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吸烟酗酒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收集资料,学生更加懂得了吸烟、酗酒的危害。
使学生能抵制不良嗜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吸烟酗酒的危害,能够抵制吸烟酗酒不良嗜好。
教学过程:一、烟草的有害成分1、尼古丁香烟烟雾中极活跃的物质,毒性极大,而且作用迅速。
40-60毫克的尼古丁具有与氰化物同样的杀伤力,能置人于死地。
尼古丁是令人产生依赖成瘾的主要物质之一。
2、焦油在点燃香烟时产生,其性质与沥青并无多大差别。
有分析表明,焦油中约含有5000种有机和无机的化学物质,是导致癌症的元凶。
3、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质。
烟草在发酵过程中以及在点燃时会产生一种烟草特异的亚硝胺。
4、一氧化碳吸烟时,烟丝并不能完全燃烧,因此会有较多的一氧化碳产生。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心血管的血氧供应,促进胆固醇增高,也可以间接影响某些肿瘤的形成。
5、其他有害及致癌物质除了上述有害物质之外,香烟中的有害物质还有苯并芘,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另外烟中的金属镉、联苯胺、氯乙烯等,对癌细胞的形成会起到推二、吸烟的危害:1、致癌作用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
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
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
2、对心、脑血管的影响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
据报告,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中风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
此外,吸烟者易患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和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
吸烟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最终导致肺原性心脏病。
3、对呼吸道的影响。
4、对消化道的影响。
5、其他吸烟对妇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吸烟妇女可引起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宫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以及更年期提前。
孕妇吸烟易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体重。
6、被动吸烟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物质。
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为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
研究发现,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工作场所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
7、戒烟戒烟方法很多,诸如针灸戒烟、戒烟糖和戒烟茶等,但主要是心理取胜,吸烟者真正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就会决心及早戒除。
三、酗酒的危害:1、酒精中毒据测定,饮下白酒约5分钟后,酒精就会进入血液,随血液在全身流动,人的组织器官和各个系统都要受到酒精的毒害。
短时间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中毒,中毒后首先影响大脑皮质,使神经有一个短暂的兴奋期,胡言乱语;继之大脑皮质处于麻醉状态,言行失常,昏昏沉沉不省人事。
若进一步发展,生命中枢麻痹,则心跳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2、损害食管和胃黏膜酒精对食管和胃的黏膜损害很大,会引起黏膜充血、肿胀和糜烂,导致食管炎、胃炎、溃疡病。
3、诱发脑卒中酒精影响脂肪代谢,升高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4、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1%时,会使人感情冲动;达到0.2%~0.3%时,会使人行为失常;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5、营养失调长期酗酒还会造成身体中营养失调和引起多种维生素缺乏症。
6、危害胎儿女性酗酒的危害性更大。
7、酗酒对社会也具有极大危害,因为酗酒是一种病态或异常行为,可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酗酒者通常把酗酒行为作为一种因内心冲突、心理矛盾造成的强烈心理势能发泄出来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酗酒者常通过酗酒以期来消除烦恼,减轻空虚、胆怯、内疚、失败等心理感受。
板书设计:第四课拒绝吸烟酗酒一、烟草的有害成分二、吸烟的危害三、酗酒的危害《吸烟、酗酒有害健康》教学案例摘要:吸烟、饮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成年吸烟、饮酒的人数占很大比重。
而近年来,青少年吸烟、饮酒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吸烟、饮酒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已引起社会的关注,本课就是针对这一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吸烟、过度饮酒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青少年如何远离烟酒的侵害,有意识地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无烟、酒花季更健康。
引言:《吸烟、酗酒有害健康》是辽海出版社初中三年级的第三课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香烟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吸烟造成的危害,青少年吸烟产生的原因,怎样戒烟以及过度饮酒对青少年的伤害。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到吸烟、酗酒的危害性和健康的重要,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和宣传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设想对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认识,学生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究竟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不少人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吸烟、酗酒对青少年危害极大,但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识不是很深刻、有些中学生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将吸烟、酗酒作为一种时尚追求,使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这就要我们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标准来形成对健康的正确认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认识吸烟、饮酒是一种不良嗜好及对身体的危害性,形成对健康生活的科学认识。
能区分生活中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并提出正确的认识。
能力目标:积极参加讨论,发表意见,对照自己和周围在认识水平上有提高,培养自我调控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起学生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抵制烟酒侵害,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吸烟、酗酒的危害难点:对青少年吸烟、酗酒行为教育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理念本课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在教法上主要采用讨论式和对话式,结合启发引导、点拨和鼓励式评价等方法。
学生在学法上则以讨论、探究为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创新思维。
具体地说,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自我发现、自主探究等学习手段的应用,教师则在导学、导思、导做上下功夫,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学与做服务的,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下探究。
指导学生在探究中懂得真、善、美,并有更深的感悟,能正确地理解吸烟、酗酒的危害。
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探究本课的主题,完成我们学习的目标。
教学过程1、导语吸烟、饮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近年来青少年吸烟、饮酒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我国《中学生守则》第六条规定:“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
国务院颁布法令,禁止青少年吸烟、饮酒。
可见,我们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的关注,那么吸烟与酗酒对青少年的健康有哪些危害呢?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
2、多媒体展示示例:提问:看到这些事例,你有何感想?请同学们畅谈。
是的,像这些青少年吸烟喝酒的事例可算是举不胜举,据北京市教育局对中小学生吸烟情况的调查,在9所非重点中学3000名学生中吸烟的占19%,而10所重点中学3000名中学生中有吸烟行为的占15.2%。
综观今日青少年吸烟喝酒行为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显著特点:1青少年接触烟、酒年龄越来越呈低龄化趋势○2由隐秘走向公开○3青少年吸烟、喝酒行为与追求时尚联系在一起○ 4青少年吸烟、喝酒行为与其他品德不良有关○3、吸烟、饮酒的危害吸烟与喝酒确实有诱惑力,烟与酒都作用于人的神经和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兴奋和麻痹,使心情不畅的人或精神不振的人得到一种暂时的解脱和安慰。
“摆脱寂寞、无聊和各种压力”,“饭后一支烟,快活如神仙”,便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又有谁会想到,在美国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吸烟,在东欧,每年有10多万人死于酗酒。
仅此一点,就可见烟酒对人体危害之大。
吸烟的危害1启发式提问:○香烟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对人的健康产生的不良后果有那些?2学生探究思考回答○[教师评析]以上所讲的只是吸烟的一般危害,对于正处于在青春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吸烟危害就更大了。
美国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危害越重,15岁以前开始吸烟的人,到25岁以后患病的是不吸烟的2倍,这一时期吸烟,不仅会引发器官组织的癌变,还会妨碍睾丸和卵巢的正常发育,会对以后的生育和性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喝酒的危害1、请同学们说出酒的消化渠道,产生哪些对人健康有害的后果?2、喝酒对青少年的伤害程度如何,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析]酒与烟不同,烟对人体毫无益处,而少喝一点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消化,但前提是要少喝,而对青少年来说,喝酒的危害要远大于成年人,因此不提倡喝酒,更不能酗酒。
4、吸烟、喝酒行为的成因: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和国内外有关资料,发现青少年吸烟喝酒行为的形成因素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1青少年对吸烟喝酒的危害认识不足,存在无所谓或侥幸心理。
○好奇心理作怪○3大丈夫、成人感心理○外部因素的作用1、社会环境2、家庭的影响5、吸烟、酗酒行为教育吸烟、酗酒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
为了使我们的后代都能以健康的身体投身祖国的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寻求预防和矫正青少年吸烟喝酒的教育方法。
那么通过那些途径、采取那些办法帮助青少年预防和克服这两种不良习惯?1) [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有吸烟行为,应怎样戒烟?如果没有不良嗜好,应如何预防?《拒绝吸烟,珍爱你我生命》教案东乡实验中学胡惠勤一、教学内容:《我的安全我知道》第十二章《拒绝烟酒与毒品》中的第一节《不吸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烟草的相关知识,认识吸烟的严重危害;引导学生懂得拒绝吸烟的方法,自觉养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
过程与方法采用“感知-学习-法理情理-行动”的教学思路。
运用网络、视频、图片、案例等方式达到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内心憎恶吸烟,从行动上自觉拒绝吸烟,最终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明白吸烟对自己、他人、社会的危害;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将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吸烟。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课堂上老师做一个小调查,家里有人抽烟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后,老师接着说:对于举手的同学,老师为你家抽烟的大人感到忧虑,也为你家其他人的健康感到忧虑。
为什么呢?学了今天这一课,你会找到答案。
感受吸烟之毒1、视频播放:公益广告2、图片展示:对比健康者的肺和吸烟者的肺3、教师总结:吸烟有害健康。
认识香烟危害1、了解烟草的知识。
提问:香烟是什么?它的成分主要是什么?教师提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有4000—5000余种,其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
⑴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液体,具有刺激的烟臭味,可使大脑兴奋,使人产生欣快感,是主要的成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