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七讲 材料的选择与应用PPT课件

第二十七讲 材料的选择与应用PPT课件

• 材料选择与工艺方法的确定应同步进行,工艺性能也是选材时 应考虑的因素。
• 理想情况下,所选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即技术难度小、 工艺简单、能量消耗低、材料利用率高,保证甚至提高产品的 质量。
1).铸造性能 凡相图上液-固相线间距越小、越 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均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 因此铸铁、铸造铝合金、铸造铜合金的铸造性 能优良;在应用最广泛的钢铁材料中,铸铁的 铸造性能优于铸钢,在钢的范围,中、低碳钢 的铸造性能又优于高碳钢,故高碳钢较少用做 铸件。
复合材料克服了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的不足,综合了 各种不同材料的优良性能,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抗 疲劳、减振、耐磨性能优良等特点。尤其是金属基复合材 料,从力学性能角度看,可能是最理想的机械工程材料。 但复合材料价格昂贵,除在航天航空、船舶、武器装备等 国防工业中的重要结构件上应用外,在一般的民用工业上 应用有限。但应注意的是,随着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降低, 其应用潜力巨大、前景极其广阔。
金属材料、尤其是钢铁材料,与其它工程材料相比,在 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生产成本这三者之间保持着最佳的 平衡,具有最强的竞争力,故金属材料仍然是机械工程材 料的主力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仍然生活在以钢铁 材料为主的“铁器时代”。以载重汽车用材的重量为例, 钢占65%、铸铁占20%、有色金属占3%、非金属材料约 占12%。在轻型汽车和轿车中,非金属材料的用量虽有所 增加,但金属材料仍占主体。
• 掌握各类工程材料的特性、正确选用材料及相宜的加 工方法(路线)是对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人员的基本 要求。
1、使用性能选材原则
• 分析零件的工作条件,确定其使用性能:
– ①受力情况:如载荷性质(静载、动载、交变载 荷)、形式(拉压、弯曲、扭转、剪切)、分布 (均匀分布、集中分布)与大小,应力状态;
2、失效形式
四类:过量变形、断裂、表面损伤和物理性能降级 对结构材料的失效而言,前三种是最主要的;其中断裂 失效(尤其是脆性断裂)因其危险性而易受重视、且 研究最多,疲劳断裂最普遍,是断裂失效的主要方式。 对于功能材料,物理性能降级是其主要失效形式,但 也存在断裂与腐蚀、磨损等问题。
3、失效原因 四个主要方面:设计、材料、加工与使用
第二十八讲 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 选用材料的一般原则 §2 零件的失效与选材 §3 典型零件的选材与工艺 §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材料选择
一、概

• 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作中重要的基 础环节,自始至终地影响整个合理的前提下,保证 材料的使用性能与零件(产品)的设计功能相适应。
– ②工作环境:如温度(常温、高温、低温或变温), 介质(有无腐蚀介质、润滑剂);
– ③其它要求:如导热性、密度与磁性等。在全面分 析工作条件的基础上确定零件的使用性能,如交变 载荷下要求疲劳性能、冲击载荷下工作要求韧性、 酸碱等腐蚀介质中工作则要求耐蚀性等。
2、工艺性能选材原则
• 材料的工艺性能可定义为材料经济地适应各种加工工艺而获得 规定的使用性能和外形的能力,因此工艺性能影响了零件的内 在性能、外部质量以及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等。
§1 选材的原则
3)焊接性能 钢铁材料的焊接性随其碳和合金元 素含量的提高而变差,因此钢比铸铁易于焊接, 且低碳钢焊接性能最好、中碳钢次之,高碳钢 最差。铝合金、铜合金的焊接性能一般不好, 应采用一些高级的焊接方法(如氩弧焊)或特 殊措施进行焊接。
4.)机械加工性能 主要指切削加工性和磨削加工性,其 中切削加工性最重要。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加 工硬化能力越强、切屑不易断排、刀具越易磨损,其 切削加工性能就越差。在钢铁材料中,易切削钢、灰 铸铁和硬度处于180~230HBS范围的钢具有较好的 切削加工性能;而奥氏体不锈钢、高碳高合金钢(高 铬钢、高速钢、高锰耐磨钢)的切削加工性能较差。 铝、镁合金及部分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
§3 典型零件选材与工艺分析
三、工程材料的应用概况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是目前最主要 的四大类工程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与刚度低、尺寸稳定性较差且易老化,在工 程上一般不用于受力较大的、重要的结构零件。但由于其原料丰 富、生产能耗较低(为钢的1/10、铝的1/20),密度低、弹性 较好且减振、耐磨,故适合于制造受力不大的普通结构件及减振、 耐磨或密封零件,如轻载传动齿轮、轴承、紧固件、密封件和轮 胎等。
二、材料(机械零件)的失效
1、失效概念: 在使用过程中,因零件的外部形状尺
寸和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而失去原有的设计功能, 使其低效工作或无法工作或提前退役的现象即称为失 效。 失效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分析零件的失效原因并提出相应 的防止和改进措施,其结论对零件的设计、选材、加 工与使用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陶瓷材料硬而脆、加工性能差,也不能用作重要的 受力零件;目前主要应用领域是建筑陶瓷和功能材料。 但陶瓷材料具有高热硬性及化学稳定性,可用作耐热、 耐磨、耐蚀的零件,如燃烧器喷嘴、刀具与模具、石油 化工容器等。由于陶瓷功能材料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 景,在高新技术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故有人认为21 世纪是“第二个石器时代”。陶瓷作为结构材料,目前 尚处开发应用阶段。
5).热处理工艺性能 必须首先区分是否可进行热处理强化,如
纯铝、纯铜、部分铜合金、单相奥氏体不锈钢 一般不可热处理强化;对可热处理强化的材料 而言,热处理工艺性能相当的重要。
3、经济性能选材原则
质优、价廉、寿命高,是保证产品具有竞争力的重 要条件;在选择材料和制定相应的加工工艺时,应考 虑选材的经济性原则。 所谓经济性选材原则,不仅是指选择价格最便宜的材 料、或是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而且是指运用价值分 析的方法,综合考虑材料对产品的功能与成本的影响, 以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2).压力加工性能 包括变形抗力,变形温度范围,产生缺陷的可 能性及加热、冷却要求等。一般来说,铸铁不可压力加工,而钢 可以压力加工但工艺性能有较大差异,随着钢中碳及合金元素的 含量增高,其压力加工性能变差;故高碳钢或高碳高合金钢一般 只进行热压力加工,且热加工性能也较差,如高铬钢、高速钢等; 高温合金因合金含量更高,故热压力加工性能更差。变形铝合金 和大多数铜合金,像低碳钢一样具有较好的压力加工性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