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心机动平衡技术交流

离心机动平衡技术交流

➢ 差速器带来的振动 ➢ 滚动轴承产生的振动 ➢ 物料处理过程中,压力和流量突变产生的冲击 ➢ 电机带来的振动
问与答
4.离心机设计时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 降低离心机振动?
• 设计时将离心机的工作转速远远避开旋转系统的临界 转速;
• 主轴承座设计为挠性减振型式; • 主轴与电机之间以挠性联接; • 离心机与外界管道采用挠性联接; • 采用适当橡胶减震器将系统与基础隔开;
• 许用不平衡量|U|=Me=150x6.45=968kg.um 约1g.m
• 若平衡贴片加在叶片最外部
• |U|/R=0.968/0.175=5.5g
离心机机械振动的原因
• 离心机转鼓和螺旋回转体的质量在圆周方向 不均匀,形成一定的偏心。当旋转时产生不
平衡的离心惯性力,并引起机械振动。
材质不均
螺旋叶片 的非对称 几何形状
(橡胶硬度越大,系统的临界转速就越高。硬度太低 的减振器, 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容易损坏。)
带来的思考
一、离心机是否可以实现“现场动平衡/整机动平衡”! I. 可以避免大量拆装,节约安装调试时间,保存原有
安装精度; II. 能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平衡精度。
二、汽轮机、风机等不规则旋转体的动平衡方法是怎 样的?
概念三
平衡精度等级G
• G=eω/1000 • 回转体最大角速度ω=2πn/60(rad/s) • 许用偏心距e(um)
许用(残余)不平衡量
|U|=Me 回转体的总质量M(kg) 许用偏心距e(um)
LW350卧螺离心机的动平衡设计
• 螺旋平衡精度等级G2.5 • 螺旋最大角速度ω=2πx3700/60=387.5rad/s • 许用偏心距e=1000G/ω=6.45um
毛坯缺陷
制造误差
静平衡与动平衡
• 静平衡和动平衡的选择原则
D、L、k之间的关系 D≥5l
工作转速 任何转速
平衡方法 静平衡
D≤k;L≥2k D≤k
任何转速
N> 1000r/min
静平衡 动平衡
静平衡只需要一个校正面进行 动平衡需要两个或多个校正面上进行
回转体平衡的方法(一)
• 加重:焊接、锡焊、铆接、拧螺钉一, 据资料统计表明:旋转机械故障率大 约有35%是由不平衡引起的!
概念一
• 刚性回转体
在离心惯性力系作用下,只产生可以 忽略的微小变形的回转体。 静不平衡 / 动不平衡
概念二
• 柔性回转体
回转体不是绝对刚性而是弹性体,当其转速接近或高 于一阶临界转速时,其自身的变形产生的不平衡惯性 力,往往大于由于偏心而引起的不平衡惯性力。
有问题
回转体平衡的方法(二)
• 去重:镗削、钻孔、凿削、铣削、磨削
回转体平衡的方法(三)
• 调整校正质量
在回转体上预先设计好的调整 结构中,调整校正质量的大 小和方位,达到上述加重和 去重的目的。
有问题
问与答
1.离心机螺旋做动平衡分几步?转速开 到多少转,怎么实现平衡?
1. 螺旋粗平衡,转速( 螺旋两端止口。
三、当离心机长径比≥5.5时,现有动平衡技术是否能 够满足动平衡要求。
谢谢观赏!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返回车间车
2. 螺旋低速动平衡,转速( 500 ),根据动 平衡机数据在两端工作面加重。
3. 螺旋高速动平衡,转速(设计),根据

)数据在三点加重。
问与答
2.为何螺旋不直接进行高速动平衡?
• 出于安全考虑。先低速减少离心力,进行初始 平衡和校正。
问与答
3.离心机工作中除了转鼓和螺旋产生振 动外,你认为还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