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课件
《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课件
3、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在起初各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无政府主 义是占优势的。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到处都与 无政府主义的拥护者争论着、斗争着。马克思 主义直至在各方面克服无政府主义以后,并与 中国的工人运动、人民反帝运动结合以后,才 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雄伟的力量,并在这 以后,马克思主义永远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占 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反对布尔札维克的理由, 不因他的革命,却因他那不彻底的革 命,须知不彻底的革命,和‘改良’ 相同”。“他们主张按各人劳动的多 寡来定酬给,那么强有力的将享最高 的幸福,能力微弱的,将至不能生活。 能力微弱的缘故,可关乎生理,非其 人懒惰的罪,而结果如此,还说什么 幸福呢?”
——黄凌霜《马克思学说批评》
(1)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主要社团 实社;奋斗社; 学汇社;互助社;民钟社。
(2)无政府主义主张
“我们不承认资本家的强权,我 们不承认政治家的强权,我们一样的 不承认劳动者的强权。强权这东西早 就该‘伸腿’”;
“如果在一人团体之内,有两派 的意见,造成的可以执行,反对的就 可以退出,造成的既不能强迫反对的 一定去做,反对的也不能阻碍造成的 执行,这岂不是自由吗?”
——刘少奇
2、刘师复的无政府主义主张
“凡无政府党无不以反对强权 为职志”;
“吾人以为社会主义当向社会谋解 决(即所谓“只能依靠人们的自治能 力和人类的天性”),不当向政治谋 解决(即所谓“不依靠政府的力 量”),以社会问题而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灵于政治, 是自失其社会主义之价值,故目之曰 半面的社会主义。”
2、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 在中国的泛滥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 无政府主义思潮
内容提要
辛亥前后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流传 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泛滥 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一、辛亥前后无政府主义 在中国的流传
1、无政府主义的谱系
外国:霍德文;施蒂纳;蒲鲁东;巴 枯宁;克鲁泡特金。
中国:刘师培、何震与《天义报》; 吴稚晖、张静江与《新世纪》;刘师复与 “晦鸣学舍”、《晦鸣录》(《平民之声》 《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