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卡尺自校规程

通用卡尺自校规程


3.1.2 被校卡尺和量块等校准设备应同时置于木桌上恒温2小时后校准。
4 校准方法
4.1 外观
4.1.1 目力观察。卡尺表面镀层应均匀,标尺标记应清晰,表蒙透明清洁。不应有影响测量的锈蚀
锈蚀、碰伤、毛刺、镀层脱落以及明显划痕,无目力可见的断线或粗细不匀。(外观缺陷只要
不影响使用准确度)
4.1.2 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与最小读数的差值确定。带表卡尺不超过分度值的1/2,数显卡尺不超过0.01mm。
数显卡尺的示值稳定性: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观察1小时内显示值的变化
不超过规定值0.01mm。
4.8 示值误差
用3级量块检定。测量范围为(0~150)mm的卡尺检41.20,81.50,121.80;测量范围为
>200~300
0.04
>300~500
0.05
4.10 校准结果的处理
经校准后符合以上标准的,粘贴合格证,有不符合项但不影响使用的(指刀口内量爪超 差,标注超差数据),粘贴准用证。
校准结果不符合以上标准的,填写报废申请单,经有关领导签字后对该量具进行报废。 4.11 校准周期
通用卡尺校准周期为6个月。
能滑动而不脱落。用测力为(6~7)N的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
平行度用外径千分尺沿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以刀口内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
小尺寸之差确定。
表1 刀口内量爪的尺寸和平行度
mm
分度值
刀口内量爪尺寸偏差 使用中
平行度
0.01, 0.02
-0.020~ + 0.020
0.01
4.2 各部分相互作用
拉动尺框手感应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
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可靠。紧固螺钉作用可靠。
4.3 各部分相对位置
目力观察。圆标尺的指针尖端应盖住短标记长度的30%~80%。指针末端与标尺标记
表面之间的间隙应不超过0.7mm(指分度值为0.01和0.02mm的)。
对于带有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检定时,用两块尺寸为20mm的量块置于1级平板上,使尺身
测量面与量块接触,伸出测量杆测量面与平板接触,然后在尺身上读数。示值误差不应超过
1个分度值(分辨力)。
表2 示值误差
mm
测量范围
分度值(分辨力)0.01 0.02 示值最大允许误差
0~150
0.02
>150~200
0.03
通用卡尺自校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显类)为0.01和0.02
mm通用卡尺,测量范围上限至500mm通用卡尺的后续检定。
2 参考文献
本标准参考文献:JJG 30—2012《通用卡尺》
3 计量器具控制
3.1 校准条件
3.1.1 检定室内温度(20±5)℃,湿度不超过80%RH。
(0~200)mm的卡尺检51.20,121.50,191.80; 测量范围为(0~300)mm的卡尺检101.20,
201.50,291.80。有时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受检点。
检定每一个受检点时都要检里端、外端两个位置,且量块工作面的长边要与卡尺测量面
的长边垂直。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示值误差不应超过表2之规定。
4.4 圆弧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
表1
基本尺寸用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校准。圆弧内量爪的尺寸偏差为
±0.01mm。
平行度用外径千分尺在内量爪距外端2mm处开始检定,以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尺寸之差
确定。不能超出0.01mm。
4.5 刀口内量爪的基本尺寸和平行度
先将1块尺寸为10mm的3级或6等量块的长边夹持于两外量爪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后量块
4.6 零值误差
合并卡尺外量爪,对于深度卡尺,将尺框基准面与尺身测量面同时与平板接触。
4.7 示值变动性
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使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两外量爪测量面接触;对于数显深度卡尺,
将基准面与平板接触,移动尺身使之与平板接触,这样重复测量10次并读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