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3、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5、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哪些方面6、实践的本质及特点7、实践就是人的存在方式。
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那些方面9、意识的能动作用10、联系及其特点11、为什么说新生事物就是不可战胜的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1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4、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6、认识的本质及特点17、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8、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19、为什么说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40分)(一)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与费尔巴哈。
(13分)(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
(13分)(三)法国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14分)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40分)(一)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10分)(二)鲜明的政治立场(10分)(三)重要的理论品质(10分)(四)崇高的社会理想(10分)三、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40分)(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15分)(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25分)四、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40分)(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10分)(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10分)(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10分)(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10分)五、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哪些方面(40分)(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就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13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就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就是物质性的活动。
(13分)(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就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4分)六、实践的本质及特点(40分)(一)实践就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0分)(二)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与社会历史性等。
(20分)七、实践就是人的存在方式。
(40分)(一)实践就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13分)(二)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13分)(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就是对象性的活动。
(14分)八、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那些方面(40分)(一)实践就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13分)(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13分)(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4分)九、意识的能动作用(40分)(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
(10分)(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10分)(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10分)(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与生理活动的作用。
(10分)十、联系及其特点(40分)(一)联系就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20分)(二)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20分)十一、为什么说新生事物就是不可战胜的(40分)(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就是因为有新的结构与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与条件(20分)(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就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20分)十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40分)(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与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13分)(二)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就是理解这些规律与范畴的“钥匙”(13分)(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4分) 十三、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0分)(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竟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13分)(二)矛盾双方的斗争,就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13分)(三)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与新的矛盾统一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14分)十四、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40分)(一)否定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就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10分)(二)否定就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10分)(三)否定就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10分)(四)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因素。
(10分)十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40分)(一)原因与结果(8分)(三)可能与现实(8分)(四)现象与本质(8分)(五)内容与形式(8分)十六、认识的本质及特点(40分)(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0分)(二)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20分)十七、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40分)(一)从实践到认识(13分)(二)从认识到实践(13分)(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与无限发展(14分)十八、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40分)(一)真理与谬误就是对立的。
(13分)(二)真理与谬误又就是相互联系的。
(13分)(三)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4分)十九、为什么说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0分)(一)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就是由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0分)(二)从真理的本性瞧,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从实践的特点瞧,实践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20分)二十、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40分)(一)成功的实践必然就是以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就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13分)(二)价值的形成与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就是具有价值的。
(13分)(三)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与认识活动中就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4分)理论联系实际1、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2、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4、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5、结合现实,举例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6、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并用它分析批判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错误7、结合现实,谈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真理观?8、运用实践与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坚持什么样的态度?9、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谈谈您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10、运用矛盾的相关原理,分析如何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诸多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60分)(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20分)(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20分)(三)结合现实(20分)二、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60分)(一)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30分)三、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60分)(一)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0分)(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0分)(二)结合现实(20分)四、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60分) (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属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互相转化。
(40分)(二)结合现实(20分)五、结合现实,举例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60分)(一)量变就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15分)(二)质变就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15分)(三)量变与质变就是相互渗透的。
(10分)(二)结合现实(20分)六、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并用它分析批判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错误(60分)(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15分)(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与深化为理性认识(15分)(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就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10分)(四)结合现实(20分)七、结合现实,谈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真理观?(60分)(一)真理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0分)(二)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特点。
(20分)(三)结合现实(20分)八、运用实践在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坚持什么样的态度?(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10分)(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10分)(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与发展。
(10分)(三)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分)(四)结合现实(20分)九、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谈谈您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改革就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但它改变的不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机制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30分)(二)结合现实(30分)十、运用矛盾的相关原理,分析如何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诸多问题。
(一)矛盾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15分)(二)每一矛盾又分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15分)(四)结合现实(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