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4)一、项目名称 (4)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4)三、项目策划单位 (4)四、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4)五、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5)六、项目概况 (7)七、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7)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 (8)一、某某市概况 (8)1、地理位置 (8)2、自然状况 (9)3、行政区划 (9)4、农业资源 (10)5、农业生产 (11)二、国有某某市某某林场概况 (11)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4)2、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趋势 (16)3、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 (18)4、某某省中药材种植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9)5、某某省中药材种植业生态发展对策 (22)6 该项目发展中药材种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7)7、合理开发野生中药材资源,培育拓展生态林业 (29)四、项目所在区域发展概况 (29)第三章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一、指导思想 (31)二、建设目标 (31)1、总体目标 (31)2、阶段目标 (32)三、项目建设规模 (32)四、主要项目具体规划 (33)第四章项目建设所具备的条件 (62)一、某某市区正在实施市第十二个五年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62)二、某某市正在实施林地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规划 (63)三、某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发展 (64)第五章中药材种植业市场分析与预测 (65)一、中药材种植业现状 (65)二、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趋势 (66)三、具体案例分析 (68)第六章技术方案 (71)一、设计原则 (71)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71)三、高效生态林业建设技术 (71)四、无公害中药材生产技术 (72)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73)一、项目环境现状 (73)二、生态环境概况 (73)三、水土流失现状调查 (74)四、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75)第八章投资估算 (77)一、估算编制范围 (77)二、估算编制依据 (77)三、投资估算 (77)第九章经济分析 (80)一、年营业收入 (80)二、成本估算 (83)三、所得税 (83)四、利润估算 (83)五、财务指标分析 (83)六、资金筹措 (84)1、积极招商引资 (84)2、鼓励农民加入 (84)3、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 (85)第十章风险分析 (86)一、某某某某林场野生中药材保护性开发项目面临的风险 (86)1、资源风险 (86)2、自然风险 (87)3、市场风险 (87)二、风险防范措施 (87)第十一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90)一、推荐方案总体描述 (90)二、结论与建议 (90)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某某林场野生中药材产业园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项目建设单位:某某林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冯某某注册资本:100万元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三、项目策划单位某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四、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1、建设地点:某某林场项目座落于某某省某某市北郊圪针庄某某林场。
2、建设规模:某某林场项目是一个以生态林业开发为宗旨,集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中药商品苗的集约化繁育及药企原材料订单生产基地为一体的特色林业经济项目。
某某林场项目以道地中药材为主题特色,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结合林场的自然环境与地理区位条件,打造五个中药材特色主题园,实现林场野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满足社会对优质中药资源的市场需求,同时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项目总面积约为3000亩。
3、建设期限:建设期为4年建设内容:1)2015-2016年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展示区、种植区、育苗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2)某某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园一期开发,总面积约2000亩;(5)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配套仓库;(6)建设滴灌喷灌系统,发展冬凌草种植和其他药材种植;2)2017-2018年计划:(1)启动某某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园二期工程;(2)修建道地药材的加工区(4)修建集约化育苗区;(5)打造集道地药材的保护性开发、标准化种植示范、原材料订单生产、商品苗集约化繁育、产业化深加工等项目于一体的道地药材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示范区。
五、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2)《国家林业局关于切实加强野生植物培育利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3)《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5)《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6)《某某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7)《某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某某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8)某某省林业厅转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林木种苗发展的意见》的通知9)《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林业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豫政〔2004〕57号)10)《某某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 11)《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 12)《某某省林木种苗发展规划(2011-2020年)》13)《某某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2011-2015)》14)《某某市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15)《某某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项目规划》16)《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7)《某某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18)《某某市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规划 (2013-2017年)》 19)《某某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20)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六、项目概况某某市某某林场野生中药材产业化保护性开发项目依托某某林场的地理生态环境优势,以产业化、集约化为载体,以形成道地药材保护和中药材的集约化生产为目标,以建设改善和优化林业经济为目的,将科学规划管理、绿色种植技术、野生种质资源开发与集约化繁育有机组合的林业综合型、实用型、生态型的一种模式。
该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建设某某省道地野生中药材的保护性开发示范区。
七、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通过实施某某市某某林场野生中药材产业化保护性开发项目,形成以生态林业开发为宗旨,集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种苗繁育、中成药原材料订单规模化生产的新型林业经济模式,促进生态林业建设。
为周边林场乃至全省发展高端、高效和高辐射力产业提供借鉴。
项目投资为2260万元,其中征地费及土地使用权租赁资金460万元,该项目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使用周期长、操作简便、易被农民所接受等特点。
因此,该项目建设前景广阔,符合党中央和我省关于新型城镇化和林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实施某某市某某林场野生中药材产业化保护性开发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一、某某市概况1、地理位置某某市地处某某省西北部,东经112°01′-112°45′、北纬34°53′-35°16′,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西踞王屋,东临华北平原,分别与山西晋城市、古都洛阳、山西垣曲县、焦作市毗邻,距省会郑州150公里。
市境略呈长方形,东西最长处66公里,南北最宽处36.5公里,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
2、自然状况某某市位于国家黄淮海平原农业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从平原到山区呈递减趋势。
常年平均气温14.3℃,浅山丘陵区13.2℃-14.3℃,北、西部太行、王屋中山区低于10℃。
年平均气温≥0℃的持续时间为291天,稳定通过5℃的有258天,稳定通过10℃的有218天。
年降雨量东、南、西部为640毫米―680毫米,中部地区700毫米―800毫米。
常年无霜期213天,变幅为170-262天,山区少于平原。
光、热、水资源与小麦、玉米等作物生育期同步,具备农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
全市林地面积为81.36万亩,其中天然林44.03万亩,人工林37.33万亩。
某某矿产资源丰富,已形成能源、化工、冶金等工业生产体系。
手工艺品天坛砚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
土特产有黄花菜、冬凌茶等。
3、行政区划截至2011年9月,某某市共辖5个街道、11个镇,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下辖沁园街道、济水街道、北海街道、天坛街道、玉泉街道、克井镇、五龙口镇、轵城镇、承留镇、邵原镇、坡头镇、梨林镇、大峪镇、思礼镇、王屋镇、下冶镇。
1997年上升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是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
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副地级城市),2005年升格为省辖市(按正地级市所有行政管理机构配置)。
2003年被列为某某省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某某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
4、农业资源1)土地资源。
某某市现有耕地53.9万亩,土壤类型主要有棕壤、褐土、潮土等,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厚,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林地面积167.8万亩,森林面积118万亩,森林覆盖率42.9%,比某某省省平均水平20.16%高出22.7个百分点。
2)动植物资源。
境内有黄楝树原始森林和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植物1800余种,为某某省植物总数的42%,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有34种。
动物近700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34种。
太行猕猴是区域内种群最大、数目最多、最有科研价值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猕猴群,1982年经某某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某某猕猴自然保护区”,1998年成立了“某某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6万亩。
3)水资源。
某某市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沁河、蟒河、湨河等,境内有小浪底、西霞院、河口等大中型水库20余座,水域面积16.8万亩。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8001万m3。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1077万m3,山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3556万m3,山丘区河川基流量为9630万m3,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为3465万m3,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量为6924万m3。
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地表水利用为主,地表水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56.0%;其次是地下水水源,占40.7%;其他水源主要包括集雨工程,仅占3.3%。
在地表水的开发利用中又以引水为主,占地表水供水量的80.0%。
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中又以浅层水为主,占地下水供水量的63.0%。
5、农业生产201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704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460公顷,与上年持平;棉种面积20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 1631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27公顷。
全年粮产21467吨;烤烟产量2715吨;蔬菜产量317213吨;棉产量194吨;油料产量281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