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初探

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初探

2008年第5期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N o.5,2008 (总第i I1期)J O U R N A L O F M U D A N J I A N G C O L LE G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Seri al N o.111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初探王小路(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皇位继承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君主专制、万世一统政治制度,它起源于氏族时期,经过不断发展和衍变.最终确立了嫡长予继承制.皇住继承制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捌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皇位;嫡长子继承翻[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23(2008)05--0018--02皇位继承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世袭君主制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君主专制、万世一统的政治制度。

它是皇权得以承袭的唯一途径.直接关系到君主专制统治能否巩固和延续,因而得到中国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

皇位继承制度从产生到发展、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将试对这一制度的起源、发展和衍变,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皇位继承制源于氏族时期。

其萌芽是氏族部落首领的继承制度。

在氏族社会。

公共事务由成年的氏族成员共同管理,重大事务则由民众大会讨论决定。

《礼记礼运》中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说明的正是氏族社会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

在推举出新的氏族部落首领之后。

上一任首领就会自觉地让位于新首领.即推行所谓的“禅让制”。

这种与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相适应的继承制.做到了“选贤与能”.如大禹就是因为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继承舜的部落首领。

由夏朝开创。

商沿袭并巩固的“家天下”的新体制.则彻底打破了原始部落联盟旧有的禅让制。

夏朝时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还处于家族公社阶段.因此夏朝的王位继承制度采取了长子支系兄终弟及制。

主要表现为夏朝的主权在长子支系中传递继承。

具体来说,它包括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和叔终长侄继三种继承方式。

随着王位世袭制度的确立,围绕着王位继承的争斗问题便随之而来。

商朝前期.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

一方面,这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影响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夏商两部族相邻而居,时代相接,因此商朝前期延续了夏朝的传长子支系兄终弟及制。

而商朝后期.庚丁以后的五个王.则采用并固定了父子相继的传递方式,同时开始出现嫡庶的区别。

根据《史记》中《殷本纪》和《宋微子世家》记载.商王纣是帝乙嫡子,微子启是庶子.尽管启年长.帝乙还是立纣为法定继承人oC X3可见从商朝后期起,王位继承制度开始向嫡长子继承制转变.西周王朝承袭了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并在此基础上使嫡长子继承制确立起来。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基于商朝的教训。

商朝前期.王位继承制度以兄弟相继为主。

然而自中丁以后.弟子争相代立,政局十分混乱;相反,商朝后期自庚丁以下。

四世传子,王室则比较安定。

于是周公在借鉴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正式创制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制度。

另一方面,西周初期.政局还很不稳定.需要一种能够维护统治阶级的内部团结和体现等级秩序的规章制度来巩固周王朝的政权,嫡长子继承制便适应这种需要而建立起来。

所谓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指由正皇后所生的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

“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有一个正妻,即‘嫡’。

其子为嫡予;其他妻子为‘庶’,其子为庶子。

按照周制,最高统治者称天予,统治天下的土地和臣民,继承王位的。

必须是嫡妻长子。

至于这位嫡长子贤与不肖,不在考虑之内。

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至于被立者是否为庶子最年长者。

也不在考虑之内”Cz3。

《公羊传隐公元年》将其概括为t。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嫡长子继承制一经确立之后。

就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的基本形式.为后来的专制王朝所继承。

秦汉以后,除了秦王朝皇帝因短命而亡未及确立太子,清朝采用秘密建储制之外.大多数王朝都将其奉为“万世正法”。

皇位继承制度虽然沿用了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但实际上立太子却要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

不但君主常常出于个人的好恶而干扰、破坏嫡长制的实行,各种权贵势力如干政的宦官、外戚后妃集团也常常出于各自的利益。

干扰这种制度的实行。

以汉武帝为例.他与太子刘据施政观点不同,双方矛盾日益加深。

深受武帝信任的江充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种矛盾.于是他制造了太子暗中埋木人行“巫蛊”的冤情,利用武帝之手清除了太子及其追随者。

通过上例我们可以看到。

不同政治集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对皇位继承人发起攻势。

从而达到其自保或夺权的真实目的。

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皇位继承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血雨腥风中成长起来的。

直到清朝宣统皇帝退位,封建王朝解体,皇位继承制度才真正宣告结束。

应当说,仅就皇位嫡长子继承制本身来说,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种继承制度下.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都公然放弃了才德方面的要求。

可以说,它是一种典型的非智能型的皇位继承方式,“在君主所拥有的(下转第60页)[收稿日期32008--03—17[作者简介]王小路(198l一),女,黑龙江伊春人,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向:历史文献学。

18或功能性词块的翻译,说明了商务英语词块学习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性。

四、结语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的特点决定了词块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重要地位。

商务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专业词汇.运用予大量的功能性词块商务英语文书中的各种文体,起着语用和篇章衔接的作用。

对这些专业词汇和功能性词块的准确把握和翻译,无疑可以满足商务英语翻译对。

忠实”、得体和高效原则的要求。

因此,译者应当具备词块意识。

有意识地通过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来寻找、学习和掌握有用的词块.通过不断积累来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水平.[参考文献][1]B eck er,J.The Phr as al Lexi c on[M]。

C a m br i dge M as s,B o l tan d N e w m an.1975.[2]Lew i s,M.T he L exi cal A ppr oach[M].H ove,L anguage T ea chi ng Pu bl i ca t ions.1993.[3]T uck,九&俞利军等.牛津荚汉双解商务英语词典[z].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9.[4]宝平.商业书信手册[M].北京京华出版杜,2002.[5]常玉田.经贸汉译英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杜.2002.[6]李太忠.商务英汉翻译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上海翻译2005,(2).[7]刘超先.实用英汉商贸分类词典[z].长沙t湖南出版杜-1996.[83期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9]刘法公.商贸汉荚翻译的原则探索[J].中国翻译,2002,(1).[10]易露霞.胨原.实用英文商业信函[M].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杜,2004.[11]张彦。

李师君.商务文体翻译[M].杭州t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L exi s a nd B us i nes s E ngl i s h T r ans l at i onSU N Y i(Facu l t y of For ei gn L anguages,B ei j i ng N or m a l U n i ve rs i t y at Z huha i,Z huhai,G uangdong519085)A bs t r act:T he l e xi ca l t heor y chal l enges t he t ra di t i onal di c hot o m y be t w ee n vocab ul ar y and s ynt ax i n l a ngua ge by vi ew i ng l e xi s as t he bas i s of l an guage.T h i s pap er di s c us s es t he i m p or t an ce of l e xi s i n busi nes s E ngl i s h t rans l at i o n i n t he i m pr ove m e nt of s peci al i zat i on,appropr i at enes s and e ff i c i ency of t r ans l a—t i on pr oc ess.K ey w ords:l exi s;bu s i nes s E ngl i sh;t r ans l at i on[责任编辑:陈达](上接第18页)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历史上幼童、白痴、昏庸之徒不断登位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就说明了这一点。

既然这种制度存在着种种缺陷.为什么仍被历代专制王朝奉为正法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确实无法找到比它更能“息争”的办法.来保证最高统治权的和平继承.对于君主专制政体来说,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不是最好的.却是害处最小的。

虽然历史上夺嫡另立的事件屡有发生。

但是它毕竟提供了一种正常的或“理想”的皇位继承形式,为皇位的继承过渡提供了起码的规则和依据.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是统治者在充分权衡各种继承制度利弊优劣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不失明智冷静的选择.表现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较强理性的成分。

皇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因此在皇族内部.常常发生围绕皇位继承展开的激烈争夺与厮杀。

并因此而引起政局的剧烈动荡。

如唐初的玄武门之变,就是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来争夺皇位的典型事件。

这次政变.动用的兵力不过几千人,死伤人数也仅仅数百人,政局很快就稳定下来。

这种宫廷政变的唯一目的就是争夺皇位。

一般只在统治阶级的上层进行,“时问较短,对社会的波及较小,,c“。

还有一种争夺皇位的形式——内战.这种斗争方式不但会使胜利者付出极大的代价,也会使人民遭受巨大的苦难。

如明初的靖难之役,历经四年之久,双方动用了几十万兵力。

燕王朱棣在夺得王位之后.又对政敌大加杀戮.进行残酷的血腥报复。

这种通过发动内战争夺皇位的斗争对社会的影响比宫廷政变要大得多,由此可见皇位继承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

不但直接关系到封建统治能否稳定和巩固,而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皇位继承制即皇权的终身制和皇位的世袭制,是皇家独占的政治特权,,[“.可以说对皇位的争夺是宗室斗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起因。

然而,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宗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大家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