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第四章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两者关系: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 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成反比例关系。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成反比例关系
影响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因素有:P51
影响因素
下级的教育、 训练、技能 工作性质、 计划程度 管理技术、 工艺水平
管理层次
(高)越少 (简单、稳定)越少 (先进)放宽
管理幅度
(高)越大 (简单、稳定)越大 (先进)放宽
第四章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 行政组织结构概论
第二节 行政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第三节 行政组织结构模式
第四节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
第五节 行政组织结构设计与管理原则
第一节 行政组织结构概论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特点P46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 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是组织中各部分之间分工合作、 相互协调的一种方式。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 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权力模式、 (集权、授权程度低) (集权、授权程度低) 授权程度 较多 较窄
组织环境、 组织状况
(简单而稳定)较少
(简单而稳定)可加大
案例分析题
在被管理者的工作量固定为6的情况下,管理幅 度与管理层次将发生如下的变化:如管理层级为一 级,被管理单位人数为6,领导单位或人数为1,如 图1(一级管理层次)
三、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简答)
1、整合功能:集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2、效率功能: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3、控制功能:步调一致,协调运转。 4、沟通功能:使信息沟通畅通无阻。 5、心理需求功能:不仅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又能获
得归属感和满足人自我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 行政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P49
组织结构的分化,就是将组织结构系统分割为若 干分支系统,每一分支系统皆与外界环境发生特定的 关系。分为两类:一是平行分化;二是垂直分化。 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是根据劳动分工将组织垂直 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层次,每一个层级的权力大小、管 辖范围与职责地位自上而下逐级减少。
组织结构的分部化 ,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 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 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 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纵向结构——层级 中央政府
省级政府
市级政府 县级政府
乡级政府
横向结构——职能 公安局、教育局、监察局、财政局、环保局
第二节 行政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垂直分化——层级化(简答) 行政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
1、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有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 统一。 2、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 息传递和监督。 3、组织目标、分工、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协下属和 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在设置行政组织结构时,根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 次相互关系的规律,当管理幅度能够加大时,就可以减 少管理层次,精简行政组织机构,使领导层接近基层, 有利于及时处理问题,提高行政效率。但当管理幅度太 大,上级机关及领导者超负荷运行时,就会影响管理工 作的有效性,这时则必须适当增加管理层次,缩小管理 幅度,才能使行政管理正常运行。 这种选择的科学性体现着管理的艺术,关键在于必 须根据国情和行政管理的客观需求加以确定,根据各管 理因素的变量关系来确定其最佳的控制点。
一、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
依据组织当中决策权和控制权的集中和分散程度, 组织结构分为集权式与分权式组织结构: 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 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 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 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 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 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行政组织结构层级化的缺点:
1、过多的层级结构,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 2、层级结构的存在形成成员间身份与地位的高低,容易 加大行政距离,造成沟通困难,形成“官本位”。
第二节 行政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模向分化——分部化P50
促成组织分部化的原因:(简答) 1、组织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 2、各部门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范围。 3、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 避免工作划分不当。 4、符合专业化需要。 5、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基本依据和方式: (简答) 1、按职能分部化;2、按行业或产品分部化;3、按 区域分部化;4、按服务对象分部化。
正确处理追求管理层 次的最少化和管理幅 度的最大化。
三、组织活动的整合与一体化
整合一体化是指在完成组织任务中使
各分支系统的努力达到统一的过程。
促进组织活动一体化的手段和途径主 要有:1、目标手段;2、政策手段;3、组
织手段;4、信息沟通手段。
第三节 行政组织结构模式
第二节 行政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组织成功实施分部化的基本原则:(简答)
1、职掌明确,机能一致。 2、单一指挥。 3、从属关系明确。 4、合理竞争。 5、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配合。
二、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是指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管理层 级的数额。 管理幅度,也称控制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管 理人员能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 的数目。
如管理层次设两级,第一级被管理单位或人 数为3,第二级被管理单位或人数为6,每两个单 位或人数被一个单位或人数管理,如图2(二级 管理层次)
分析
1、以上情形表明在同一个行政组织系统中管
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存在何种规律?
2、该规律对实际的行政管理有何启示?
答案
1、在一定的被管理的工作量或地域条件 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即管 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少;反之,管理幅 度越小,则管理层次就越多,这就是行政组织 中客观存在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规律。

组织结构有如下特征:(简答)


1、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2、组织结构的层次性。 3、组织结构的相对性。 4、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组成要素
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显结构”,一类是“潜结构”。 “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包括人员、职位、职权、纵的层次、横的层次和组 织规范。 “潜结构”包括目标认同程度、价值趋同程度、 气质协调程度和能力互补程度。 潜结构的因素:1、目标认同程度;2、价值趋 同程度;3、气质协调程度;4、能力互补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