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玉米的技术要点1.单粒播种:精品种子质量高,机播建议精量播种,亩播5000-6000粒,仍然要间苗,如何使用单粒点播专用播种机亩播4400粒即可,不用间苗。
2.按照要求的密度定苗。
很多人不舍得间苗,造成密度过大,使得田间表现不佳,黑龙江一般种植密度亩保苗3300-3500为宜。
3.增施磷钾肥:玉米高产要求有相应的养分、水分供应,建议使用10公斤的二胺和钾肥做底肥或苗期施入,可以促苗早发,提高抗逆性,为高产打下基础。
4.加强中后期管理:要重视大喇叭口肥的施用,建议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以上。
如果土壤干旱,施肥要结合浇水。
5.适当晚收:玉米完全成熟之前收获会降低籽粒重,造成严重减产,因此要等玉米完全成熟时收获,以提高千粒重,提高玉米品质,最大程度地获得好的产量。
1种植地选择玉米植株高大,具有水肥需要量大且不耐涝的特点。
因此,种植玉米最好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排水性能良好的肥沃土壤。
砂质土虽然通透性好,但肥力差、水肥保蓄能力弱;黏土则通气性不好,整地质量差,不易耕作。
理想的土壤是壤质土壤。
另外,玉米的耐盐能力弱,当全耕层土壤全盐量达0.41%、氯离子达0.061%时,生长不良。
因此,盐碱较重的土壤,要进行改良。
2整地为打破前犁底层,为根系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条件,前茬收获后深耕灭茬,耕深为23~27cm,随后进行镇压耙耱,以保证田面平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
如果水利条件好,可在土壤上冻前进行1次灌溉,一方面可以通过冻融交替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可以调节用水高峰,以利于春耕整地播种。
3底肥施用一般而言,高产玉米应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即氮肥总用量的40%用于基肥,而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因为氮肥是速效肥料,而且玉米在整个生育期都需要吸收氮素;而磷肥属缓效性肥料,其有效养分的释放速度比较慢,在施入土壤后不仅能满足当季作物的需要,而且其肥效还可以维持3~4年;钾肥虽是速效肥料,但由于玉米植株在苗期对K的吸收速度比较快,在吐丝后玉米植株基本停止对K的吸收,所以氮肥宜用于基肥,磷、钾肥宜一次性施入土中。
玉米目标产量为11.25t/hm2的地块施有机肥37.5t/hm2,施化学肥料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675~900、1200~1500、300~450kg/hm2.其中,尿素、硫酸钾也可分别用碳酸氢铵、氯化钾进行代替,用量分别为1800~2250、225~375kg/hm2.另外,生产上可施用锌、锰、钼、硼等微量元素肥料,防止玉米发生缺素症。
各微量元素的施用方法具体如下:作基肥时锌肥用量为15.0~22.5kg/hm2,锌肥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一般每隔2~4年施用1次即可。
玉米质量检测表明,锌对玉米的品质有负影响。
因此,如果土壤不缺锌,尽量避免施用锌肥。
钼肥可施用含钼10%的钼酸盐下脚料7.5~15.0kg/hm2;硼肥主要用作基肥,用量为15kg/hm2;锰肥一般用含硼工业矿渣,用量为75~150kg/hm2.操作时将其与其他基肥同时撒入土壤表面,再通过耕地翻入土中即可。
4品种选择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选择品种时要注意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在保证玉米全生育期为无霜期条件下,尽量选用生育期较长、优质、抗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品种。
另外,为满足市场对玉米的不同要求,根据生产目的选择不同用途的良种。
5种子处理玉米是稀播、高产谷类作物,自身调节能力很小而且对光比较敏感。
如果出苗不全则达不到单位面积穗数的要求,产量自然下降;而如果出苗不整齐则会造成植株高矮、大小、壮弱不均匀,小苗往往会因光照不均匀而生长滞后,最后造成穗小、空秆,产量自然同样下降。
而造成出苗不全、不齐的原因之一就是种子的质量问题。
由于玉米的果穗较大,不同部位籽粒的大小不一,而作为种子的籽粒要求选择穗中部的籽粒。
但目前对种子的质量和价格尚缺乏完善的管理办法。
因此,大小籽粒的种子混合,未进行分级利用,这给播种后玉米的整齐度带来很大的影响。
另外,对种子管理不完善,在玉米籽粒检疫的过程中存在纰漏,玉米种子带有虫害、病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作为种植者,购买种子后,在播种前一定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具体分为以下4步:第1步:筛选。
对购买来杂交种进行筛选和粒选,除去瘦粒、霉粒、破粒、混杂粒及虫蛀粒,以保证种子质量.第2步:晒种。
选种后进行晒种,降低其含水量,促进种子成熟,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及发芽力。
选择晴天把种子摊放在席上,晒2~3d,要定时翻动,可提早出苗1~2d.第3步:浸种。
播种前用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液或叶面素浸种,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第4步:药剂拌种。
为了防止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以及地下虫害等,可釆用药剂拌种。
目前,推广的种子包衣集药剂拌种、营养拌种为一体,有条件的可对玉米进行包衣,其有效成分会逐渐被根传导到幼苗植株的各个部位,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动、发芽、出苗、生长。
6播种6.1播种期玉米发芽的最低温度、适宜温度分别为8、28~32℃,当5~10cm地温达到10~12℃时即可播种。
为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延长生长期,增加植株的抗逆性,生产上一般可适当早播。
适时早播有以下3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积累更多的干物质,使玉米从发芽至成熟能处在适宜的温度、水分条件下,从而实现早熟高产二是可减轻虫害,在苗期是以地下害虫为主,中后期有玉米螟危害,适期早播可在虫害发生前出苗,虫害严重时苗已长大,有较强的抵抗力。
对病害,适时早播则不利于黑粉病孢子发芽,减轻发病率。
三是可增强抗倒伏能力。
适时早播,由于气温较低,地上部生长缓慢,而根系生长迅速使根系发达,而地上部分短粗,植株较矮,从而增强了植株抗倒伏、抗旱、耐涝的能力。
此外,适时早播可避免不良气候的影响,如山区玉米后期会有早霜危害,影响产量及品质。
但在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应适时晚播,使抽雄前后的需水高峰正好与雨季相遇,避免遭遇“卡脖旱”.辽宁省春玉米适宜的播种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
对于特种玉米,例如优质蛋白玉米、糯甜玉米、爆粒玉米等,选择地块时要注意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以免串粉使玉米的特性消失。
方法如下:一是釆用时间隔离,使特种玉米的花期不与普通玉米相遇;二是釆用空间隔离,距离为400m以上.如果有树林、山岗、公路等天然屏障,隔离的距离可适当近些。
在特种玉米中。
以籽粒为生产目的玉米播期可同普通玉米,而以鲜食为主的玉米例如甜、糯玉米则要根据上市时每天的销售量,玉米田间管理的三个要点以销定产,从而确定播种期,可分期播种或采取早、中、熟品种搭配种植的方法。
6.2播种方法目前一般釆用机播,对没有机播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犁具开沟,人工点播。
辽宁地区玉米播种量为37.5kg/hm2.若土壤中地下害虫危害严重,为了保证全苗,在播种的同时要另外用营养钵育苗,以备缺苗后补栽之用。
玉米播种深度要适宜且深浅一致,这是保证苗全、苗壮、苗齐的重要环节。
播种过深,出苗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使幼苗瘦弱或出苗不整齐,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出苗的现象;播种过浅,表土易干旱使出苗水分不足,失去发芽力或芽干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一般玉米适宜的播种深度为5~6cm.6.3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就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使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取得协调,在单位面积上获得适当的绿色面积和根系,以充分利用光、热、水、肥条件,达到穗多、穗大、粒重而实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时,一般早熟品种密植,晚熟品种稀植;同一品种株型紧凑密植,株型松散稀植。
一般为3.3万~4.2万株/hm2.7田间管理7.1查苗、补苗为保证田间植株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光热水肥等资源,在玉米出苗后,要及时观察田间苗情,查漏补缺。
一般采用催芽补种、移苗补栽的方式进行补苗。
移栽苗龄以2~4叶龄苗为佳。
为提高补苗的成活率,一般在阴天或下午带土移栽。
7.2间苗、定苗为避免幼苗相互拥挤和遮光,降低幼苗对光热水肥等资源利用,形成壮苗,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
一般3叶时间苗,4~5叶时定苗。
定苗时应去掉虫咬苗、病苗和弱苗,选留壮苗。
7.3中耕除草为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减少杂草,玉米生长过程中可以进行中耕。
一般苗期中耕2~3次,第1次3~5cm,以松土为主;第2次在拔节前进行,可深至10cm.如有条件,可用化学除草剂实现少耕,以减少劳动强度和用工。
现在化学除草已逐渐走向普及。
玉米食品加工技术,化学除草是在整地时(播种前)用已备好的药剂均匀喷洒在土表。
如在生长期进行喷洒,要注意不能把药剂喷在玉米叶上。
7.4肥水管理在基肥和种肥充足的条件下,由于苗期对养分的需求量少,玉米苗期一般可以不追肥。
对于补种苗和弱小苗,视苗情可以进行施肥灌水,以保证拔节前达到生长整齐一致。
正常年份玉米苗期一般不进行灌水。
玉米追肥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施入,具体做法:在4株玉米苗的中间用小铁铲挖开表口,把肥料放入再覆土,施肥后应及时灌溉。
7.5防治虫害玉米的虫害主要有黏虫、地老虎、蚜虫、玉米螟等,应及时防治。
8适时收获当玉米籽粒出现黑粉层时,即为成熟的标志,即可收获;鲜食玉米在灌溉后20~25d进行收获,即乳熟期及时收获。
(一)播前准备1、土地准备(1)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
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
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40%~50%及磷肥的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
(2)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用50%乙草胺100~150g、或90%乙草胺(禾耐斯)80~100g、兑水30~40kg,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对杂草进行土壤封闭,随后进行耙磨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标准的待播状态。
2、种子准备(1)选用优良杂交种: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
应结合各地的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
目前新疆玉米生产中主要推广的优良杂交种有三种类型。
中晚熟类型:郑单958、先玉335、SC-704、新玉11号、新玉21号;中熟类型:伊单8号、石单3号等;早熟类型:新玉9号、新玉15号、新玉28号、京早8号等。
(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使用达到国标(GB4404.1-1996)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
纯度96%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13%。
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要求。
(3)种子处理: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4)播种机具的调试:按照精准播种的要求调试好播种机具的传动、排种、追肥等部件。
(二)播种技术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适宜播种期的确定应参考以下三个方面:(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这对无霜期较短地区的玉米制种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