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英翻译练习第三次作业感言.复习进程

汉英翻译练习第三次作业感言.复习进程

汉英翻译练习第三次作业感言2008-10-20对长篇文章的翻译一定要先通读全文,这点很重要。

这对我们掌握全文的文体风格以及应该用什么样的翻译语体来翻译有很大的帮助;翻译时要尽量翻译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有时候这种感情是藏在文字后面的,并不是字面上所传达出的意思,需要我们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来翻译文章;每次都进步一点点,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日积月累一定大有收货。

Keep trying!!!(李霜 Group1 06E1A No.35)What do I learn from this exercise: After reviewing my exercise, I came to know that not all of my classmates’ suggestion is useful or right; but it still helps me a lot, as in oreder to make sure whether they are right, I need to use some tools such as the dictionary to check out it and that benefits me a lot.(卢春华 26号第一组)这次的练习中有许多的俗语,很不好翻译。

通过这次的练习,我学到了一些俗语的翻译方法。

懂得了翻译俗语要根据意思,更要懂得巧。

(曾小燕第一组英A 42号)每次翻译时间都不是很够,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原来是在翻译期间,查字典的次数太多。

碰到不是很清楚的都要查清楚,这样时间就过的很快了。

还有对句子的理解要在第一时间准确,语法没错,需要平时花一些课外时间多练。

(刘秀平)我对这篇文章的翻译最大的问题是词语的搭配错误,还有误译。

还有在改同学的译文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为什么别人在某些地方能处理的那么好,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

总之,要多练。

熟能生巧。

Practice makes perfect.(06英1B 刘秀平 59号第6组)正确的理解课文内容是做好翻译的前提。

在着手翻译之前应该要好好的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并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翻译的时候正确的进行合译或分译或进行句子的整合或调整。

其次,翻译之前应该好好的看一下课文之前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文章的格调,在做翻译的时候就知道如何选择更适合的词吻合文章的语气。

当然,扎实的语言基础依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就很难做出好的翻译作品。

简单的语法错误是我们用心就可以避免的就应当力求在翻译过程之中避免。

这样才不会让我们的翻译因为那些不应出现的错误大打折扣。

同时,翻译完整篇文章后应该好好的检查翻译好的内容,这样会有利于我们之间检查出翻译中出错的地方,即使的进行修改。

即便是大翻译家也需要对自己翻译过的内容进行检查更何况我们呢。

(06E1B林钦华 60号)粗心导致很多不该错的地方都翻译错了,没有注意到细节方面的问题。

下次一定注意。

这篇文章偏口语话,翻译成英文觉得有点难。

(06英1B 第六组叶裕薇)这次的作业中错得最多的还是语法,并且还发现有不少拼写错误,虽说有一些是由粗心导致,但也有单词记忆不够准确的原因。

另外,批改小组也向我指出语法较薄弱,用词不够准确,翻译机械等问题,我想这些问题都是我在这接下来的一个月要攻破的地方,所以语法书要接着看,翻译技巧要接着学习,还包括应该多看纯正的英语读物等。

(06E1B 马丹 48号第5组)当看到修改稿时还有点惊讶的,因为没有预想会有这么多的错误。

当时在课堂上做是还觉得挺顺手的,很有感觉。

一般翻译时我不会犯时态类的错误,拼写也很少。

对我而言错误集中点就是单词的误用以及句子的不严谨。

单词误用是因为没有弄清近义词之间的区别,而句子不严谨就是一个大的方面了,要求很扎实的语法。

拿到修改稿后仔细的看了一下,认真总结的结果是虽然有些错误自己很少犯,但还需仔细小心,另外要认真地增强词汇,区分近义词,尽量减少词语的误用。

(赵苏丹:06英1 B)做翻译时总会受到本国的语言习惯干扰,使所译的文章不符合目的语的要求。

看完同学的修改及演示,发现语法偏弱,急需加强。

(06E1B 李碧香 46号第5组第3次作业)一些小的细节真的很重要,我觉得要减少错误,关键是反复检查、推敲。

(06 E1 group 1 Num.36 胡明琴)课堂翻译时间的把握不够好,纠结于个别的字句,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对一些句子的翻译,应根据它的意思灵活变通。

如“爬格子的”这类话语等等。

翻译一定要静下心来,细细推敲,切忌浮躁。

(06英1B-第六组-俞毅娥)书上的内容看过了之后,能够应用在笔译过程中运用到一些翻译方法,这是好的开始。

在翻译过程中,时间控制上还是要一直注意的问题。

尽量在限定时间内翻译完成。

(06英语1班B小班第六组尹梦琴 31号)这次的文章文字很难理解,即使是中文都需要花很多时间揣摩作者的意思。

而且这篇文章的句子比较长,有些无主语,有些有几个主语,很不好处理。

我觉得应该在平时多积累些翻译长句的方法,以后翻译时才不会手慌脚乱。

还有些在中文中看似很口语很平常的句子,像“话说回来”“说来说去”等,都应该积累,以便以后参考。

(范文慧第二组英A 34号)不管英译汉或汉译英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前提是理解。

汉译英中,需要先很好地斟酌文章的中文意思,然后先找出长句和一些俗语,查阅资料,再进行翻译。

(06英1 第二组丁周茹)在译练习3的时候,我发觉汉语的长句译成英语是个难点。

比如“据说,网上黄毒泛滥,还有些反动的东西在传播,这些说法把我吓住了。

”等等。

如果译得不好,就会有Chinglish的不流畅。

所以这次小组的选题动机就是根据这个难点来定。

找到了三种比较简单的英译方法:原序翻译法、变序翻译法、分译法。

在平常的练习中,要多积累、多尝试着用比较地道的英语句式,来减少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相信Practice makes perfect!(06英1 第二组洪梅玲)语言的地道性真的很重要,在翻译时有些地方翻译得不地道,或者翻译腔很重。

所以平时应该要积累归类,注意词语的搭配。

翻译完后一定要检查!(陈冠萍第七组 06英A 21号)本文笔调幽默,有很多口语化的词和句式,不读透原文想做好翻译确实很难。

就拿题目来说,改来改去,还是觉得参考译文翻译的好,所以就借鉴咯!(陈小南第七组 06英1A 15号)感谢第五小组的同学帮我修改,并且详细的记录了我错误的类型,总结这次的作业,重要的错误是在语法上,尤其是一些句型,如虚拟语气句型的使用上。

一篇好的翻译,语法就像一个框架,没有这个框架,即使译文中的词汇再华丽,也只是没有骨骼的血肉,不容易被读者理解,因此,课外时,要补充下自已在语法方面的漏洞。

(傅维琳第七组 06英语1班 57号)这次翻译的文章用词与句式都较口语化,在翻译时需要意译,而不能直接直译。

同时这篇文章具有点嘲讽意味,用词要选准。

(施雅婷第七组英 A 14号)这次的作业文风活泼,口语化,让我接触到生活化语言的翻译,通过这次作业了解到口语中的汉语逻辑较为松散,词义模糊的词较多,经过认真的翻译修改,能够初步掌握口语体文章的翻译策略,受益匪浅。

(陈丹 No.49 ;06英语1班)这次翻译相比前两次有进步的地方:句子多样性比较好,破句也很少出现,开始懂得翻译前要先看文体,然后选折适合的语气来表达,这比之前做得较好。

可是翻译的时间比较紧,然后还是意识到要多注意细节的地方,这次主要是因为时间的问题大小写误写错误比较多,然后语法方面也仍然要下功夫。

最后一点是在这篇翻译的文章里很多短句,翻成英文时是可以合译的。

但当时在翻的时候,基本上是句句对应,所以有些时候就忽略前后句的关系,翻出来的结构会松散。

看过同学的PPT时和同学的修改稿后再定稿的效果就比较好。

总之一句话:翻译路上没有最好,只要更好!(陈美玉 06英1B 9号 Group 3)这次翻译虽然时间有点紧,但是相对来说,这次的翻译要比前两次好:语法错误有所减少,也没有拼写错误.。

继续努力!!!^_^ 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王丽玲 06英1B 1号 Group 3)相比前面翻译的两篇,这篇文章的文学性会更强,有些地方会采用一些修辞手法或一些技巧等来增强表达的效果或与文风相符。

翻译的时候,很容易忽略,采用直译,结果会使文意与原文不同。

如“但假如我对这件事还有一点了解的话,我要说…”,只是作者的自谦,事实上作者是知道的,所以翻译的时候就要转换。

而像“没有电脑,有网也接不上”,翻译成英文时就要使用虚拟语气。

这个,我当时在翻的时候就没想到,只用了一般现在时的条件句。

另外,中文里很多短句,翻成英文时是可以合译的。

但当时在翻的时候,基本上是句句对应,所以有些时候就忽略前后句的关系,翻出来的结构会松散。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还是要顾及文意及前后句的关系。

(倪芳燕 53 06英B G3 第三次作业)翻译真的很难,想做好一份作业真的不容易。

尽力而为吧。

(06E1B G4Lb 刘婷婷)翻译完这篇文章,第一感觉就是:有点难。

首先是题目“从Internet说起”,感觉很难把握它的正确意思。

其次是文章的内容。

本文是一篇杂文,讽刺语气很强,笔调幽默,还带有不少口语。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杂文的翻译,因此要把它译到位很难。

但经过老师同学的分析讲评之后,我对文章多了一些认识。

一是对于文章题目,最好是先看完全文或直接先翻译内容再对其进行分析、翻译。

这样,可能会理解地透彻些。

虽然几经修改,但我觉得自己的译文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期待老师的指正。

^ ^(06E1 B Group 4 王燕娟 No.17 )经过几次练习,发现语法方面还是存在很大一个问题。

如魏老师所说的,要多看语法书才是真理。

(06英1B 吴娟 10 Group 4)《从Internet说起》是一篇杂文,笔调幽默,用词与句式都很口语化,翻译起来有点吃力。

要特别注意语篇的口语化特征,注意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表达,平时多积累一些通俗生动的生活化词语。

同时,翻译这篇文章还要特别注意虚拟语气的使用及暗被动的处理。

(吴锦雪第一组 06EB)第一次翻译这篇文章时觉得这文章很难翻译,由于粗心而出现很多错误,尤其是语法错误,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些错误。

看完同学的PPT后学了许多东西,于是在定稿中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06英1 37 号叶雅利第一组第三次作业)觉得翻译这篇习作有点难度,有些口语化的语言不知该如何翻译,虚拟语气也没有正确翻译出来。

整篇下来没有翻译得比较好的地方,更无所谓的亮点可言。

总之是还得努力很久。

(06英1B Group1 肖春香 4号)这是一篇口语特征较明显的短文,,例如:“爬格子的”“声,光,电,影”,我都误译了,有些词句还是没有理解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