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品配件管理工作标准样本

备品配件管理工作标准样本

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备品配件管理工作标准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对总公司备品配件管理工作的任务、备件与低值易耗品和工器具的划分、技术定额管理、进口备件的国产化、备件的计划和订货、备件的资金管理备件的库存管理、备件的修复和报废、备件管理的考核等均做了明确的规定。

1.2 本标准适用于总公司所属非独立法人资格的各单位的备品配件管理。

2 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 按照品种对路、质量合格, 供应及时, 经济合理的原则, 以设备维修管理为依据, 不断改进”四管”( 计划和订货管理、备件技术管理、经济管理, 仓库管理) , ”三定”( 定消耗、定储备、定资金) 工作, 努力降低备件消耗, 及时组织备件供应, 用合理的备件储备来取得合理的设备利用率, 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使公司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 备件与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工器具的划分3.1 在生产与维修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标准紧固件, 手柄、手球各种油杯、油嘴、纸垫、毛毡、绝缘布带、低压胶管、低压橡塑管、玻璃管、白布带、石棉绳、石棉板、石棉橡胶板、保险丝、灯泡、照明灯管、瓷砖、碳砖等不属于备件范围, 作为低值易耗品。

3.2 为缩短零件的加工时间, 有时必须按零件需要的尺寸储备的铸件、锻件、铸铁棒、铸铝棒、铸铜棒、套筒坯、调质钢材、钢丝绳等都属于材料, 在毛坯库材料库或备件毛坯库, 存放管理, 一般不占用备件储备资金。

3.3 维修用工具机床附件和工卡具, 如卡头、卡盘、分度头、砂轮、法兰盘、顶尖、剪床刀片、各种刀杆、焊炬、割枪等, 随产品工艺变化而更换的凸轮等均不属备件, 应做为机床附件和工具管理。

3.4 确定备件的原则3.4.1 各种配套件如滚动轴承、皮带、密封件、电器和液压元件及特殊标准件等, 均可列为备件。

标准紧固件属于低值易耗品不应列入。

3.4.2 自身较薄弱的零件如小齿轮轴, 联轴器等; 经常摩擦腐蚀而损耗较大的零件如摩擦片, 滑动轴承, 传动丝杠副料浆泵叶轮等; 保持设备主要精度的重要运动零件及故障频率高的零件等均列为备件; 有些加工容易的易损件, 可不列为备件。

3.4.3 工序多、工艺复杂、加工困难、生产周期较长而易于损坏的零件应列为备件。

3.4.4 需要外厂协作或制造复杂的零件, ( 包括铸锻件毛坯) 应列为备件。

3.5 备件的分类:3.5.1 按备件来源分:3.5.1.1 自制备件: 企业自己设计、测绘制造的备件;3.5.1.2 外购备件: 对外订货采购的备件。

3.5.2 按备件使用特性( 在库时间) 分:3.5.2.1 常备件: 指经常使用, 停工损失大, 单价比较便宜, 需经常保持一定储备量的备件;3.5.2.2 非常备件: 使用频率低, 停工损失小和单价昂贵的备件;3.5.2.3 大修件: 使用周期较长, 一般只有在设备大修时才更换的零件;3.5.2.4 事故件: 使用期在五年以上的备件。

4 备件的技术、定额管理4.1 技术管理4.1.1 设备订货采购人员应要求供货商提供易损件清单和备品备件图纸, 设备到货后随机技术文件无备品配件图的要极时向厂家索取;4.1.2 各分厂( 矿) 备件技术人员在设备安装阶段就应开始收集备品配件图纸, 确实无图的要利用安装检查和设备修理的时机进行测绘, 并编制备件图册、备件目录、备件卡、备件统计表和备件汇总表, 报二级设备管理办公室审核汇总后报设备动力部审批;4.1.3 备件卡以设备型号为主列出该设备所有备件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所在部位、单台配套数和全厂同型设备的拥有量;4.1.4 备件统计表: 为便于确定与掌握储备量, 对某些常见或关键备件应编制备件统计表, 它以备件的型号规格为主, 列出全厂所有设备的拥有量及其储备定额。

4.1.5 备件汇总表, 以备件类别为主, 列出备件总的品种, 总需要量和储备量, 以供制定订货计划所需。

;4.1.6 各分厂( 矿) 备件员测绘的图纸属A、B类设备的经二级设备管理办备件技术人员核检, A类设备的重要零部件图须报设备动力部审核;4.2 定额管理4.2.1 备件的储备方式分为:( 1) 成品储备; ( 2) 半成器储备;( 3) 成品( 套) 储备; ( 4) 部件储备;( 5) 毛坯储备。

4.2.2 各分厂( 矿) 机动科( 设备组) 应在设备投入使用后2年内制订本单位备件消耗定额储备定额;4.2.3 消耗定额的确定由二级设备办审核, 设备动力部审定, 分管副总批准。

4.2.3.1 投产未满一年的装置系统采用类比估算法确定备件的消耗定额, 即依据其它类似的工艺生产设备以及备件也有的图纸资料, 粗略估算出单项备件的使用寿命( P) 然后用P的例数乘单项备件在机装数的和即得出该项备件的年消耗量, 做为单消耗定额, 经生产实践后进行修订;H2=A·K/P式中: H2单项备件的年消耗定额件/AA同种备件设备数量台K该种备件在每台设备上的在装件数件/台P做算出的备件单件使用寿命4.2.3.2 对上式投产运行一年以上的装置系统设备采用数理统计累积法确定消耗定额。

即对备件的各种数字进行统计对备件造成消耗的各种原因及情况进行记载, 以及机器设备连续累计的运转时间、产量、设备维护保养状况, 长期的统计经过整理分析后找出每种备件的平均使用寿命;a、单件备件的平均使用寿命( P)P=P1+P2+P3+………P n+1+P n/N式中: P1、P2……P n为各单件备件的使用寿命。

aP n =t n/Q n式中: P n 每一批量单件备件的使用寿命a;t n 每一批量的备件消耗定额的总时间;Q n 每一批量的备件数;b、单项备件的单消耗定额:n2=A·K/P4.2.4 储备定额的确定, 在确定备件年消耗定额的基础上, 按照即要保证生产设备维修的需要, 又要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量的原则, 制定备件储备定额。

4.2.4.1 编制依据。

4.2.4.1.1 备件储备定额按下式计算:N 备件储备定额, 件T 备件制造订货周期、月、内部加工为6个月。

P 备件使用期限, 月A 同类设备台数, 台K 每台设备同种备件数, 件/台C1不平均系数, 由A·K而定, 见下表:不平均系数表4.2.4.1.2 事故备件, 一般不列入储备定额之内, 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可考虑;4.2.4.1.3 多台设备( 如电动机等) 可考虑一台;4.2.4.1.4 单台设备, 工况恶劣可考虑备件;4.2.4.1.5 一般单台设备又有备用设备的, 可考虑备用维修材料;4.2.4.1.6 订购和储备事故备件, 需提前一年报出采购计划。

4.2.4.2 编制定额须综合考虑的其它因素:在编制定额过程中, 除遵循”编制定额依据”外, 还应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 对下列因素, 予以综合考虑:4.2.4.2.1 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备品备件清单;4.2.4.2.2 已储备的备品备件近二年的使用情况, 消耗数量;4.2.4.2.3 根据国内有关单位使用经验: ( 比如国外滚动轴承一般使用时间为16000~ 0小时, 国内滚动轴承一般使用为8000~1 小时) ;4.2.4.2.4 设备当前的使用情况和完好状态;4.2.4.2.5 操作人员的工艺操作水平;4.2.4.2.6 设备开停车次数;4.2.4.2.7 本公司的备件加工能力和检修应急能力;4.2.4.2.8 周围的加工协作能力;4.2.4.2.9 本公司现有的维修方式和发展前景:消防方式应多储备, 多应急;计划检修正确执行, 按常规储备;科学文明检修到预知维修可大量减少储备。

4.2.4.2.10 综合上述九项因素: N实=N·Z式中: Z—综合因素系数其值酌情可由0.5~2.54.2.4.3 编制定额不能遗漏的设备备品备件: 工业炉的异形砖, 塔盘的构件和连接螺栓, 热交换设备的换热管和已有问题的管板、折流扳, 分离设备的分离构件, 调节阀的阀头, 防爆膜, 安全阀的弹簧, 管道系统的密封元件,强腐蚀管道及管件, 耐腐蚀衬里, 特殊的焊接材料。

4.2.5 减少设备备品备件储备的途径。

4.2.5.1 搞好设备管理, 精心操作, 正确维护检修, 增长备件的使用寿命( 即增加P值, 减少Z值) ;4.2.5.2 摸清设备运行规律, 掌握设备状况, 逐步实现预知维修;4.2.5.3 经过多方努力, 缩短设备定货周期, 从而达到减少储备的目的。

4.2.6 备件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一经审定批准, 就要严格执行, 不得随意更改, 在使用中发现确不合理的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审核、审定批准后执行。

4.3 进口备件的国产化4.3.1进口备件的国产化原则: 在保证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 逐步提高备件国产化的比例。

4.3.2 下列情况下可提出国产化:4.3.2.1 进口件已失去货源;4.3.2.2 进口件有明显的设计或其它缺陷;4.3.2.3 进口件采购费用太高且严重影响维修或运行成本;4.3.2.4 国产化后可提升设备使用性能且费用不高;4.3.2.5 经国家或同行实践证明国产件已达到或优于进口件;4.3.2.6 同类企业相似设备国产化后已取得明显的效果;4.3.2.7 生产工艺或设备改造后原进口件已不满足要求;4.3.2.8 环保或劳动部门提出原进口件无法满足要求。

4.3.3 进口备件的国产化由各设备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4.3.3.1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一般后关键稳步推进”的原则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