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蜜蜂“侦查兵”的“绝技”①人们通常以为勤劳的蜜蜂是以“苦干”著称,其实蜜蜂在工作中会使用许多独特的技巧,它们修建的六角形蜂房就是“苦干加巧干”的“代表作”。
除此之外,蜜蜂的工作技巧还在许多方面有所体现。
像专门负责寻找蜜源的侦察蜂在目的地的定位、距离测算和相关信息传递等方面的精彩表现,不但让人拍案叫绝,而且还给人类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仿生技术借鉴。
②当蜜蜂“侦察兵”出发以后,它们会东游西转地仔细搜寻..蜜源,一旦发现新的“花花世界”,它们会立即采集一些标本,然后迅速“回家”。
观察发现,它们通常不是按原路回来的,而是按照最短的路线直接返航。
蜜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绝技”呢?③科学家曾观察到蜜蜂筑巢喜欢把蜂巢的开口正对南方或者北方,这说明它们有方向感。
后来的实验发现,若将蜜蜂关在黑盒子里用汽车送至离蜂巢三、四千米外的地方释放,蜜蜂仍可以找回蜂巢。
但是如果在蜜蜂身上绑上一小块磁铁,蜜蜂就像是无头苍蝇,不知道家在哪里了。
这就说明蜜蜂有可能是靠地磁感应来进行地理定位的。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还必须有个更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蜜蜂身上必须有感应地磁的重要“仪器”。
④那么,⑤上世纪末,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意外地在蜜蜂腹部的滋养细胞里发现了大量的超顺磁粒子。
这些粒子聚集在细胞内较大的超顺磁铁颗粒当中。
细胞内磁铁粒子虽然只有8个左右,但每一个颗粒核心处平均含有858个超顺磁粒子。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滋养细胞与神经系统直接相连。
蜜蜂就是通过这些超顺磁粒子受地磁影响而产生地磁记忆,进而通过神经系统指挥大脑来辨别方向。
⑥接下来的问题是蜜蜂究竟采用了什么办法,利用自己的地磁感应系统,测量所在位臵和蜂巢的相对位臵?○7有关学者推测,很可能是蜜蜂仅仅记忆食物源所在地的磁场信息和蜂巢的磁场信息。
而它的地磁感应系统能随时感觉两个地点的磁场信号,犹如黑夜里茫茫大海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条小船,只要彼此船上有信号灯,那两只船就能发现彼此的相对位臵。
而当其中的一条船向另一条船靠拢时,水手则既不需要什么航海图,也不需要寻找海面上什么特殊的标志,只要朝着闪烁信号灯的船直线前进就可以找到另一只船了。
此外,蜜蜂一般活动的最大半径大约在8千米左右,之所以会有活动范围的限制,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它们的体力达不到,而是它们受感应能力的限制,离家太远,蜜蜂对“家”所在的位臵的“感觉”就会模糊不清就很可能导致迷路。
12.文章以“蜜蜂侦察兵的绝技”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13.请在文章④段画线处填写一个句子,使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处..........)(2分)那么,14.文章第③段“当蜜蜂‘侦察兵’出发以后,它们会东游西转地仔细搜寻..蜜源,一旦发现新的‘花花世界’,它们会立即采集一些标本,然后迅速‘回家’”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搜寻”而不用“寻找”,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15.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说第○7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16.科学家对侦察蜂“绝技”奥秘的探索,启迪我们要进行科学探索应具备哪些品质?(写出两点即可)(4分)(二)闲话酸奶①据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酸奶已出现在人类社会。
中国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已经记载了制作酸奶的方法。
②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市面上的酸奶配方表里都会有一项——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③酸奶的发扬光大应归功于保加利亚人。
从前,在保加利亚过着游牧生活的色雷斯人常常带着灌满了羊奶的皮囊。
外部气温加上人的体温作用,羊奶往往变酸。
当他们要喝时,会把皮囊中的奶倒入煮过的奶中,煮过的奶也会变酸。
④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梅契尼科夫到保加利亚进行科研调查,发现当地有许多百岁以上的老人。
从事人肠道内腐败菌群与人类长寿问题研究的梅契尼科夫,灵光乍现,马上对色雷斯人喝的酸奶进行化验,发现了其中能有效消灭大肠腐败细菌的“功臣”——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由此,酸奶流传至国外并逐渐风靡全世界,成为大众食品。
⑤酸奶可以分为搅拌型酸奶和凝固型酸奶,前者就是普通液体酸奶,后者即老酸奶。
⑥在各种类型的酸奶中,老酸奶以其厚实的口感抢占..了很多人的胃。
不过,其中的奥秘很多人也许并不清楚。
⑦在酸奶制作过程中,鲜奶原本含有的乳清蛋白表面带有电荷,通常情况下会互相排斥、分散开来,即成液状。
鲜奶发酵成酸奶的进程中,随着乳糖转变成乳酸,pH逐渐降低,乳清蛋白表面所带的电荷被逐步中和,蛋白质分子之间会由于相互吸引而聚集,形成网状沉淀,并凝结起来。
这与用大豆做豆腐的过程类似。
⑧。
这是因为两者的工艺流程步骤不同。
普通酸奶是先发酵后灌装,灌装前需要搅拌;而老酸奶是先接种、灌装,然后再发酵,所以呈半固体状。
⑨一般鲜奶的干物质总量为11%—14%,这样制成的酸奶不够黏,即使呈现半固体状,也很容易破碎。
为了保证老酸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半固体状,就要在其中添加食品胶,如果胶、明胶。
这样,才能防止运抵目的地的老酸奶碎成一堆,消费者才能买到形态完整、口感顺滑的老酸奶。
⑩对比一下普通液体酸奶与老酸奶的营养成分,你就会发现,其实老酸奶在营养方面并无优势:它的原料质量要求不比液体酸奶高;并未含有特殊的保健菌种;食品胶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和“高营养”的距离足有十万八千里。
不过,就酸奶本身而言,它的营养价值确实比较高。
⑾酸奶含有牛奶拥有的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而且它的乳糖已被分解成乳酸,使患乳糖不耐症的人群也可以食用。
更重要的是,酸奶保护肠道有益菌群、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肠胃的功能很难被其他食品替代。
⑿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现在已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细菌生态群,仅肠道一处就已鉴定出500多种正常肠道微生物。
酸奶就是通过促进人体肠道有益菌生长,压缩有害菌生存空间来调整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
⒀此外,酸奶包装上常见的“双歧因子”和“益生元”,也能起到类似功能。
“双歧因子”便是一类能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生长的低聚果糖。
⒁看了这些,想必大家对于酸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以后选择酸奶的时候应该心里有底了。
毕竟,吃得明白,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选自《中学科技》2011年第7期有删改作者:林师冠)1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闲话酸奶”?(3分)14.请结合上下文,在第⑧段的横线上补写语句。
(3分)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语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6分)(1)据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酸奶已出现在人类社会。
(2)在各种类型的酸奶中,老酸奶以其厚实的口感抢占..了很多人的胃。
16.文中⑿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4分)17.如果你是一名超市专柜促销员,为某品牌促销一款“双歧因子”酸奶,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蜜蜂“侦察兵”的“绝技”》阅读答案12.标题点明说明对象(1分)——侦察蜂寻找蜂源时在目的地的定位、距离测算和相关信息传递等方面的独特技能(1分)。
运用比喻修辞(1分),将侦察蜂比作侦察兵,将这种特殊技能比作“绝技”,用语生动的标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
答出点明说明对象1分,具体阐述说明对象1分,点明比喻修辞及作用1分,评分意见:本题3分。
正确理解“搜寻”和“寻找”的意义得2分,能清楚阐释“搜寻”的表达作用得1分。
15.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将蜜蜂感应到的食物源所在地和蜂巢的磁场信号,比作黑夜里茫茫大海上两条小船上的信号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蜜蜂可以利用自己的地磁感应系统,准确测量所在位置和蜂巢的相对位置,突出蜜蜂所拥有的这项“绝技”的奇特。
评分意见:本题3分。
能答出“打比方”得1分,完整答出表达效果得2分,其中“生动形象”占1分。
16.示例:①探索未知的热情②大胆假设和想像的勇气③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④严谨细致持之以恒的研究态度等。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闲话酸奶》阅读答案13.酸奶的起源酸奶的制作酸奶的营养价值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
三个要点,每个1分,意思对即可。
只答“起源、普通酸奶与老酸奶的区别”得2分,须明确区别体现在“制作和营养价值”两方面。
14.由此可见,酸奶沉淀凝结是自然现象。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普通液体酸奶和半固体老酸奶的区别呢?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承上突出“酸奶沉淀凝结”1分,启下引出“普通酸奶和老酸奶的区别”1分,语句流畅1分。
15.(1)“据考证”是考察论证的意思,这里说明了酸奶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是有依据记录的,更能让读者信服,增加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评分意见:本义1分,结合语境1分,“准确严密”1分。
“抢占”是抢先占有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老酸奶在众多酸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很受人们欢迎。
评分意见:本义1分,结合语境1分,“生动形象”1分。
16.列数字列举了肠道中存在的微生物的数量,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肠道中存在的正常微生物之多,能突出人体内存在一个巨大细菌生态群的特点。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说明方法2分,分析作用2分。
17.示例:欢迎品尝“双歧因子”酸奶,该酸奶色泽纯正,口感浓郁。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添加的“双歧因子”能有效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肠胃。
老少皆宜。
评分意见:结合文意,突出酸奶营养价值、双歧因子的作用即可得3分,少一点扣1分,表达流畅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