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综合训练
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_______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
源。
图中b
1、b
2
、b
3
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__________环节。
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包括____种水循环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海陆间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
(2)水水能b
1
(3)c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2.(1)蒸发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降水水汽输送下渗
(3)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4)大面积破坏植被和排干湖沼,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环节、过程、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综合性强但比较简单,只要对基础知识把握牢固,不难作答。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②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温度增加③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④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①海陆间大循环②跨流域调水③增加水汽输送的数量④增加了地表径流的数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读下图,判断图中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以及该湖的性质分别是( )
A.湖水补给河水、淡水湖
B.河水补给湖水、咸水湖
C.河、湖水都以等高线处的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淡水湖
D.无法判断、咸水湖
读“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中能反映一般河流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河流中,曾出现过图中④现象的是( )
A.黄河 B.尼罗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
6.下列能反映黄河郑州段水体补给关系的一项是( )
7.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
读图,完成8~10题。
8.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9.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一般有( )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1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之中②维持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③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④联系了地球表面和内部的各大圈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综合题
12.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13.阅读材料和图,完成(1)~(5)题。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
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1.B
解析: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受热力环流影响,库区周边冬季、夏季降水都增加;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2.D
解析:在F处建海水淡化工厂,加强水气蒸发,进入图示海陆间大循环,增加了水汽输送的数量。
3.A
解析: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中,等高线是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由此可以推出应是湖水补给河水。
湖泊水的排泄方式是径流,应该是淡水湖。
4.C
5.A
6.B
7.B
解析: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由于温暖湿润的气候,形成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多孔隙和裂隙、溶洞等,地表水极易下渗,难以在地表存留,工程性缺水最严重。
8.C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或永久性积雪融水。
9.B
解析:该区河流流量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表现出水量变化的连续性、较平稳、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与高温期一致、冬季有断流现象等一般特征。
10.B
解析:该区深居内陆,水循环类型主要属于陆地内循环。
11.D
解析:水循环联系的四大圈层指的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并没有包括所有的内部圈层,而是限于岩石圈及其以上的圈层。
所以④错。
12.(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
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13.(1)蒸发降水甲(或陆地内循环) 乙(或海陆间循环)
(2)地表径流下渗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
(5)①促进各种水体的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塑造各种地表形态;③促进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与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