈话中说到对这个儿媳的看法:“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
”这句话显然不是肯定而是颇有微词。
分析其原因,通过贾母回忆自己年轻时管家的作风不难看出,工夫人和贾母不是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不过贾母接着又说“不大说话的又有不大说话的可疼之处,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倒不如不说话的好。
”在贾母的两个儿媳妇中,比较而言,工夫人在贾母而前没有多少表情和言语,只是一味地顺从,也确实有她的“可疼之处”,这就怪不得贾母要把贾府的家政交给她了。
二、贾母与邢夫人邢夫人是贾母的大儿媳妇,除了出身一般,又是继室,再加上贾母不喜欢大儿子贾赦,总之,贾母将家政大权交给了工夫人,并与小儿子住在一起。
这种不很正常的家庭关系自然造成了贾母和邢夫人媳之间一种比较隔膜的关系:既不融洽和谐,却也不至于发生冲突。
其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婆媳关系都可以归入到这一类型:一般型或平淡型。
对于自己的这对儿子媳妇,贾母心理十分清醒,她既不指望他们如何孝顺,也希望他们不要惹自己烦'hu,能来“应个景儿”就算了,因此在贾府众多的家庭聚会中,不仅难觅贾赦的踪影,即使邢夫人也较少参与。
一十九回的平安蘸,贾府几乎是内宅全体出动,却唯独看不见邢夫人的影子。
四十回的吃螃蟹赏菊花,老太太两宴大观园那样热闹的场而,缺席的也是邢夫人。
尽可能少的接触倒也不失为处理一般婆媳矛盾的好办法。
而贾母对这个大儿媳妇的评价也可谓一语中的:“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个景儿。
”应景的邢夫人在许多场合话语不多,或者基木像个木偶,不仅一些重大活动如可卿葬礼、元春省亲、除夕祭祀等,即使日常的家庭聚会如元宵节家宴、中秋节聚会等,也难以看到她活跃的身影,与她自己的儿媳妇凤姐形成鲜明对比。
分析邢夫人在贾府的位置其实也是满尴尬的一种境地。
她既没有弟媳工夫人和儿媳凤姐那样家世显赫的娘家,自己也没生得一男半女,何况又是继室,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没有半点能够依恃的资木。
再加上丈夫又是声色之徒,不时跟小老婆寻欢作乐,哪里把她当回事,除了想讨鸳鸯,派给她任务,平素里大概连理都不大理她。
这种情况之卜,她“奉承贾赦以自保”都来不及了,哪还有闲情去讨好婆婆!如果她能理智地看到这种尴尬处境,若无力改变现状,就只有承认现状,苟安求全。
但是可惜,她也做不到这点,反而继续无端生出一些尴尬事来,不仅惹恼善良的婆婆,还不时地和自己的媳妇凤姐过不去,代贾赦向贾母讨鸳鸯作小老婆就是她作为尴尬人的一件极尴尬之事。
“鸳鸯事件”使得贾母和邢夫人婆媳之间终于打破了表而上的平淡和气,清醒的贾母立即看清楚了大儿子的别有用心:“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头,见他待我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在贾府里谁不知道鸳鸯是贾母的左右手,少了她等于贾母少了一只胳膊,可是作为一个媳妇,她却反而不知道,并不顾凤姐的劝说,居然想亲自开口去跟婆婆讨鸳鸯,难怪贾母要对邢夫人大发脾气:“我听见你替你老爷说媒来了,你倒也二从四德,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他逼着你杀人,你也杀去?”自鸳鸯事件之后,邢夫人与贾母的关系是越发冷淡了,不过善良的婆婆在临终散余资还是没有亏待这位有点“左性”的大儿媳妇。
三、邢夫人与凤姐邢夫人和凤姐这对婆媳的关系如同她们在贾府中奇怪的位置而表现出不同寻常。
邢夫人是荣国府里的长门媳妇,但管家的大权却在弟媳工夫人手中,厉害能干的凤姐虽是她的儿媳妇,却是工夫人的内侄女,并在工夫人的监督卜卞持家政,又深受自己婆婆贾母的疼爱。
她们婆媳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一般型向冲突紧张型发展的过程。
“鸳鸯事件”之前的和平共处:这一阶段,邢夫人对凤姐虽谈不上疼爱,但还是把她当媳妇看,也维护她的脸而。
十二回,当秦氏病逝,宁府无人料理丧事,贾珍便向邢、工一夫人借用凤姐。
邢夫人极为大度地笑着说:“你大妹妹现在你一婶子家,只和你一婶子说就是了。
”四十二回,贾母提议凑份子为凤姐过生日,开仔夫人、工夫人也说要出16两。
邢夫人出钱不乏逢迎贾母之意,但也算给了媳妇脸而。
另外,在贾琏因偷情和凤姐产生的冲突中,邢夫人也用长辈的威严维护了凤姐,尽了做婆婆的职责。
从凤姐这方而看,刚过门才两二年的凤姐,也基木遵循传统的婆媳之礼,与婆婆相处没有多大的冲突。
尤其“鸳鸯事件‟,,“凤姐知道劝不住了,硬劝卜去毫无结果,只会把她和邢夫人的关系弄僵,于是她选择收回自己的意见,顺从婆婆的意思,遵守作为一个媳妇的木分,以尽…事奉舅姑,之道。
”.4.“抄检大观园”之前的日趋紧张:自“鸳鸯事件”后,邢夫人开始不断地挑剔、刁难凤姐,六十五回作者即借卜人之口交代了她的不满:“雀儿拣着旺处飞”,“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要不是老太太在头里,早叫过他去了”。
但凤姐在日常生活中仍尽着媳妇的木分,如对邢夫人交给她的邢帕烟“怜他家贫命苦”,倒是“比别的姐妹多疼些”。
七十一回的捆老婆子事件是婆媳两人矛盾的第一次公开化。
“有她的被贾母冷落众人慢待的愤i,有她的不得参加猜谜会、螃蟹会的怨气,有她的得不到她那个级别待遇的不平,也有她的不能像别人大红大紫的嫉妒,mlslleol又有在侧一干小人,心内嫉妒,挟怨凤姐,便挑唆的邢夫人着实憎恶凤姐。
于是,邢夫人便趁着一次机会当众讽刺和挖苦凤姐,让凤姐卜不了台。
七十二回,迎春乳母因聚赌被查获,邢夫人又来数落迎春,她所说的一大篇话,‟限怨交加,与其说是教训迎春懦弱,不如说在发泄对贾琏,特别是凤姐的积怨。
婆媳关系的彻底破裂:邢夫人和凤姐婆媳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是七十四回的抄检大观园,这次婆媳的交锋,是由邢夫人挑起,最后凤姐胜利了,却使婆媳关系走向决裂的边缘。
事件起因于傻大姐拾到的绣春吏,但邢夫人却将此事当成杀手铜,存心扩大事态,惟恐大卜不乱地交给了工夫人,起到了“把凤姐和工夫人一同放在火上烤‟,的作用。
‟6,当然,接着的抄检大观园既是一出闹剧,又是一出悲剧,木是一次“扫黄‟,的行动却“演化为对美好纯真的栽害‟,,‟6‟而她们婆媳关系的破裂倒还在其次。
一百十回,在处理贾母的丧事上,邢夫人和凤姐婆媳关系走向了彻底的决裂。
当时的贾府内外交困,凤姐力拙失人心又病倒,作为婆婆木应扶一把,帮儿媳度过坎坷,可邢夫人不但没有同情凤姐,反而在一旁挑唆,说风凉话,气得凤姐就像哑巴吃黄莲—自.苦说不出,顿时“眼泪直流”、“喷出鲜红的血来”倒在地上。
总结她们婆媳一人关系发展演变的全过程,邢夫人显然居于矛盾的卞要方而,而凤姐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工熙凤用贵豪门千金的眼光斜晚着邢夫人,邢夫人以封建婆婆的威力镇压着工熙凤。
可谓旗鼓相当,难分难解,这才形成了长期的对峙。
;}}}}EOao其次,贾母的偏爱,使邢夫人既有婆婆权力的失落感,又嫉妒凤姐的得宠;再次,大房与一房微妙的权力矛盾,也间接导致了婆媳的不合;最后是卜人们的挑唆使婆媳心生嫌隙。
总之,邢夫人和凤姐婆媳之间的关系是“按照生活原貌以最平儿最琐碎的方式展开,作者完全摒弃了戏剧性或极端性的描写,在人人习见不焉的日常生活的场景中营造了一出灰色的人间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