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疾病概论(70题)

疾病概论(70题)

第一章疾病概论一、A1/A2型题( C )1、关于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A.在病因作用下,机体处在不良状态B.在病因作用下,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E.在病因作用下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 E )2、关于病因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A.能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 B.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C.能导致病情恶化的因素 D.能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E.能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D )3、脑死亡是指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D.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C )4、疾病发展的方向取决于A.机体的抵抗力 B.病因的数量 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病因的毒力 E.存在的诱因( B )5、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征的因素是A.疾病的外因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诱因D.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内因( C )6、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外因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诱因D.疾病的危险因素 E.疾病的内因( A )7、下列致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A.生物性因素B.免疫性因素C.物理性因素D.化学性因素E.营养性因素( E )8、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A.因果转化规律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C.疾病的转归D.疾病时局部与整体的规律E.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E )9、健康是指A.没有疾病B.体格健全C.精神状态良好D.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E.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且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 D )10、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A.病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B.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自稳调节与功能代谢恢复正常D.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下后遗症E.有时机体可获得终身免疫( B )11、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继续治疗已无意义A.心跳呼吸停止B.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C.血压、脉搏测不到D.脑电波消失E.四肢冰冷、神志不清( E )12、发病学主要研究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C.疾病的转归D.疾病发生的条件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C )13、死亡的概念是指A、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全部坏死B、心跳、呼吸停止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D、细胞、组织代谢全部停止E、生命活动的停止( D )14、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条件C、疾病的诱因D、疾病的内因E、疾病的外因( D )15、疤痕形成为A、病理过程B、病理反应C、疾病D、病理状态E、病理反射( A )16、免疫缺陷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为A、易发生难治性感染B、易发生恶性贫血C、易发生溃疡性结肠炎D、易发生恶性肿瘤E、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D )17、下述关于艾滋病(AIDS)的说法,哪一是错误的?A、其病因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最多见于同性恋者C、可由输注血液制品引起D、属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E、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C )18、全脑功能的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称为::A、躯体死亡B、临终状态C、脑死亡D、临床死亡E、脑干死亡( D )19、疾病的本质是A、细胞的损伤过程B、人体对损伤的代偿过程C、人体的抗损伤过程D、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E、以上都不是( E )20、健康的标志是:A、没有疾病B、身体强健C、心理上的良好状态D、身体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E、无疾病,而且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良好状态( C )21、下述哪一点不是判断脑死亡的主要根据?A、不可逆性昏迷B、脑血流停止C、心跳停止D、颅神经反射消失E、脑电波消失( B )22、下列哪项是肾移植时发生超急性排异反应的主要原因A、供、受者间的HLA抗原不相容B、受者血清中存在抗供者的HLA抗体C、移植物内存在抗供者的HLA抗体D、称植物内残留的“过路白细胞”E、受者血液中含有针对移植物的致敏淋巴细胞( C )23、临床死亡的最主要标志是: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D、代谢障碍,乳酸堆积E、出现尸冷、尸僵、尸班( C )24、疾病的概念是:A、疾病是指机体不舒服B、疾病是细胞受损的异常生活活动C、疾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协调障碍D、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E、疾病是自稳状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D )25、脑死亡可发生在:A、临终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前期D、临床死亡期E、生物学死亡期( E )26、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B )27、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D )28、死亡的概念是指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C )29、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A.瞳孔散大或固定 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C.自主呼吸停止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深昏迷( B )30、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A )31、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A 生物性因素B 物理性因素C 化学性因素D 营养性因素E 遗传性因素( E )32、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反映了:A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 机械论医学模式D 生物医学模式E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A )33、引起某种疾病不可缺少的特异性因素属于:A 原因B 条件C 诱因D 病理损害E 病理过程( D )34、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条件是:A 病原菌的数量B 病原菌的毒力C 病原菌侵入的途径D 机体抵抗力降低E 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C )35、某些药物能损害正常发育的胎儿,导致胎儿畸形,这种致病因素属于:A 遗传性因素B 化学性因素C 先天性因素D 免疫性因素E 营养性因素( D )36、疾病的潜伏期是指;A 病原体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时期B 机体与病原体相互斗争的时期C 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出现轻微病理损害的时期D 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到出现最初症状前的时期E 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起到出现典型证明前的时期( C )37、某患儿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该疾病过程处于:A 潜伏期B 前驱期C 症状明显期D 转归期E 濒死期( E )38、完全康复是指:A 病变部位形态结构恢复正常B 机体功能、代谢恢复正常C 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恢复正常D 住院病人出院回家E 生理、心理和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康复( B )39、传统死亡过程中的可逆阶段是:A 脑死亡B 临床死亡C 脑干死亡D 生物学死亡E 大、小脑、脑干死亡( C )40、在传统死亡的概念中,生物学死亡与临床死亡的区别在于:A 心跳停止B 呼吸停止C 组织细胞代谢停止D 意识丧失E 反射消失二、B型题(41~45题共用题干)A坏血病 B 脚气病 C 佝偻病 D 夜盲症 E 甲状腺肿( B )41、维生素B1缺乏引起( A )42、维生素C缺乏引起( C )43、维生素D缺乏引起( E )44、碘缺乏引起( D )45、维生素A缺乏(46~50题共用题干)A 遗传性疾病B 先天性疾病C 传染病D 遗传易感性E 免疫性疾病( A )46、色盲( D )47、高血压病( E )48、糖尿病( B )49、先天性心脏病( E )50、类风湿关节炎(51~54题共用题干)A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B 心跳呼吸停止 C 组织、细胞功能代谢完全停止D 大脑皮层功能丧失,脑干功能尚存E 呼吸不规则,对各种刺激无反应性( D )51、植物状态( A )52、脑死亡( B )53、临床死亡( C )54、生物学死亡(55~56题共用题干)A、病理过程B、疾病C、病理状态D、病理反射E、衰老( C )5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 B )56、肺炎是一种A、先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免疫因素D、生物性因素E、必需物质缺乏或过多(57~62题共用题干)( E )57、缺氧发生的原因属于( C )58、荨麻疹发生的原因属于( A )59、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原因属于( B )60、21-三体型综合征的原因属于( B )61、高血压病的原因属于( B )62、糖尿病的原因属于(63~66题共用题干)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B、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C、受体病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E、辅酶Ⅱ不能再生所致的疾病( D )63、胱氨酸尿症( A )64、Ⅰ型糖原沉积病( C )65、家族性高固醇血症( B )66、镰状细胞贫血三、X型题( ABC )67、.基本病理过程包括A、缺氧、水肿、水盐代谢率乱B、酸中毒、发热、应激C、休克、DIC、肿瘤D、肾衰、心衰、呼衰、肝衰E、肝性脑病、肺性脑病(ABDE)68、健康的概念包涵下列哪些机体状况A、机能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良好状态B、没有病痛C、精力旺盛,思维敏捷D、内环境稳定E、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 BC )69、化学因素的致病作用特点有A、体质弱者更易致病B、作用往往有器官选择性C、少量多次作用有积累作用D、有特定的入侵部位E、可以引起变态反应( BCD )70、生物性因素致病的特点包括下列哪些?A、作用于机体后若干年可诱发肿瘤等疾病B、有一定的入侵部位和繁殖部位C、对易感宿主才致病 D致病作用与其侵袭力和毒力大小有关E、致病作用常有器官选择性(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11 / 11下载文档可编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