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葫芦丝论文

葫芦丝论文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班第(十)期毕业论文分享到编辑文章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考级教师研修班第(五十八)期葫芦丝班第(十)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简谈葫芦丝的教学专业:葫芦丝*名:**指导教师:***2009年8月目录内容摘要 (1)一、葫芦丝简介 (2)1,乐器的来源 (2)2,葫芦丝的构造及分类 (2)3,葫芦丝的音色特点 (3)二、乐器的保养与维护 (4)三、吹奏前的准备工作 (5)四、基本技巧(气、指、舌)的学习 (6)1,气息 (6)2,手指 (7)3,舌头 (8)五、初中高级乐曲的基本吹奏以及情意体现 (9)1,葫芦丝初级班 (10)2,葫芦丝中级班 (10)3,葫芦丝高级班 (10)六、小结 (11)参考文献 (12)内容摘要葫芦丝,一件来自我国少数民族傣族,且极具特色的吹奏簧管类乐器,近年来急速上升为艺术类器乐教学最广泛的科目之一,着实令人欣喜!作为一名职业葫芦丝教师,如何用专业的态度去教学并推广普及葫芦丝?应该掌握怎样的一些专业知识,向学生们传达出它的这种特殊的美?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那么以下的文字将分别从葫芦丝简介、乐器的保养与维护、吹奏前的准备工作、基本技巧(气、指、舌)的学习、初中高级乐曲的基本吹奏以及情意体现这五部分,结合自己近三年的教学实践,简要的谈一下我对葫芦丝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葫芦丝;保养与维护;准备工作;基本技巧;乐曲葫芦丝简介我觉得学习任何一门乐器首先对乐器本身都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一块知识不可省略。

我教学生把它概括为三部分:1,乐器的来源;2,乐器的构造及分类;3,乐器的音色特点。

下边谈一谈每一点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教给学生们。

一,乐器的来源葫芦丝的出生地在云南省傣族集居地,地理上是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这么一块吉祥的地方。

如何向学生报告这么简要的内容呢?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自我介绍开始,比如一名学生出生自湖北武汉某小区,今年8岁,是某某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一个人是这样,一件乐器也是一样的,很有介绍的必要性,省份和民族都是固定的。

最少让学生记住云南傣族就很不错了。

二,葫芦丝的构造及分类葫芦丝的构造和分类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葫芦的大小,竹管的长短,音孔的粗细等等都造就了乐器的不同。

而今制作葫芦丝的材料很多,天然的、木制的、金属的还有仿玉材料的,那么我觉得葫芦丝是一件地道的绿色乐器,所以以主要以天然材料向大家简介。

葫芦丝的构造是很特殊的,那么多年的发展,对于传统乐器的样式已经相当成熟了。

学生一看呀,第一感官学生脱口而出说葫芦和竹子(城里孩子好多都没见过真葫芦的,得从植物属性上讲一讲了),老师得表扬学生的积极性啊,并依次由上至下向学生讲解葫芦丝的构造:1,吹嘴:用竹子做的那么一小截嘴子在吹奏葫芦丝的过程中,是要与我们的嘴唇相接触的,所以就命名为吹嘴了;2,葫芦:纯天然的葫芦特漂亮,嫩的时候可以下面条,老了以后就可以制作葫芦丝了,它主要起一个共鸣腔的作用,老师可以抽出主管演奏音乐和插入葫芦腔内演奏,听起来效果是不一样的;3,主副管:插入葫芦丝并排的三根竹管中,中间较长的那一根叫主管,旁边的两根叫做副管,副管有高低音之分,一般短的那一根叫高音副管,固定发3(mi)音;较长的那一根叫低音副管,固定发低音6(la)音,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呢,就分别吹奏单弦律、开高音副管的弦律和开低音副管的弦律,这样一听学生就明白了,同时也展现一下葫芦丝的表现力;主副管分清楚之后,主管自然有主管的道理,得让学生仔细观察主管上的构造,比如正反两面一共10个小圆孔,学生会观察到吹奏的时候只需要按住7个就行了,所以这7个孔叫做指孔(与手指相接触的孔),为什么只用7个呢?下端的三个孔有什么作用呢,给学生们讲解也很容易示范,吹一个低音音符,让学生参与堵住下边那三孔,很明显音量小了很多,所以我们把它命名为出音孔,现在的葫芦丝在最下边相对两个小孔上挂了一些小饰品,所以也叫饰物孔,当然是不影响出音的。

在主管尾端一般都会镶上一个水晶的、牛角的或者有机玻璃做的一个骨镶,那么他有两个作用:一是美观,二呢是保护主管。

4,在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外观之后,再给他介绍最重要的一块,就是簧片。

制作簧片是非常费功夫的,音色的好坏全靠它了,老师最好让学生观察个够,那么小小的一块可得倍加珍惜,没了它葫芦丝的核心就没了,这么一介绍也为下边葫芦丝的保养埋下了伏笔。

了解上边的基本知识后,很多学生会对主管头尾的塞子(对音高的影响,不可乱动),葫芦刻花(美观而有内涵),铜套(易于拆卸,并可以调音),等等一些小细节的小问题,所以一些制作葫芦丝的手续作为老师也得尽可能的了解一些。

葫芦丝的构造基本就确定它的分类了,现在有很多分类的方法,我认为最少要简介两种,一是单音、双音和三音葫芦丝的区分,这个老师分别吹奏就行了,当然葫芦丝是有三片簧片的;第二是根据音高来分的,就像声乐男高音、女高音等是一样的,那么我把小D、小降E和小F调分为高音的;C、降B、A调分为中音葫芦丝;G、大F、大降E调分为低音葫芦丝;大D、大C和大降B为倍低音葫芦丝。

吹同一句音乐,让学生来听会取得最直观的感受。

对于乐器本身的基本了解很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它也是入门必不可少的一课。

三,葫芦丝的音色特点每件乐器的音色都不相同,葫芦丝这个乐器的音色非常有意思,几乎找不到两个葫芦丝音色一致的。

葫芦丝音色的特殊性李春华老师的教程里边用了三个字:“轻、飘、柔”来概括,我把它组成了三个词语:轻盈、飘逸和柔美,也正是这种特殊性注定了它众多的爱好者。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最好能演奏(或播放)一些不同乐器的乐曲给学生们听,比如吹奏同一句音乐,分别用竹笛、箫、巴乌和葫芦丝来做比较,那么学生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了。

乐器的保养与维护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向学生传达这么一个信息:葫芦丝是乐器不是玩具。

是乐器就得用对得住它的方法来呵护它才行,我把它总结为三点。

1,不可乱摔乱碰,暴晒暴寒。

葫芦丝的制作材料均取自天然,孩子们一不小心掉在地板上,撞在桌角上,不是葫芦碎了就是吹嘴掉了,所以不能乱碰乱摔,天然的乐器不能太高温晒和低温冻它,音准有问题还可以慢慢调,竹子晒(冻)裂了,乐器几乎报废了;2,初学者一定要轻吹,用力不可过猛。

葫芦丝的初学者一般不是吹不响,而是力度太大不好控制音量,所以要告诉学生一定得慢慢来,轻轻的吹,这样保护了簧片,也可以把握乐器的音色特点;3,做到专人专用,吹前漱口。

这个乐器实在太好了,因为可以养成很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一个乐器一个吹嘴,不能回家爷爷奶奶吹一口,爸爸妈妈吹一口,不卫生,所以要专人专用,自己也不能松懈呀!得吹前漱口,因为你千万不能把红烧肉、酸辣土豆丝的味道吹进去了,葫芦丝可消化不良,葫芦发黑发霉,有损健康。

许多乐器不免总会有一些小问题,比如葫芦丝的高音吹不来呀,低音偏高等等,作为一名职业老师一般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修理方法,比如筒音偏高刮簧片尖部,偏低却要刮根部,当然了技术不娴熟最好交给乐器制作师傅来解决了。

这些基本是对乐器保养的一点体会,这个乐器非常娇贵,必须养成呵护它的好习惯。

当然也锻炼了学生的爱心和毅力。

吹奏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大致理解乐器自身的一些基本问题之后,并不是歪七扭八拿着就开始吹的,一件乐器没有人的使用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在吹奏正确的音符之前,我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和一个基本实践感受。

1,体形:主要教学生们的站姿(站姿和坐姿都得讲,初学站姿为主)。

主要是腿,一般双脚并拢打开八字形之后,把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半步就行了,不论身体重心向前或者向后,都可以稳定;2,手形:教学生们怎么拿好葫芦丝?拿姿非常重要,涉及到肩、臂、手腕、手指每关节和指肚等等地方。

一般双肩要平,双肘自然打开让葫芦丝与胸间成45度至60度角之间,太低了没精神,高了则目中无人气息还不流畅。

最主要的是手指,一般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分别用右手无名指按1孔,右手中指按2孔,右手食指按3孔,左手无名指按4孔,左手中指按5孔,左手食指按6孔,左手拇指按7孔。

那么剩下不按孔的三个手指放置在最自然的地方以对葫芦丝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

按孔手指的总体要求是:手指自然弯曲与孔垂直,用指肚按孔。

这个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手把手的一点一滴的教学,让学生的持琴姿势自然美观大方。

3,口形:教学生如何含住吹嘴并做好吹奏准备。

嘴形非常重要,主要涉及到上下嘴唇和左右嘴角的问题,葫芦丝的吹嘴一般放入口腔嘴唇与牙齿之间的那个部位就行了,并且含住吹嘴的约三分之二长就行了。

嘴角和嘴唇联合稍微用力含住吹嘴让它不漏气就行,切记吹奏的时候不准鼓腮。

这些是吹奏葫芦丝前边的基本准备工作,一个好的规范的准备工作对于下边的学习很有帮助的。

每一块老师讲解示范后,由学生练习,最后看一下整体的效果,要放松自然,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些内容基本有个样之后就进行基本的发音练习了。

比如教学几个基本单音的练习,让学生们深入体会多大的气息量就能把乐器吹响,并慢慢吹长。

这个阶段实际上是配合吐音啊等简单技巧联合训练的,让学生吹奏一些小曲子,气息和手指舌头有一些配合的能力了,记住了基本的指法,对乐谱的识记等都在一步步的练习当中加进来,由浅入深,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下边涉及到的各种技巧我们下边将会向大家报告。

基本技巧(气、指、舌)的学习技巧的应用就如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是同样一个道理,关键是要用到恰到好处。

葫芦丝这门乐器的学习,技巧是非常丰富的。

关于气息的,长音基本功训练、强弱的练习、气颤技巧和循环换气技巧等;手指技巧如装饰音、虚指颤音、打音、滑音等;舌头技巧如单吐、三吐和双吐等;我这里主要以常用技巧为主,一些风格化的特殊的技巧也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气息气息是最原本的也是最精深的,有了气息吹管乐你就能吹响,但是你的音乐能否万古长青,能否表情达意,震撼心灵也全靠它了,所以要多练要常悟。

1,长音的基本练习,长音是学到老练习到老的一门管乐基本功,必须要注重它的训练。

我认为一个好的规范的长音首先的要吹奏有一定的长度,一般一口气吹奏20到30 秒钟就可以了,关键是这么一段音符的质量该如何把握呢?我把它概括为两个词:干净、平稳,音头音尾要干净,中间要平稳。

那么干净体现在音符的一头一尾,一般音头轻轻发一个“tu”的动作就行了,也就是单吐的技巧就可以避免杂音的出现;音尾的杂音一般不好控制,关键掌握一点就行,结束时阻断气流进入葫芦丝才是根本,李春华老师的教材里边有两个方法,一是快速拿出口腔,二是用舌头阻断气流,都可以练习,慢慢就会控制自如了。

音符的平稳性其实就是控制气息的能力,对气息的量要求有一个好的把握,平稳是最好的表现,也就是音符出来以后必须走直线,不能走大于号、小于号或者是波浪线,这个需要长期的练习才成。

2,强弱的练习,这个必须建立在强大的长音基础之上才行,它的总体要求是强而不高,弱而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