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三、判断题1.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不强调成本发生的时态。
()2.将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有利于分清各部门责任,考核其工作业绩。
()3. 按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4.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5.固定成本在任何条件下,其总额均不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发生变化。
()6.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
()7.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
()四、分析思考题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有哪些区别?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在损益确定方面与哪些不同?五、计算题1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将维修费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写出成本公式。
2)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回归直线法将维修费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写出成本公式。
3)2009年1月,该公司计划使用机器时数为55千机器小时,则预计的机器设备维修费应为多少?上表制造费用总额中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该厂会计部门对低点月份业务量为50000机器小时的制造费用总额作了分析,其各类成本的组成情况如下:变动成本总额50000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混合成本总额32500元制造费用总额142500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将该厂的混合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写出成本公式。
2、若该厂计划期的生产能量为65000机器小时,则其制造费用总额将为多少?3.假定有四个公司,均为多产品生产企业。
这四个公司分别在过去一年中的损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损益资料单位:元要求:根据变动成本法完成上述标号的空白表格。
4.假定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2 000件,销售量1 800件,期初存货0件,边际贡献率60%,原材料6 000元,计件工资4 000元,其他变动性制造费用每件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2 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件0.2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为300元。
要求:(1)根据给定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售价;(2)用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3)用两种成本法编制损益表;(4)说明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不同的原因。
1)单位变动成本=600040002000++0.4+0.2=5.6元/件单价=5.6160%-=14元(2)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20002000=6.4元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5.4元5.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 000元。
期初存货为零,本期生产量1 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6.某公司按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2年1月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该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单位产品成本50元,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30 000元,期初存货数量500件,本期完工产品6 000件,本期销售产品5 500件,销售价格100元/件,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5 000元。
已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5元。
要求:(1)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2)计算完全成本法下本期营业利润。
7.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产量分别为8 000件和5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7 000件和6 000件。
每件产品售价为50元,生产成本为:每件变动生产成本10元,固定生产成本每件发生额80 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每件5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年60 000元。
要求:(1)分别采用两种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2)分别采用两种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3)分析两种成本计算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并进行调整。
第三章量本利分析三、判断题1.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不需要任何假设条件。
()2.贡献边际首先用于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
()3.本量利分析应用的前提条件与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是相同的。
()4.企业的贡献边际应当等于企业的营业毛利。
()5.因为本量利分析的各种模型是建立在各种假定的前提条件下,因而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6.所谓保本是指企业的贡献边际等于固定成本。
()7.通常,贡献边际是指产品贡献边际,即销售收入减去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变动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变动部分之后的差额。
()8.本量利分析的各种模型既然是建立在多种假设的前提条件下,因而我们在实际应用时,不能忽视它们的局限性。
()9.若单位产品售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发生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不()10.保本作业率能够反映保本状态下,生产经营能力的利用程度。
()11.安全边际率和保本作业率是互补的,安全边际率高则保本作业率低,其和为1。
()12.超过保本点以上的安全边际所提供的贡献边际就是利润。
()13.安全边际和销售利润指标均可在保本点的基础上直接套公式计算出来。
()14.若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则保本点业务量不变。
()15.销售利润率可通过贡献边际率乘以安全边际率求得。
()16.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总额变动均会引起保本点、保利点同方向变动。
()17.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同时变化,则利润也必定发生变化。
()二、分析思考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什么?2.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3.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有哪些?4.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其计算?5.单一品种下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对安全边际以及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是什么?六、计算题1.设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原,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预计正常销售量4000件。
要求计算:(1)计算保本点和保本作业率(2)计算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2.某企业保本点的月销售额为50 000元,在其他指标不变而固定成本增加5 000元时,为了实现保本需要增加销售额8 000元。
要求计算:(1)原固定成本总额;(2)贡献边际率;(3)变动成本率。
3.某公司20×7年的简明损益表如下(单位:元),销售收入160 000减:销售成本120 000(其中变动成本占60%)销售毛利40 000减:营业费用50 000(其中固定成本占50%)净利润-10 000经过分析,公司亏损的原因是对产品的广告宣传不够,20×8如果能增加广告费4 000元,可使销量大幅度增加,就能扭亏为盈。
要求:(1)计算该公司20×8年保本点销售额;(2)如果该公司20×8年计划实现利润14 000元,则其销售额应为多少?4.甲产品单位售价为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1元,固定成本为450元。
要求:(1)计算保本点销售量;(2)若要实现目标利润1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3)若销售净利润为销售额的20%,计算销售量;(4)若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增加2元,固定成本减少170元,计算此时的保本点销售量;(5)就上列资料,若销售量为200件,计算单价应调整到多少才能实现利润350元。
假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
5.已知某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固定成本总额为19 800元,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厂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2)计算该公司的营业利润。
6.某公司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单位售价A产品为5元,B产品2.50元,A产品贡献边际率为40%,B产品贡献边际率为30%,全月固定成本72 000元。
要求:(1)设本月份各产品的预计销售量A产品30 000件,B产品40 000件,请计算以下指标:保本点销售额;A、B两种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用金额表示的安全边际;本月的预计利润;(2)设本月增加广告费9 700元,可使A的销售量增加到40 000件,而B 的销售量下降到32 000件,请具体分析采取这一措施是否合算;(3)根据上述第二项的有关数据,重新计算保本点销售额。
★第四章经营预测(本章不作要求)三、判断题1.预测就是对不确定的或不知道的事件做出叙述和描述。
()2.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有时候也可以代替决策。
()3.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是相互排斥的。
()4.销量预测中的加权平均法与移动加权平均法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5.趋势平均法对历史上各期资料同等对待,权数相同。
()6.饱和权数法要求各期的权数之和为1。
()7.成本预测是其他各项预测的前提。
()8.销售预测中的算术平均法适用于销售量略有波动的产品的预测。
()9.在产品寿命的不同周期阶段。
销售量的发展趋势是不同的。
()10.因果预测法就是回归分析法。
()11.目标利润基数可以按不同的利润率标准计算。
()12.在利润敏感性分析中,灵敏度指标的中间变量的变动率必须等于因素的变动率。
()13.对利润灵敏度指标进行排列时,单价的灵敏度指标总是最高。
()四、分析思考1.怎样理解管理会计的预测职能?预测分析有什么特点?说明它与经营决策和控制的关系。
2.从时间特征上看,预测工作一般处于什么时态?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类方法的特点如何?4.移动平均法和趋势平均法的共同点是什么?5.在应用平滑指数法时,怎样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平滑指数的数值?6.预测目标利润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7.怎样利用利润灵敏度指标进行利润预测?8.资金预测的具体内容包括什么?资金预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五、计算题1.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04年1~12月份的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分别按以下方法预测2005年1月份销售量。
(1)平滑指数法(假设2004年12月份销售量预测数为16吨,平滑指数为0.3);(2)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法。
2.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年销售量为20 000件,固定成本为25 000元,利润为10 000元,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25 000件(假设成本、单价水平不变)要求:预测下年的利润额。
3.已知:某公司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500 000元,销售单价为25元/件,若目标净利润定为300 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
要求:用本量利分析法计算产品的保利量是多少。
4.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最近半年的平均总成本资料如表所示:资料单位:万元和单位成本。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三、判断题1.决策分析的实质就是要从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选择,并一定要选出未来活动的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