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凤凰山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简介潮州凤凰山,广东省潮州市一处独特的旅游景观,位于潮州市北30多公里处(有资料显示,位于潮州市北37公里处),境内群峰竞秀,万壑争流。
主峰凤鸟髻海拔1497.8米,是潮汕地区第一高峰。
以峭拔雄伟的山色,绚烂多彩的畲寨风情和奇香卓绝的凤凰茶传名于世。
凤凰山是畲族发源地,以龙犬为图腾,有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
凤凰山的石鼓坪村是畲族的聚居地。
潮州的凤凰山有“潮汕屋脊”之称;早就听说凤凰山由于海拔较高,所以山上寒气逼人;早就有朋友说她秋初清晨要上山看日出时,冷得拿了旅社棉被裹着。
由于我家乡附近的山都是些矮小的丘陵,于是巍峨的凤凰山成了我神往的地方,很想登高望远,亲身感受一下“高处不胜寒”的神奇。
凤凰山位于潮州市城北38公里,是粤东第一高峰,主峰凤鸟髻海拔1497.8米,以群峰竟秀,形似凤凰而得名。
由于山势嵯峨,山路逶迤盘旋,陡坡很多,为安全起见,旅游车来到山下后都改乘当地的专用车,由是默叹,“无限风光在险峰”。
到山上时正当晌午,烈日当空,山下此时热潮阵阵,山上却是凉风习习,太阳是那么温驯,阳光直射在肌肤上也不觉得炽热,好不舒畅轻快。
有位中年游客还拿出长袖衣御寒。
凤凰山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区之一,凤凰单枞茶被评为全国名茶。
游凤凰山少不了观赏茶林。
凤凰山上茶树繁茂,树龄300年以上的老茶树,还保存3700多株,其中有一棵茶树,据介绍是宋朝种植至今,叫“宋种”茶王的单枞茶已有600多年了。
我们还听茶农讲述制茶程序:摘一晒一炒一培,然后再品味清茶,茶汤金黄明澈,感觉口感香醇,具有天然花果香气且有幽雅的山韵,真的别有一番情趣。
参观完“宋种”茶树,大家闲适地走在山上的黄土路前去观看天池,一路尽情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山路陡然,抬头远望,路面似与蓝天接壤,一同行游客兴奋地说:“感觉有点像在云南,一切都是那么的悠然,一切都是那么的清纯。
”于是,我仿佛看到路天相接处,一队背着背篓的少女一路踏歌而来,那悦耳的歌声伴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和手镯扬起的铃声由远及近,轻盈地从我身边闪过。
道路两旁树木葳蕤,山上梯田碧绿,多种植茶树。
凤凰山上的天池是个60多亩的古火山口。
我很惊讶,青山、蓝天、碧水,全聚集于此,如此高耸的巅峰上居然储蓄着这么多清澈的泉水,让人怀疑那是天上瑶池,是仙露琼浆贮蓄这里。
湖光山色,水光潋滟,深不见底,水清如镜,碧蓝的天空早把影子倒映在水里,于是忍不住站到池沿上,也在水里照个影儿。
水里有珍稀动物“四脚鱼”四方游弋。
天池右边的山坡上满山遍野都是杜鹃花。
要是春天来,还能欣赏到“清溪倒照映山红”的美景。
放眼眺望,凤凰群山—望无际,连绵不断,山巅婉蜒起伏。
远处的山峰模糊了,云雾氤氲了山与天,感觉是那样的邈远,广袤无垠。
凤凰日出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夕阳西照也是一幅美丽的景致。
傍晚时分,山上的夕阳不那么红艳,而似一个明晃晃的玉盘,看起来离我们很近很近,有种手可摘月亮之感。
可是当车子迂回下山后,它又似一轮红彤彤的火球,真是妙不可言,令人神往。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景点风鸟髻主峰风鸟髻海拔1497.8米,素有“潮汕屋脊”之称,也一直说是粤东第一高峰。
这里既有巨石岩洞,又有瀑布溪流;既有苍松翠竹,又有奇花异草,自然风光绚丽多姿。
山上气候凉爽,气象万千,瞬息万变。
据有关资料显示,凤鸟髻,总面积30平方公里,在250-1497米之间,森林覆盖率接近90%,林木遮天蔽日,空气和水体质量均达国家一级标准,区内有陆栖脊椎动物225种,其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34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总数的29.1%,有野生维管植物1281种,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20多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总数的15.2%,是潮汕地区首屈一指的动植物“物种宝库”,堪称“本底”,素有“粤东生态屏障”和“潮汕植物大观园”美誉。
折叠乌岽山乌岽山是凤凰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391米。
乌岽山顶峰西侧的天池是凤凰山风景区中最迷人的一处。
天池是由古火山口形成的,面积约4万平方米(60亩),常年泉水喷涌。
无风时节,波平如镜,青山、蓝天、白云映入水中,格外秀美。
池中繁殖着稀世奇珍四脚鱼(学名蝾螈,属于两栖类动物),还有软壳石螺及各种蛙类和高山蝶类。
夏日,山上凉爽如秋,天池碧波荡漾;冬天,池水冰冷透骨,严寒时水面还有数寸厚冰,有时山上还纷纷扬扬飘洒着雪花,颇有北方冬天的景色,是粤东奇景。
乌岽山上有很多石景,形状独特的奇岩怪石,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在距天池约1公里的主峰北坡上,有一天然岩洞,洞口酷似一眼古井,名曰“太子洞”,它有许多神气的传说。
乌岽山上有近千亩天然牧场,还有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和高山灌木。
在山上可观看日出。
有公路可直达山顶,山上有宾馆等服务设施。
折叠编辑本段土楼介绍编辑本段潮州凤凰山天池有几座土楼,土楼建筑造型别开生面,数米到十余米的高墙,示人以稳定与威严。
土黄色的外观,黝黑的瓦顶,掩映在苍苍的山林之中,又显得那么温和而厚道。
土楼显示潮汕山民的气质,也显示出潮汕民居建筑和客家民居建筑相结合的多样性文化底蕴和建筑匠的创造能力。
折叠 3.1赞美楼凤凰山旅游区[2]赞美楼:建于1723年,为典型的圆楼建筑,外墙高而窗小,结构独特,系为防备外界入侵时守卫之用。
对内聚族而居,内有房间35间(缺3间),总高度9.6米(其中一层3.1米,第二层2.5米,第三层4.0米),周长191.85米有水井、粮食仓库等保障设施,一旦被围困也可坚守很长时间,适应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生活,体现了中国人独立自卫的精神。
现居住一百多人,总面积达四千平方米,是风格独特的高山土楼,是较完美地保留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古建筑。
折叠 3.2来仪楼来仪楼:建成年代公元1744年,户数24户,总人口118人,总高度6.3米(其中一层2.4米,二层3.9米),周长234.87米,占地面积4392.1平方米,距镇政府0.5公里。
雍容楼雍容楼:建于1749年,共24间、十一户,周长136米,面积达到2500百平方米,距镇政府6公里,现居住40多人,土楼经过近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完美无缺。
广兴楼广兴楼:间数26间(缺三间),户数7户,人口24人,总高度6.85米(其中一层2.95米,二层3.9米)周长122.46米,占地面积1393.9平方米,距镇政府零0.3公里。
盛林楼盛林楼:建成年代公元1857年,间数16间,户数四户,人口20人,总高度6.16米(其中一层2.66米,二层3.5米),长94.2米,占地面积706.5平方米,距镇政府1.5公里。
这些圆楼古寨,均如此气势恢弘,浑博古奥,令游客向往流连,是凤凰山区的骄傲。
折叠天池天池的面积为76亩,特殊的气候使池面时而波浪滔天,时而水波不兴,传说中的西王母沐浴之处,更为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加上旅游区内富有传奇色彩的太子洞、仙井;太平寺、文天祥“正气堂”、茶树王“宋茶村”;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岩石;美丽的杜鹃坑、日出胜景等更让人流连忘返。
在诸多景区中,天池最称迷人。
它位于海拔1391米的乌栋山顶。
以峭拔雄伟的山色,绚烂多采的畲寨风情和奇香卓绝的凤凰茶传名于世。
乌栋山主峰西侧小山谷,是古代火山口所天然形成的山顶湖泊,面积60亩。
池内泉水喷涌,千年不断,栖息着天下奇珍的两栖类动物“四脚鱼”(学名“蝾螈”)、“软壳石螺”及稀有蛙类。
池水冰凉透骨,池边山坡平坦,有近千亩天然草被牧场,其间点缀着高山灌木和杜鹃花。
折叠茶区景区凤凰山是我国著名产茶区之一、茶场有2万多亩,品种有石古坪乌龙、名花、奇兰、黄淡、铁观音、本山和大红肉桂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凤凰单丛,1982年被评为全国32种名茶之一。
凤凰山有一片古茶林,存3000多株200至400年茶龄的古茶树(其中“宋种”茶王茶龄约三四百年),是独特的旅游景观。
景区凤凰山,为我国著名产茶区之一。
据有关资料显示,山上有11000多亩茶园。
据宋代《潮州府志》记载:“凤凰山名茶待诏茶名为贡茶。
”距今有900多年历史。
1986年,凤凰茶中之佼校者“凤凰草丛”在全国名茶评比中,雄居榜首。
[3] 折叠太平寺太平寺在乌岽山腰,寺前数峰并峙,俗称“七星伴月”。
寺由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钦命驻扎饶平等处挂印总兵官太子太保左都督”吴六奇创建,尚保存碑记三面,匾联等多方。
[2] 折叠编辑本段登山路线上凤凰山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沿潮州市的意溪镇--文祠镇的公路至凤凰山麓然后上凤凰山。
另一条是经饶平县三饶镇后左拐上凤凰山。
两条上山的公路均是新铺的水泥路面,到凤凰镇的路况相当不错,只是凤凰镇--乌岽天池宾馆的13公里路段曲折陡峭,比较危险,游客一般由凤凰镇上的专线中巴车转载上山较安全。
[3]折叠编辑本段民间传说《潮州府志》载:“凤凰山名茶待诏茶亦名贡茶。
”民间传说南宋末代皇帝昺,逃到潮州凤凰山,口渴思饮,采山中茶叶咀嚼,清甘止渴,称赏不已,所以凤凰山的这种茶树,便是被后人称为宋茶。
传说末必是真实,但凤凰山茶是一种优质茶,却一直为人所公认。
[1] 折叠编辑本段茶区凤凰山是著名产茶区之一、茶场有2万多亩,品种有石古坪乌龙、名花、奇兰、黄淡、铁观音、本山和大红肉桂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凤凰单丛,1982年被评为全国32种名茶之一。
凤凰山有一片古茶林,存3000多株200至400年茶龄的古茶树(其中“宋种”茶王茶龄约三四百年),是独特的旅游景观。
景区凤凰山,为我国著名产茶区之一。
据有关资料显示,山上有11000多亩茶园。
据宋代《潮州府志》记载:“凤凰山名茶待诏茶名为贡茶。
”距今有900多年历史。
1986年,凤凰茶中之佼校者“凤凰单丛”在全国名茶评比中,雄居榜首。
折叠编辑本段千年茶王凤凰山上有一棵千年茶王,生长在凤凰镇海拨高度1391米的乌岽山李仔坪村泰石鼓的地方。
系南宋末年村民李氏几经选育繁殖后的一株茶树,是当今凤凰名茶中最古老的一棵,更因树老、种奇、香异、名字多变而驰名古今中外,博得广大旅游者的赞赏和摄影留念。
这株老干轧枝的宋种茶树,饱经风霜雪雨,度过了六百多个春秋,斑斓的躯干上有三个分桠,茎粗分别为0.72米、0.93米和0.8米围。
树高5.8米,树冠(南北向)直径7.3米,树叶茂茂密密像一把伞。
历史最高春茶产量1 7.8斤,1956年茶农邮寄此茶给中央领导同志饮用。
这棵神奇的茶树在起初叫做“团树叶”、后又叫过“大叶香”、“岩上珍”、“黄栀香”、“宋茶”;文革中还叫过“东方红”,而在改革后终于重新叫回“宋种单丛茶”,但人们仍亲切的叫她“老茶王”。
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