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蔻大草蔻Fructus Alpiniae Zerumbet(英)Beautiful Galangal Fruit[别名]土砂仁、假砂仁。
[来源]为姜科植物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Pers.) Burtt.etSmith的果实。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木,高2-3m。
叶披针形,长30-60cm,宽5-10cm,先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叶舌长 -1.0cm,外披毛。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cm,苞片白色,顶端及基部粉红色花萼近钟形,白色,先端粉红色;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cm,乳白色,先端粉红;唇瓣匙状宽卵形,长约4cm,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子房被金黄色粗毛。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cm,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弯,熟时红色。
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于林荫下。
主产福建、广东。
[采制]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低温烘干。
[性状]蒴果椭圆形、卵圆形或橄榄形,长-3cm,直径1-2cm;黄棕色或红棕色,两端突出稍尖,皮厚无刺,纵棱线突起,常纵向开裂,露出种子。
种子不集结成团,呈不规则的多面形,灰棕色或棕褐色;外被白色假种皮。
质硬。
气微,味微辛。
[化学成份]含有棕榈酸、桉叶素、蒎烯、石竹烯、山姜素(alpinetin)、小豆蔻明(cardamonin)、龙脑、桂皮酸甲酯等。
[性味]性温,味辛、涩。
[功能主治]燥湿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
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湿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
用量6-9g。
山楂山楂Fructus Crataegi Pinnatifidae(英)Hawthorn Fruit[别名]红果、棠棣、绿梨、北山楂。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e Bge.的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7m。
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
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0cm,宽3-7cm,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
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直径约1.5cm;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
梨果深红色,近球形。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谷或山地灌木丛中。
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河南。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4cm。
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色小斑点;果肉深黄色或浅棕色;果核5粒,淡黄色,多脱落。
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化学成份]含表儿茶精[(-)-epi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山楂酸(crataego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苦杏仁甙(amygdalin)等。
[性味]性酸,味甘。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用量6-12g。
川楝子川楝子Fructus Toosendan(英)Szechwan Chinaberry Fruit[别名]金铃子。
[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0m。
树皮灰褐色,小枝灰黄色。
2回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5-12cm:羽叶4-5对,小叶5-11,狭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全缘或少有疏锯齿。
圆锥花序腋生;花萼5-6裂;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l2,花丝合生成筒;子房上位,瓶状,6-8室。
核果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3cm,黄色或栗棕色。
花期4-5月,果期10-l2月。
生于丘陵、田边;有栽培。
主产四川、云南。
[采制]冬季果实成熟、果皮黄色时采收,晒干。
[性状]果实类球形,直径2-3.2cm。
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具深棕色小点。
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凹陷有果梗痕。
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粘性。
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
气特异,味酸、苦。
[化学成份]含川楝素(toosendanin)、生物碱、山柰醇、树脂、鞣质。
[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舒肝。
行气止痛,驱虫。
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用量4.5-9g。
女贞子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英)Glossy Privet Fruit[别名]冬青子、蜡树、虫树。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果实。
[植物形态]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
叶对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3.5-6cm,先端尖,基部圆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
花小,芳香,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长l2—20cm;花萼钟状,4浅裂;花冠白色,漏斗状,4裂,筒和花萼略等长;雄蕊2;子房上位,柱头2浅裂。
核果长椭圆形,微弯曲,熟时紫蓝色,带有白粉。
花期6-7月,果期8-12月。
主产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西、江西、四川。
[采制] 11-12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或置热水中烫过后晒干。
[性状]果实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5.5mm。
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
体轻。
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种子1-2粒,肾形,紫黑色,油性。
无臭,味甘而微苦涩。
[化学成份]含女贞子甙(nuzhenide)、洋橄榄苦甙(oleurope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羟基β-苯乙基β-D-葡萄糖甙、桦木醇(betulin)等。
苦。
[性味]性凉,味甘、苦。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用量6-12g。
山茱萸山茱萸Fructus Corni(英)Asiatic Cornelian Cherry Fruit[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Zucc.的果肉。
[植物形态]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4-7m。
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
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形,长5-10cm,宽-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疏生平贴毛,下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间有黄褐色毛丛;有叶柄。
花先叶开放,伞形花序生于小枝顶端;总苞片4,黄绿色;花瓣4,黄色;雄蕊4;花盘环状,肉质;子房下位,2室。
核果椭圆形,熟时深红色。
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于阴湿沟畔、溪旁或向阳山坡灌丛中;有栽培。
主产浙江,河南、安微、陕西、山东、四川、山西有分布。
[采制]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有时酒制用。
[性状]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1cm。
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肉厚约lmm。
质柔软。
气微,味酸、涩、微苦。
[化学成份]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7-O-甲基莫罗忍冬甙(7-O-methylmorroniside)、獐牙菜甙(sweroside)、番木鳖甙(loganin)、山茱萸鞣质1、2、3(cornus tannin l,2,3)等。
[性味]性微温,味酸、涩。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用量6-12g。
木瓜木瓜Fructus Chaenomelis Speciosae(英)Common Floweringquince Fruit[别名]皱皮木瓜、宣木瓜、红木瓜。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的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m,小枝无毛,有刺。
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10cm,宽-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托叶大,草质,常为肾形或半圆形,长-1cm。
花簇生,淡红色或白色;花柱5,基部合生,无毛;梨果球形或长圆形,长约8cm,干后果皮皱缩。
花期3-4月,果期10月。
各地常有栽培。
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浙江。
[采制]夏、秋季果实绿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性状] [性状] 果实卵圆形或长圆形,多纵剖为两瓣。
长4-9cm,宽2-5cm,厚l-2.5cm。
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
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脱落处平滑光亮。
质坚硬。
气微清香,味酸。
[化学成份]含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皂甙及黄酮类,鲜果含过氧化氢酶(catalase);种子含氢氰酸。
[性味]性温,味酸。
[功能主治]平肝舒筋,祛湿和胃。
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用量6-9g。
小茴香小茴香Fructus Foeniculi(英)Fennel[别名]谷茴香、谷茴。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茵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果实。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m,全株有粉霜,有强烈香气。
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
叶互生,2-4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丝状,长-4cm,宽约0.5mm;下部叶具长柄,基部鞘状抱茎,上部叶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
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和小总苞;伞幅8-30,不等长;花梗5-30;花小,金黄色。
双悬果矩圆形,果棱尖锐,具特异芳香气。
花期6-7月,果期10月。
各地有栽培。
主产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
[采制]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
有时盐炒用。
[性状]双悬果细椭圆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2.5mm。
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的有细小的果梗。
分果瓣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纵棱,接合面平坦而较宽。
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
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化学成份]含茴香醚、α-茴香酮、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等。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
用于胸胁院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用量3~9g。
马兜铃马兜铃Fructus Aristolochiae(英)Dutchmanspipe Fruit[别名]水马香果、三角草、秋木香罐。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Zucc.的果实。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无毛,有香气。
茎细长,扭曲,有棱。
叶三角状狭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8cm,宽2-4cm,中部以上渐狭窄,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心形,两侧具圆的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