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培训资料

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培训资料

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目录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篇1 国内外同类装置概况 (7)1.1 同类装置概况及装置的作用介绍 (7)1.2 技术进展 (7)2 装置生产原理 (7)2.1 硫的吸附 (7)2.2 烯烃加氢反应 (8)2.3 烯烃加氢异构化反应 (8)2.4 吸附剂的氧化反应 (8)2.5 吸附剂的还原反应 (8)3 吸附剂循环系统(闭锁料斗)的控制原理 (9)3.1 闭锁料斗的进料 (9)3.2 闭锁料斗的出料 (9)3.3 闭锁料斗的压力控制 (9)3.4 闭锁料斗循环过程 (10)4 相关名词解释 (12)5 装置正常操作 (13)5.1 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3)5.2 关键设备的正常操作 (17)5.3 常规设备操作 (20)6 装置开工操作 (25)6.1 反应系统冷压测试 (25)6.2 原料及反应系统赶空气 (25)6.3 稳定系统的蒸汽吹扫和置换 (25)6.4 稳定塔瓦斯充压 (26)6.5 建立稳定塔循环 (26)6.6 反应器升温及干燥 (26)6.7 反应系统热压测试 (27)6.8 建立氢气循环 (27)6.9 反应器升温 (28)6.10 准备投用闭锁料斗 (28)6.11 再生系统冷压测试及空气贯通 (28)6.12 投用再生取热系统 (29)6.13 再生系统升温 (29)6.14 吸附剂储罐收剂 (29)6.15 系统吸附剂装填及建立吸附剂循环 (30)6.16 反应器进料 (31)6.17 反应原料注硫 (33)6.18 吸附剂再生 (33)7 装置停工操作 (34)7.1 汽油进料停止 (34)7.2 反应器热氢气循环 (34)7.3 装置切断进料后的操作调整 (34)7.4 系统卸吸附剂 (35)8 事故状态下的装置操作 (37)8.1 装置停电 (37)8.2 循环氢中断 (38)8.3 循环水中断 (38)8.4 仪表风中断 (39)8.5 氮气中断 (39)8.6 爆炸、起火、管线破损或严重泄露 (39)8.7 反应器超温 (39)8.8 再生器超温 (40)8.9 DCS死机 (40)9 装置总概况 (41)9.1 装置组成 (41)9.2 装置设计规模 (41)9.3 生产方法及流程特点 (41)9.4 主要产品及副产品 (41)9.5 设备概况 (41)9.6 主要技术指标 (42)9.7 装置特点 (42)9.8 设计范围 (42)9.9 装置岗位及定员 (42)10 原料及产品性质 (42)10.1 原料来源及性质 (43)10.2 产品性质 (44)11 吸附剂、化学品规格 (44)11.1 吸附剂 (44)11.2 硫化剂 (45)11.3 磷酸三钠 (45)12 主要操作条件 (45)12.1 反应条件 (45)12.2 反应进料加热炉(F-101) (46)12.3 热产物汽液分离罐(D一104) (46)12.4 冷产物汽液分离罐(D一121) (46)12.5 反应器过滤器(ME一101) (46)12.6 再生器 (46)12.7 冷凝水罐 (46)12.8 吸附剂循环部分 (46)12.9 设备操作条件: (46)12.10 稳定塔(C一201) (47)12.11 回流罐(D一20I) (47)13 物料平衡 (47)14 生产工艺流程 (47)14.1 工艺技术路线、工艺技术特点 (47)14.2 工艺流程说明 (47)15 装置公用工程辅助材料消耗 (50)15.1 新鲜水、循环水 (50)15.2 除盐水及除氧水 (51)15.3 (51)15.4 蒸汽及凝结水 (52)15.5 压缩空气 (52)15.6 氮气 (53)15.7 氢气用量 (53)15.8 燃料气 (53)16 吸附剂、化学品消耗 (53)16.1 吸附剂消耗 (53)16.2 硫化剂(DMDS)消耗 (53)16.3 磷酸三钠消耗 (53)17 装置能耗计算 (53)17.1 装置能耗 (53)17.2 节能措施 (54)18 生产分析化验部分 (54)19 控制系统 (55)19.1 自控水平介绍 (55)19.2 主要控制方案 (55)19.3 工艺自保联锁控制方案 (56)19.4 仪表 (70)19.5 DCS、控制室、ESD等介绍 (71)20 安全、环保、消防 (71)20.1 装置危险、危害性分析 (71)20.2 生产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物料 (72)20.3 装置危害因素较大设备及场所 (72)20.4 安全卫生措施 (73)20.5 副产品的回收和利用、“三废”的处理 (75)21 仪表及控制知识 (76)21.1 仪表基础知识 (76)21.2 仪表控制基础知识 (78)22 烟气再生装置 (79)22.1 装置的组成、设计范围和分工: (79)22.2 废气组成及处理后产物 (79)22.3 废气治理效果 (80)2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0)22.5 工艺设计基础 (80)22.6 工艺说明 (81)23 设备基础知识 (82)23.1 设备概述 (82)23.2 液体输送设备(泵) (82)23.3 传热过程的设备 (95)23.4 分离器 (104)23.5 塔类和反应器 (105)23.6 气体压缩及输送设备 (108)23.7 设备腐蚀与防护 (114)23.8 化工容器(工艺设备) (119)24 S-ZORB设备知识 (122)24.1 反应进料缓冲罐 (122)24.2 加热炉 (122)24.3 反应器 (122)24.4 反应器出口过滤器 (122)24.5 反应产物分离器 (123)24.6 循环氢压缩机 (123)24.7 反吹气体压缩机 (123)24.8 反吹气体换热器 (123)24.9 反吹气体聚集器 (123)24.10 反应器接受器 (123)24.11 反应还原器 (123)24.12 闭锁料斗 (124)24.13 再生器进料罐 (124)24.14 再生器 (124)24.15 再生器烟气冷却器 (124)24.16 再生空气预热器 (124)24.17 再生气体电加热器 (125)24.18 再生器接受器 (125)24.19 吸附剂储罐 (125)24.20 冷凝水罐 (125)24.21 稳定系统 (125)25 PALL过滤器 (125)25.1 PALL过滤器的过滤原理 (125)25.2 PALL过滤器结构 (126)25.3 PALL过滤器的过滤方式 (127)25.4 PALL过滤器过滤层的建立 (127)25.5 PALL过滤器反吹时间的确定 (127)26 MOGAS球阀 (127)26.1 简介 (127)27 核料位计使用基本知识 (129)27.1 放射性现象 (129)27.2 放射源 (130)27.3 核料位计(开关)使用原理 (130)27.4 射线防护的基本知识 (132)附:装置技术问答篇前言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持有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SOx、CO、NOx、VOC 和PM)对大气的污染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各国对车用汽油规格如氧含量、蒸汽压、苯含量、芳烃总含量、沸点、烯烃含量及硫含量等指标日益提高。

降低成品车用汽油的硫和烯烃含量,可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的排放量。

因此,国家不仅制定了日益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对车用燃油(汽油、柴油)中的有害物(硫、烯烃、芳烃/多环芳烃)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基本上都来自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其特点是硫含量高,烯烃含量高,且随着催化裂化加工原料的重质化,将使其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进一步提高,从而导致成品车用汽油中的硫含量提高,直接增加汽车尾气中的SOx排放,使汽车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并导致汽车尾气排放出的CO、NOx 和VOC增加。

按照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的要求,我国将于2009年12月底,国内汽油质量要全部达到国Ⅲ标准的要求,即硫含量小于0.015%,烯烃含量小于30%,芳烃含量小于40%。

从目前广州分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在100万吨/年催化重整联合装置启动后,影响公司生产符合国Ⅲ标准汽油的主要问题是硫含量高。

因此,选择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对催化汽油进行脱硫处理是公司生产清洁汽油、提高汽油质量的关键,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150万吨/年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建成后,可100%处理两套催化装置生产的全部汽油,经吸附脱硫后的汽油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远远低于国Ⅲ标准,并能够进一步满足国IV排放标准对硫含量的严格要求(硫含量不大于50PPm),甚至达到欧V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

在环境要求日益严格的形势下,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投产后,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汽油产品质量,还可以使汽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这将充分体现企业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负责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对人身安全、健康及对环境改善所采取高度重视的态度,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及明显的社会效益。

该装置的建造依据:1)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州分公司150万吨/年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150万吨/年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委托书;3)广州分公司150万吨/年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工艺包;4)中国石化工程公司接收康菲公司S-Zorb工艺与工程技术资料。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篇1国内外同类装置概况1.1同类装置概况及装置的作用介绍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工艺技术先进,以较低的辛烷值损耗,生产硫含量在10PPm以下的低硫汽油。

该技术从吸附剂的开发至今约10年。

1998年COP开始研制S-Zorb吸附剂,同期开始研究S-Zorb工艺技术,1999年吸附剂实现工业化,并建成中试实验装置,2001年4月Borger炼油厂工业示范装置开工,目前在全球采用该技术已经建成投产共7套装置,其中美国六套、中石化燕山一套。

已建成投产的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的规模及开工时间如下:Borger炼油厂,规模25万吨/年,2001年4月开工;Ferndale炼油厂,规模82.95万吨/年,2003年11月开工;LakeCharles 炼油厂,规模156.8万吨/年,2005年11月开工;WoodRiver炼油厂,规模130万吨/年,2007年2月开工;PasadenaRefiningSystems(PRSI)炼油厂,规模160万吨/年,2007年4月开工;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规模120万吨/年,2007年6月开工;WesternYorktown(Giant)炼油厂,规模120万吨/年,2008年3月开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