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二、常见症状
(一)发热 (三)咯血 (五)心悸 (七)疼痛 (九)呕血与便血 (十一)意识障碍
(二)咳嗽与咳痰 (四)呼吸困难 (六)水肿 (八)恶心与呕吐 (十)黄疸
(一)发热
概念: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 导致体温>37℃,称为发热。
最多见原因: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引 起的感染。
出血经口排出者。
病因:支气管肺部疾病(结核、支扩、肿瘤 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某些 急性传染病等。
(三)咯血
临床表现:
﹛青壮年咯血:肺结核、支扩、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年龄
40岁以上有较大量吸烟者:高度警惕肺癌
咯血量:
小 量:<100ml/24h 中等量:100-500ml/24h 大 量:>500ml/24h或一次量在300-500ml者
(四)呼吸困难
• 婚姻史 • 生育史
例 :1岁 424~ ~ 86 3天 天 120年 06月 71日 8
家族健康史
包括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及子女的目前身
体健康情况及曾患过疾病情况,特别要询问是 否患有与病人类似的疾病及遗传有关的疾病。
对已死亡亲属,还要询问死亡的病因和年龄。
(二)方法与技巧
1、首先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态
分度:低 热 37.3-38℃ 中等热度 38.1-39℃ 高 热 39.1-41℃ 超 高 热 41℃以上
(一)发热
热型及临床意义: ①稽留热:体温持续39-40℃左右,一日波动范
围<1℃,延续数日。 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
②弛张热:体温>39℃,一日内体温差>2℃,最 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1.有关主诉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对( )
A.病史的全过程 B.可初步反映病情轻重与急缓 C.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D.记载应简练扼要 E.感受最主要的疾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 的时间 答:A 2.下列哪句属暗示性提问,应避免的( ) A.您感到哪里不舒服 B.您什么情况下疼痛加重 C.您的大便发黑吗 D.您什么时候开始病的 E.您病后用过什么药物治疗 答:C
(四)呼吸困难
概念: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或 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 律的异常。 严重者鼻翼扇动、端坐呼吸、发绀、呼 吸辅助肌参与运动。
病因: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阻塞、肺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左心功能不全。 中毒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液病,重度贫血。 神经精神疾病,器质性颅脑疾病。
主诉
• 概念:主诉指患者感受最痛苦、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 及其持续时间,也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 主诉的记录: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或不超 过3个主要症状。症状在前,持续的时间在后,若主 诉包括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几个症状,应按其发生的 先后顺序记录。
• 如“发热1天”,“活动后心慌气短2年,下肢水肿1 月”。
(二)咳嗽与咳痰
临床表现:
﹛ 咳嗽音色 嘶哑:见于声带或喉部病变 金属音调:见于纵膈肿瘤、支气管癌
咳嗽的性状和量:
浆液或黏液性痰见于急性呼吸道炎症; 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急性肺水肿; 痰量多时见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 浓痰有恶臭气味者提示有厌氧菌感染。
(三)咯血
概念: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炎症等。
(一)发热
热型及临床意义: ③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
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持续1日至数日,反 复发作。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④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 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等。
(二)咳嗽与咳痰
概念: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呼吸道内 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排 出体外。 咳痰是通过咳嗽将呼吸道或肺部的分泌 物排出口腔外的动作。
最常见病因:呼吸道疾病(炎症、刺激性气体、 异物、出血等)
(二)咳嗽与咳痰
临床表现:
﹛ 咳嗽性质 干咳:急性咽喉炎、胸膜炎来自肺结核等 湿咳:慢支、肺炎、支扩
咳嗽的时间与规律:
清晨起床体位改变时咳嗽加剧,伴浓痰,见于支 扩、肺脓肿;
夜间平卧时出现剧烈咳嗽,见于左心衰; 骤然出现的咳嗽,见于突然吸入刺激性气体、呼 吸道异物。
现病史
• 概念:指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的全过 程。
• 内容 患病时间与起病情况; 主要症状特点; 疾病的发展与演变情况; 伴随症状; 诊治经过; 病后一般情况。
既往史
既往史包括被评估者既往的健康状况、曾患 疾病及其求医经过。 • 既往健康状况及患病史 • 外伤、手术史 • 预防接种史 • 过敏史
个人史
• 指患者的生活经历 • 出生地、曾到过的地区和居住的时间、
工作条件、生活习惯与嗜好、有无不洁 性交及性病史。
婚姻史
• 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 夫妻关系等
月经生育史
• 月经史
记录格式: 初潮月 年 行经 龄 经 (天 (天 周 )期 )末 期次月(或 经绝 时经 间 ) 年
诊断学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第一节 问诊
➢问诊是医生向患者或知病情的人询问而获 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史仍是诊断疾病的最重要、最 基本的手段。
一、内容、方法与技巧
• 一般项目 • 主诉 • 现病史 • 既往史 • 个人史 • 婚姻史 • 月经生育史 • 家族史
一般项目
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 婚姻、籍贯、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家庭住址 及电话、入院日期、记录日期、入院方式、入 院诊断、病史供述人、可靠程度等。
如“您上腹部痛时向右肩放射吗?” 恰当为“您除腹痛外还有什么地方痛?”
4.提问时要注意系统性、目的性和必要性, 避免重复提问,以及要专心听患者叙述。
5.对危重患者应扼要询问,进行必要的体 格检查后,立即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后 再作详细问诊补充。
6.及时核定患者陈述中的不确切或有疑问 的情况,提高病史的真实性。
度要和蔼可亲,语言要通俗易懂,避免用
医学术语。
如“您是否有里急后重之感?” 恰当为“您是否肚子很痛,想解大便又解不 出?”
2.直接询问患者,如遇幼儿或神志不清者 可询问患者家属或知情者。
3.问诊一般从主诉开始,逐渐深入有目的、
有层次、有顺序的进行询问。避免暗示性 提问,以免患者为满足医生而随声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