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情包的进化史

表情包的进化史

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人们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

然而,你知道表情包是怎样出现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表情包的前世今生!
第一代:颜文字
在最早的时候,人们聊天的表情包是这样的:
•微笑 :-)
•伤心 :-(
•惊讶 :-O
•开心 :-D
别看它们一副欠揍的样子,这可是人类最初的表情包。

1982年9月19日那一天,美国一大学教授,斯科特 ·法尔曼开了个脑洞,输入了一串 ASCII 字符:
:-)
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子符号表情。

:-O :-O :-O :-O :-O
后来,日本人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了「颜文字」(kaomiji)...
生气了掀桌:(╯°□°)╯︵┻━┻
你掀我也掀:┻━┻(╰(‘□′╰)
直到今天,颜文字在表情包界还有很强的势力。

但很快,颜文字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聊天需求。

于是,第二代表情来了。

第二代:emoji
1999年,还是日本人,Shigetaka Kurita (栗田穣崇)发明了后来席卷全球的 emoji 。

Emoji 这个词来源于日本语里的絵(e =图片)文(mo =写)字(ji=字符)。

没错,就是这货:
但真正让 emoji 在全球圈粉的,是在 iOS 5 输入法加入 emoji 之后。

它的圈粉程度,让人难以想象。

2014 年,牛津词典把「 emoji 」添加到新词汇中。

这货还当选了《牛津词典》2015年年度词汇...
当然,除了 emoji ,QQ等社交平台上的自带表情,也是火了好多年。

很快,人类又遇到了新难题。

表情虽多,但情感不够丰富,形象不够鲜明,场景不够生动。

翻译过来就是:不够我装逼了。

第三代:贴图表情

贴图表情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或者对应的场景。

适合人类多快好省地装逼。

可以说是病毒式传播开来。

微信上比较火的贴图表情,比如小崽子系列表情包。

而自从贴图表情出来后,人类对表情包的需求,已经不受控制了。

人们早早起身,来到了网络深处,寻找各种珍贵的素材,他们要自制表情包。

第四代:自制斗图表情包
学友哥表情的刷屏,代表着自制表情包时代的到来。

对的,就是这个表情:
他的进化版是:
这也意味着斗图时代的到来。

现在群里聊天,如果你手上没有一百几十张表情包,根本插不了嘴。

再看看现在的各种公众号文章,不放一堆表情包,都不好意思推送。

以至于有些粉丝都不是看文章的,而是偷图的!
刷屏的不止学友哥,还有他们:(图自“合集少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