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符号与标点符号改错要求示例作文批改符号作文批改是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不能判断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如何进步,如何提高。
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的圈圈点点,有几个学生会认真去看或看得懂?在现行教材中,也找不到关于学生作文批改能力的专项训练点,学生从课本上找不到批改的方法。
而批改的方法与格式,广大教师也是各有千秋。
笔者认为,时下最紧要的是:语文教学界要统一作文批改的符号,让师生真正重视并规范作文批改行为。
作文评点报上使用的作文批改符号值得推广,现摘录如下。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另外: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GBI 一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22种,常用的有以下9种。
删除号是删去字、词、句的符号。
第一个符合用于删去句、段;第二个用于删去数字、词或标点符号。
调位号是调整字、词、句次序的符号。
第一个和第二个符号用于个别字或少数字的调位;第三个符号用于大段或隔行的调位,箭头插在移入位置。
增补号是增补字、词、句的符号,一般用在需要增补的字、词、句的上方。
第一个符号用于增补个别字;第二个符号用于增补几个字;第三个符号用于增补较多的字数。
提行号是另起一段的符号。
把原来一段的文字分成两段;在需要分段的地方标示,竖线画在起段后的位置上。
压行号是降格缩行的符号,用于表示字行退后。
复原号表示恢复已删文字的符号。
第一符号标在需要复原的文字下方;第二符合用于复原大段文字,符号标在已删部位的四角。
7.离空号:##离空号是表示空行、空格的符号。
标在需要离空的位置上,空一字距用#表示,空二字距用##算表示。
连续号是把两处连接在一起的符号,用于需要连接的地方,箭头指向连接处。
9.空行号:>、<以上批改符号不应只教师会用,学生也要会用。
主要批的是:第一、作文里突出的优点或严重的缺点。
学生作文里有突出的优点,如书写工整,结构严谨,描写生动形象,比喻贴切新奇,说明准确生动,议论有理有据,情有所寄,意有所寓等等,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通过批,使学生自觉地去巩固并进一步发扬这一优点。
严重的缺点,如自相矛盾、结构混乱、语意不流畅、思想消沉等等,必须让学生认识清楚,自觉地纠正这一缺点,要批,但不要越俎代庖。
第二、重要的修改。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有些修改,包括对材料的结构的和选词用语等方面的修改,学生可能意识不到,体会不出这修改的道理,通过批,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给学生启示。
如果作文里没有突出的优点,严重的缺点,结构组织的重要毛病和对教师的修改一看就明,那么,这篇作文就没有批的必要。
主要改的是:第一、错别字。
第二、语序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语意不畅的句子。
第三、语意零乱,缺乏条理性,不能很好服务中心的语段。
第四、错用的标点符号。
第五、错的书写格式。
在对作文进行批改之前,最好先通览全文,做到心中有数,再动笔修改,这样做效果会更好。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对学生作文可起到示范的作用。
如对学生掉笔、多笔、部件倒置。
同音混用的字一一加以修改,连一个错用的标点都修改到,学生就会被教师的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所影响,作文就会认真对待,真正写不来的字,就会问,就会查,从而养成一种踏实、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把这种习惯迁移到生活、工作中,那么,学生将会终身受益。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修改只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最根本的还得从阅读教学、基础知识训练和口头表达训练入手。
说得流畅也就写得有条理,基础知识扎实也就不会“以”和“己”不分,“板凳”变“板橙”写错用错字,阅读能力强也就会借鉴他人之优到自己的作文里,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作文批改作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具体操作中,一定要客观公允,富于针对性、时效性,同时也要充分注意到它的示范价值和激励作用。
批改符号表达的意思例句在拼写错误下画线, 并用“S”注出表示单词拼写错误、大小写错误或标点符号错误On may“S” 27th, I lost a black key on the school playground.在错误处下画线表示单词或词组用错,包括动词形式、时态错误They are often studying many things at weekends.用“∧”表示表示缺少了内容I like playing sports, such as swimming, playing basketball ∧so on.将多余的字下划线, 并写上“删”表示不必要的用词On 删last Sunday, we went to see a movie.用双括号将句子括起来,再在右半括号边打上“╳”表示整个句子或这部分不太正确,需要更清晰的表达(I have a robot can help me play with my baby and look after my baby.) ╳用双括号将句子括起来,再在右半括号边打上“?”表示不理解学生在表达什么(We are singing and dance and have an art show.)?整个句子用双括号括起,并在右半括号处写上“删”表示删除整个句子(We are singing and dance and have a art show.) 删互评标准参照表作文批改中几种标点的常见(误)用法例析[1]、问号问号的常见错误有:1、非疑问句用问号。
(1)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整个句子有疑问才用问号,即需要人回答〈或反问〉才用。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用问号。
该句前一问号应为逗号,后一问号应为句号。
)2、选择问句多用问号选择问虽然包括了两项或两项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只一个问题,因此通常只在句末用问号。
(2)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3)你是喜欢李白的诗呢?还是喜欢杜甫的诗?这两个句子中的第一个问号均需改为逗号。
选择问句中多加问号是将与它连续问混为一谈了。
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的办法有两个:(1)在句子中是否有或能否加关联词“是……,还是……”。
选择问号的关联词只能用“是……,还是……”。
因此凡是分句间有关联词“是……,还是……”的,或者能加上“是……,还是……”的是选择问,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不能加的则是连续问,每个问题都应加问号。
(2)采用拟答的方法,看问句需要几个答案,如只用一个答案的是选择问,如需要多个答案的是连续问。
试将看以下两句:(4)水路方便呢,还是陆路方便?(5)熙凤问:妹妹几岁了?可曾上过学?现吃什么药?例(3)是选择问,例(4)是连续问。
当然选择问也有用多个问号的,条件上每个选择项太长,或需要强调,或是由名词组成选择的分句。
例:(6)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7)她梦见了什么?门诊室?听诊器?手术刀?体温计?(陆文夫《人到中年》)3、当问句或疑问词作句子成分时,误用问号。
(8)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9)你去看看,汽车来了没有?(10)大家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11)他在仔细辨别这种声音是哪里传来的?那个黑影是什么?(12)这种冒险是否值得?是可以讨论的。
上述句子均不能加问号,均需改为逗号或句号,因为问话部分只是句子的一个成分。
判断句子末是否该加问号,不能只看句子是否有疑问词,而应看句子的谓语动词是否带有疑问语气。
上述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不知道”、“去看看”、“研究一下”、“仔细辨别”、“可以讨论”都不带有疑问语气。
注意辨别以下三个句子:(13)他是谁?(14)你知道他是谁吗?(15)我不知道他是谁?4、在使用倒装句时,问号位置错误。
(16)“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17)怎么了?你。
倒装句中的问号只能用在全句结束时,句子中间应该用逗号。
[2] 、冒号1、当“某某说”用在引话中间时,误用冒号。
(1)“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2)“谢谢你,”小王说:“我会给你写信的。
” 当说话人的话被分成两部分放在“某某说”的前后时,“某某说”之后只能用逗号。
◆如果“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语,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某某说”的后面一般用逗号。
例如: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套短打紧身的悬短花色皮衣,很孩子气的。
2、不是说话而在“说”字后误用冒号。
(3)咱才学了一个月,谁敢说:我全会了,不用再学了。
(4)我国研制成一种全塑车身轿车,也就是说:轿车的车身都是塑料,没有一块钢铁。
这里的“谁敢说”、“也就是说”是句子的插说成分,不表示引话,故不能用冒号,应该用逗号。
3、忽视了冒号的提示范围。
由于冒号表示的是仅次于句号的句内停顿,因此只有句号才能终结冒号的提示范围,这就要特别注意提示范围。
(5)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4、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6)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畅谈往事”。
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解释作用。
)5、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8)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幸运52》” 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冒号去掉。
)6、冒号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复。
(9)文章分析了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为中国立国近50年之所以未能取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是我国“重术轻学”的传统,对我国的科技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对基础研究投入过低,造成发展上缺乏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