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年防地质灾害专项方案
2015年防地质灾害专项方案
(oC) 1.4 2.5 -3.5 -6.1 -1.4
7月平均气 温
(oC) 18 16 15.1 10.2 14.8
年平均气温 (oC)
11 10.9 7.4 3.0 8.1
年降水量 (mm)
706 589 603.5 726 663.3
无霜期 年均日照 (天) (小时)
188 107 115 49 114.8
2、 区域气候特点
2.1气象、水文
两河口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东侧边缘地带,海拔高度2620m~ 2880m。流域内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垂直分布的 变化。总体上看,气温随海拔高程增加而降低,河谷冬暖夏晾,高山寒 冷。属川西高原气候区,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干、湿 季分明。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工程区域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0.9℃,极端最高
1.2本合同段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库区移民代建工程,地方政府为项目业主,雅江县人民政 府为移民代建工程的实施主体、工作主体、责任主体,雅江县人民政府 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协调。
本标段合同范围为两河口水电站库区复建县道X037线普巴绒至昂 溪工沟段Ⅰ标。两河口水电站库区复建县道X站普巴绒土料场公路(同时兼为库区复 建公路),起点桩号K26+100,路线继续沿雅砻江岸坡逆流上行,经普 古沟,终点桩号K29+900。Ⅰ标段工程范围为K26+100.00~ K29+900.00,本标段路线长约3.81km,其中包括普巴绒隧道(长 464m),普古沟特大桥(长350m),明线长约2.99 km。
两河口水电站库区复建县道 X037线普巴绒至溪工沟段Ⅰ标
(K26+100~K29+900)
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合同编号:LHKC-201306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X037线Ⅰ标项目部 二零一五年三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两河口水电站工程概况 1 1.2本合同段工程概况 1 1.3主要工作内容 2 1.3.1路基土石方工程 2 1.3.2 路面工程 2 1.3.3 桥梁及涵洞工程 2 1.3.4 隧道工程 2 1.3.5 沿线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 3 1.3.6防护工程 3 1.3.7绿化及环境保护 3 1.4工作目标 3
1.3主要工作内容
1.3.1路基土石方工程
完成本合同施工图纸所示的路基挖方、路基填方和特殊路基处理等 及其有关的作业;
1.3.2 路面工程 完成本合同施工图纸所示的各种垫层、底基层、基层和面层,以及 修筑路面附属设施及其有关的作业;
1.3.3 桥梁及涵洞工程 完成本合同施工图纸所示的桥梁、涵洞及其附属结构物的施工;
1.3.4 隧道工程 完成本合同施工图纸所示的隧道施工,包括隧道的施工准备、洞口 与明洞工程、洞身开挖、洞身衬砌、防水与排水、风水电作业及通风防 尘、监控量测、特殊地质地段施工与地质预报等以及其他有关隧道工程 的施工作业;
1.3.5 沿线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 完成本合同施工图纸所示的包括护栏、隔离栅、道路交通标志、道 路交通标线、防眩设施、通信管道及电力管道、预埋(预留)基础、电 气设备的安装等及有关作业;
气温35.9℃,极端最低气温-15.9℃;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5.2mm,
雨季(5~10月)降水量为661.1mm,约占全年的93.7%,雨日占全年的
8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小,多年平均值为54%,最小为0%;风大,年平
均风速1.7m/s。流域内冬季少雨干燥,日照多,日温差大,可达20余
度;夏季气候湿润,降雨集中,常形成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 结合本工程特点:普巴绒隧道进口施工便道边坡较松垮;普古沟特
2,319 2319 2156.4 2637.7 2358.0
2.2区域地质概况
两河口水电站在大地构造部位上处松潘—甘孜造山带,从活动断块 的观点,工程区位于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和金沙江— 红河断裂带所围限的“川滇巨型菱形断块”之次级块体“雅江—理塘”菱形 断块(其边界断裂为鲜水河断裂带、甘孜—理塘断裂带、玉龙希(八窝 龙)断裂带、理塘—德巫断裂带)中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雅 江—理塘”菱形块体内部构造相对简单,整体性好,构造格局为弧顶向 南的雅江弧形褶皱构造带,褶皱构造发育,且规模较大。断裂构造不甚 发育,较之边界断裂,其规模也小得多。
据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危险性分析,区域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
面积整体间歇性抬升和以大断裂为边界的断块之间的差异升降运动。研 究区北西向鲜水河断裂带和甘孜~理塘断裂带具有发生震级上限分别为 M=8.0级、7.5级潜在地震的危险性。区域性重磁异常不明显。近场区不 具备发生强震的地质构造条件,其危险性主要受外围强震活动的波及影 响,最大地震影响烈度达VI-VII度。近场区和场址区内均无活断层分 布。
大桥施工便道边坡悬挂危石较多,便道狭窄、紧挨排水沟,由于施工原 因边坡松垮;项目部营地及各施工队伍营地后边坡均为土质边坡,容易 在遇持续大暴雨的天气下发生垮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大了我项目 部防地质灾害的任务及隐患发生的改路。
区域气候统计表
表2-1
行政隶 属
雅江县 道孚县 新龙县 理塘县 均值
1月平均气 温
5、 防地质灾害保证体系
5.1领导小组
组
长:郑 彬(项目经理
电话15082315030)
常务副组长:张立鹤(项目副经理 电话13557361720)
副 组 长:滕云龙(安全副经理 电话15143432598)
成
员:成员由各部室负责人及各施工队负责人组成。
防地质灾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安全总
1.3.6防护工程 完成本合同施工图纸所示的石砌(包括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护面 墙、挡土墙、锚喷混凝土边坡、喷浆护坡、河道防护及锥坡,其它防护 工程砌筑(护肩、护脚等)以及基础开挖与回填的施工作业;
1.3.7绿化及环境保护
完成施工及维护期间的环境保护等有关作业。
1.4工作目标
1、 对项目部所属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100%拉网式排查,排查 实现两个100%一是通过开展地质灾害大排查。查找出现有地质灾害隐患 点防范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监测、避让或工程治理等消除安全隐患的 措施和建议。二是将排查时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00%纳入地质灾害 防灾体系。 2、 确保职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开展地质灾害大整治,确 保“四到位”和“八落实”一是对排查发现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做到责 任人、防治资金、监测手段、防治措施“四到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警示牌、单点防灾预案、监测经费、监 测人、监测记录、两卡(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监测设施、撤离路 线等群测群防工作“八落实”进一步完善和巩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 系。
6、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6.1地质灾害危险类型分类
根据成勘院下发的《两河口水电站复(代)建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 险源排查报告》可知,两河口水电站复(代)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源按 成因及变形破坏类型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边坡表层岩体受各种结构面切割后,在孔隙水压力、自重 应力等作用下沿一组或多组结构面产生拉裂卸荷(或剪切)破坏,而使 被切割的结构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按规模大小定义为“危岩体”和“危 石(群)”,其中危岩体根据其变形破坏类型又可进一步分为崩塌型、 滑动型、倾倒型。
3、 编制目的
为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等隐患,避免因地质灾害引发的其他灾害对 我项目部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及经济损失,确实保障国家财产和人 民群众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4、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05年修订版) 两河口建设管理局《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 成勘院《两河口水电站复(代)建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源排查报告》 本项目施工实际情况
监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开展日常的防地质灾害管理工作。
5.2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5.2.1组长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单位安全符合
规定,掌握本单位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 。 2、将防地质灾害工作与本单位的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防
地质灾害工作计划; 3、为本单位的防地质灾害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逐级防地质灾害安全责任,批准实施防地质灾害安全制度
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1、 工程概况
1.1两河口水电站工程概况
两河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雅砻江干流上,在雅 江县城上游约25km,为雅砻江中下游梯级电站的控制性水库电站工 程,对整个雅砻江梯级电站的开发影响巨大。电站的开发目的主要为发 电,兼具有蓄水蓄能、分担长江中下游防洪任务、改善长江航道枯水期 航运条件的功能和作用,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电站坝址位于雅砻江干 流庆大河河口以下约1.8km河段上,控制流域面积65599km2,坝址处多 年平均流量664m3/s,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865m,相应库容101.54亿 m3,调节库容65.60亿m3,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电站装机容量为 3000MW(6×5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10.62亿kW.h。电站预可行性 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型选择专题报告均推荐采用粘土心墙堆石 坝,最大坝高295m,坝顶高程2875m,坝顶长度650m。
工作权利和责任。
5.2.3组员主要职责
1、 协助组长、副组长完成日常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并组织防地质 灾害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2、 严格执行各职能部门的有关的防地质灾害方面的工作,并按照要求 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相应的排查和治理。 3、 发生地质灾害事故时,各职能部门发挥自身作用,协助组长、副组 长完成相应的急救、事故处理、事故调查等。 4、 对本项目部防地质灾害的警示标牌进行日常的维护,对可能发生地 质灾害的区域进行日常的监测和清理。 5、 在员工中组织开展预防地质灾害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 织防地质灾害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6、 实施本项目部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并将排查和治理的 结果进行记录存档。 7、 完成组长、副组长组织的其他防地质灾害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