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目的PPT优选课件

教育目的PPT优选课件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了解在日常教学中如何 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
2020/10/18
4
[教学内容]:
掌握我国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2020/10/18
5
[教学重点]
本课时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 又是本章的重点;可谓是 “重中之重”。
2020/10/18
6
[教学难点]
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 理的几个关系。
“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 有文化的劳动者”。
2020/10/18
17
4、1978年,《宪法》(综合 了1958年与1957年)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 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 动相结合,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 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020/10/18
20
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
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
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
才”。
“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和论文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
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
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
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2
项目
外在 的
教育 目的
内在 的
教育 目的
2020/10/18
教育目的的级别 可能厘定教育目的的主体
1、 行政或立法机构
教 育 系 统 2、 教育行政机构
(含子系统)的 3、 教育团体
教 育 目 的 4、 实力集团
教育实体

学校
教育目的
教育过程 中的
教育目的
教师
学生
13
二者关系:是一种教育的价值
2020/10/189ຫໍສະໝຸດ 3、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和客
观依据主要有哪些?(教材 93页,思考题2)
(1)主观依据有三: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2)客观依据有四:
A、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
水平;
B、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C、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2020/10/18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10。
2020/10/18
7
复习导入:
1、什么是教育目的?(教材96页,思考题1)。 A: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
结果的设定。 B:教育目的是各级和类教育所培养的人的总
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C:《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把“教育目
的”界定为: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
要求”。
18
5、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 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体力劳 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2020/10/18
19
6、1982年,人大五次会议 《宪法》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 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020/10/18
2020/1(0/18 教育的普遍目的)
11
另一种形态是:
实践的教育目的:指从事教育工作或与 教育发生直接联系的人(如学生、家长 等人)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 的教育目的。 “实然的教育目的“(它正在被实践、 被应用、被操作,对人们的教育行为起 着直接的调控作用)(教育的具体目 的).
2020/10/18
幻灯片实例教学
——王时忠
2002年3月21日
2020/10/18
1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2020/10/18
2
教学目标
一次
二次
十次
教学
教 三次
九次
内容
学 四次
八次
教学难点重 五次 点六
七次

GOTO新授课
教导 学入 实 录
QUIT
2020/10/18
3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制 定与落实;
2020/10/18

21
8、1986年,六届人在四次会 议《九年制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 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 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 面发展,关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培 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2020/10/18
22
9、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0/10/18
23
10、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
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4、“教育目的”的可分为哪两
类?有哪两种最基本的形态?
一是“社会的教育目的”;
二是“个人的教育目的”;
一种形态是: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
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
基本理论所提出的某种带有倾向性的教
育价值取向,它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的
期望结果。
“应然的教育目的”(表达的是人们的
一种主观愿望或意向)。
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
2020/10/主18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4
(一)、落实我国教育目的时要 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即“教育 目的”中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 标准和规格要求的内涵是什么呢? 即人才素质的内容有哪些?
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 崇高理想。
15
2、1957年,毛泽东《关于 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 育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 到发展,成分有社会主义觉悟的 有文化的劳动者。
2020/10/18
16
3、1958年,毛泽东: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
取向,不一定变成事实;“实然 的教育目的”既是一种教育价值 取向,也是一种教育事实。
2020/10/18
14
1、建国之初,《政协共同 纲领》: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 提高 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 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 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 想为重要任务。
2020/10/18
2020/10/18
8
2、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
包括哪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对人的身心素质发展作出规定,
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个人价值;
二是对人发展的社会方向作出规定,
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
教育目的的实现,既是这两种价值 通过人们的教育活动,同时在受教 育者身上得到训练和培养。并以受 教育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表 现作为评价的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