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中文题目: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学生姓名:金文玉专业层次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成绩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做好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提高病人的自信心,消除其自卑感,使他们对精神病能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社见,为病人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很重要。

关键词:精神分裂精神病护理妄想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美国的研究,终身患病率高达13‰;我国1994年调查数据,城市地区患病率7.11‰,农村4.26‰。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

多起病于青壮年,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

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期,一般在30岁左右。

起病缓慢。

最初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妄想的范围可逐渐扩大,有泛化的趋势,以妄想为主,妄想常与幻觉同时存在。

部分病人情感反应与妄想内容不协调,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发展较缓慢,人格变化较轻微,精神衰退不明显。

精神分裂症特点之一是早期很少有行为障碍,病人生活能自理,能照常上班工作,不暴露妄想内容等。

不易被人认为有精神病,易被贻误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常常看上去像个正常人,不打不闹,说话也很有条理。

但必须警惕,此型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妄想,相当一部分病菌同时伴有幻觉。

在幻觉、妄想的影响下,病人可能发生自杀、伤人、毁物和危害社会治安等行为。

1妄想中最常见的是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即病人认为别人的言行都与他有关,都是要加害于他,都是他的仇人。

因而随时可产生“你要害我,不如我先下手为强”的念头,于是病人会对他的妄想对象产生攻击性暴力行为。

幻觉中以幻听、幻视最多见,病人听到的常常是令他不愉快的谈话内容,看到的常常是令他恐怖的景象。

护理病人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应首先取得病人信任,以便了解病人的幻觉、妄想内容。

当病人叙述妄想内容时,要耐心倾听,不能与病人争辩妄想内容的真实性;避免当着病人面与他人耳语,以防引起病人的疑虑或反感,促使妄想泛化。

当被涉及为妄想对象时,不要过多解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接触,注意安全。

还可利用每日简单的活动干扰病人的妄想内容。

在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时要注意掌握病人的幻觉、妄想内容,对症处理。

有被害妄想、幻嗅、幻味的病人吃自己做的饭。

自罪妄想的病人总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不配吃饭,对这样的病人可将饭菜搅拌在一起,让其误认为是残羹剩饭使病人吃下。

自罪妄想的病人有时还会有自杀行为,因此,要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加强护理,预防自杀。

若病人听到某处声音在骂他、攻击他而情绪激动时,可将病人带到那里,证实确无客观事实存在,并作好说服解释,缓解病人的情绪。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还可能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产生冲动行为,引起严重的后果。

因此应加强防范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

当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的前驱症状时,如频繁踱步、言语挑衅、双拳紧握、急躁不安等,不要激惹病人,保持安全距离,1周晓东精神分裂症[M]河北科技出版社2012 67-78移开周围的危险物品,并准备足够的人力控制病人,从而保证病人和他人的安全。

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是最危险的伤人者,对社会及他人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因此,要及时将发病的病人送至医院进行治疗,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在思想上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出现很大的波动,从而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对于患者来讲,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

精神疾病的护理在精神疾病的整个医疗、预防工作中,是一不可分割,重要的组成部分,诊治病人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有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因此,医生也必须熟悉重视这一工作。

精神疾病的护理是以临床精神病学为指导,以一般护理学的理论原则为基础。

2由于护理工作对象的特殊和临床表现的复杂性,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良好的护理可直接促进病人的康复和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心理上,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工作,对待患者朋友应当热情,态度要和蔼,讲究方式方法,尊重病人人格,对病人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应当仔细的分析患者的习惯、兴趣、爱好和习惯,从而对患者的行为做出分析。

朋友们应当尽量的把患者当成正常人对待,除早晚和常规护理外,还要督促病人搞好个人卫生,如;理发、修面、洗澡、更衣、修剪指甲、灭虱等都要作出具体安排。

在患者的饮食上应当多加的注意,尤其是那些不能生活自理的患者,要2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操作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M]北京2009 34—37尽量的防止病人暴饮暴食或拒食,如有特殊情况以医嘱为准。

特殊护理,要针对患者的特殊病情的护理,对于具有自杀自伤的患者,应该多加的注意,这主要是由于患者会出现相应的幻觉、妄想支配下,及处理抑郁、焦虑状态和恢复期时,都极易发生自杀行为。

因此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加强责任心和对病人的管理,做好安全检查,收藏保管好危险物品;服药时严格检查是否真正服下,及时发现自先兆,及早预防,严防意外事件发生。

对于具有兴奋躁动的患者,家属朋友应当多加的注意,这样病情的患者一般会在每一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兴奋躁动,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做好兴奋躁动病人的护理十分重要。

其护理原则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预防兴奋症状的发生;二是减少及避免由于兴奋症状引起的伤害事故;三是加速治疗,尽量缩短兴奋过程。

有些患者出现外走的情况,这个就要求对患者多加的关注了,这样病情的俄患者一般具有自知力缺失,不安心住院或受幻觉妄想支配等,易出现外走行为,对此类病人不能让其单独外出活动,加强环境防护,保管好钥匙及危险物品,以防意外。

对于患者家属朋友,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患者的一举一动,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的思想波动,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重症精神分裂者的护理:防止病人藏药:常用的措施,一是检查口腔,看舌下和牙龈与口腔粘膜之间是否藏有药物;二是服药后不要让病人立即离开,防止抠、挖刺激咽喉而吐出药物;三是要让病人多喝水,既使吞下药了还要多喝水,以便将药冲下;四要经常检查病人是否藏药。

按时按量服药,定期或不定期复诊,最好是每月复诊一次,病情稳定则可3~6个月复查一次,即使病情很好,也需3~6个月与经治医师谈谈,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医师更好地了解病情,禁饮酒,按时作息。

有伤人倾向则要弄清是何原因。

是幻觉、妄想引起还是其它因素,精神病性冲动则为无缘无故伤人。

尽可能消除伤人的因素,而对幻觉、妄想主要靠药物治疗,及时就医,正确服药。

冲动行为则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诱发因素,如不激惹病人,多说理等。

注意处理好邻居关系。

不少家长爱隐瞒患病,怕他人知道,怕丢丑,怕影响孩子的就业、婚姻等。

这些顾虑也有一定道理,但重要的是可能会因邻居不了解情况而发生冲突。

邻居知道情况后大多能理解。

不要让病人身边有危险品,如将刀、绳等收放好。

要密切观察病人情绪、行为,如情绪易激动时有可能会发生暴力行为。

如发现病人在收集利器、磨刀、棍棒等时就要特别防范,必要时可临时住院或其它临时措施隔离,或告知有可能遭遇伤害的人,以便防范,危急时要报警。

.防破坏:弄清原因,针对原因加以解决。

家属不要激化与患者的矛盾,减少诱发因素。

收放好易坏易碎物品,或有专用柜子、箱子如保险柜等收放,甚至不购买贵重物品。

密切观察病情,病情波动时要及时调整用药。

防出走:有的病人是受幻觉或妄想影响出走或逃避,有的则是一种无目的的出游。

对于幻觉、妄想要做一定的解释、劝说工作,虽然多数情况,对于幻觉、妄想的解释是无效的,而有时则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要有人监护,必要时给予一定方式的约束,如将其限制在一定的场所、空间。

出走严重的患者,可给其衣服上或口袋中装上联系地址、电话或其它的说明等,以便他人识别与联系。

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护理,即:接受治疗阶段、缓解阶段和康复阶段3。

现将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分述如下。

1治疗阶段此阶段患者的精神活动脱离现实,思维、情感、意志、行为之间不能配合,患者自知力缺乏,否认有病,在各种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易产生各种意外4。

这时,就需要进行药物等方面的治疗。

因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

1.1一般护理1.1.1了解患者的病史及主要精神症状,易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巡视,重点护理,保证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1.1.2尊重患者的人格,以热情和蔼的态度为患者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耐心做好各种解释工作。

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指导患者学习适应性行为,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增加社会交往。

3马凤杰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1-95.4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587-588.1.1.3对生活不能自理者,帮助、督促他们做好处理工作,使患者在精神症状缓解后能够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会功能。

1.2服药时的护理服药是治疗的关键,在患者服药时,医护人员要亲自给药,并设法保证患者服下,以“送药到口,检查服用,服后离开”,防止患者将药藏在舌下、指缝间、口腔两颊、衣服口袋、衣服袖、烟盒或拐角处或乘人不注意时将药片扔掉或吐到药杯内。

服药时一定要仔细检查,严防患者将积存的药片一次性吞服,造成意外事故。

对拒绝服药者,可以耐心劝说解释,必要时用鼻饲法给药。

另外,注意观察服药后有无药物反应的发生,可及时与医生联系,对症处理。

1.3改善接触态度此阶段患者接触比较困难,护士应有良好的服务态度,热情、和蔼耐心的语气和语言。

对不合作的患者要掌握其症状及心理特点,从关心患者的衣、食、住、行开始。

对恐惧、胆怯和接触被动的患者要主动耐心说服,解释住院意义,说明治疗目的,消除恐惧心理。

对易激动、冲动伤人的患者,要沉着冷静,加强防卫,排除可能引起激惹情绪的诱因。

总之,接触患者时仍要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切忌用刺激性的语言和行为激惹患者。

1.4睡眠护理此阶段患者大多数睡眠较差,来回在病房内走动,影响其他患者的休息。

护理上应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患者的睡眠。

随时不定期的巡视病房,若发现患者在床上辗转不安,或经常在病房走动。

对确定难以入睡者,可根据医嘱常规给予一些镇静催眠药引导入睡,这样对巩固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2缓解阶段的护理此阶段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且趋于正常,自知力开始恢复。

患者与周围环境发生较为主动的接触,与病友和工作人员有一定程度的交往,能进行一般性的交谈配合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