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训练13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散文阅读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训练13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散文阅读

综合训练13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散文阅读(用时:40分钟)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既会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凄冷的风雨。

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è)住命运的咽喉?B.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chuán)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C.大大小小几何形的麦田将原野均匀分割,种粒的全部能量转化为陇间破土而出的禾苗,它们将在秋天成熟,连绵不绝,设下朴素的宴席——握住镰柄的农民融入麦芒闪耀的金光里,积年劳作使他们的掌心摩砺出粗厚的老茧.(jiǎn)。

D.该官员今后依旧职务在身,这类“黥刑伺候”式震摄,也足以让其以后在单位、在社会抬不起头来,难以承受那种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讥讽哂.(shěn)笑的负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可是,人们却将精力消耗于一种错误的选择。

相当一部分人旋即被翻入犁沟,化作膏沃的泥土。

【甲】人们被一种徒有其表的命数——通常谓之“必需”——所奴役,因此聚敛财富,任凭蝼蚁咬啮,尘埃侵蚀,留待盗贼破门,挟裹而去。

这种生活何其愚鲁,如果生而不觉其非,行将就木之时必会幡然悔悟。

盲目地遵从一个愚顽的训诫,向身后丢着石头,而不管它们落到了何处。

只是因为蒙昧愚鲁,大多数人,即便生活在这片相对自由的土地上,也被虚妄的焦虑和过度的劳役湮没..,双手因粗笨颤抖而无法采撷生命的华美果实。

【乙】卞氏本是倡女,(歌舞艺人)却可以在董卓威逼利诱的危难之时,拦住曹操将要四散的部下;在儿子曹丕被立为太子之后,也并没有喜形于色,忘乎所以....。

【丙】曹操称赞她“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曹操杀死杨修后,为.杨修的父亲杨彪写了一封信,讲“不得不”的理由。

夫唱妇随....,卞氏给杨彪的夫人写了一封信,动之以情。

2.上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湮没B.忘乎所以C.为D.夫唱妇随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总统于27日签署一份关于难民和移民政策的行政令后,美国暂停所有难民入境,以便对难民进行详细的背景核查。

B.《世界环境》杂志和中国日报网联合承办的“全球十大环境热点事件评选”活动,将有助于我们把握环境发展脉搏,促进世界绿色可持续发展。

C.那些只简单地把观众当作影视产品贡献多少票房的数字的做法,不仅会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产生污染,也将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

D.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反对朝鲜违反安理会决定进行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射活动,当前有关各方不应做相互刺激、可能加剧半岛紧张的局势。

5.请根据下面形象化的表述,给“公地悲剧”下一个定义。

公地悲剧说的是,一片无人监管的草原,水丰草茂,所有人都来放羊、放牛,但草和水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行为完全没有遏制,他们养的羊和牛越来越多,直到超过草原的承载能力,但无人会最先退出,最后导致草原的草和水越来越少,草原开始退化,最终变为沙漠,而所有人都无法再养牛养羊。

6.根据以下材料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评论,要求语言生动,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足球是一项让人爱恨交加的运动,中国足球尤其让人五味杂陈。

而最近,中国足球掀起了一场“烧钱风暴”,即使不关心足球的人,恐怕也得为钱的数额感到震惊。

而这多达数十亿的投入,与中国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疯狂烧钱,又能否烧出中国足球的未来?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 (2)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也。

(《庄子·逍遥游》) (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李密《陈情表》) (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白居易《琵琶行》) (5)春花秋月何时了?。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罗银胜①杨绛与钱钟书都是有名的“读书种子”,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②1949年,黄裳曾去北京采访,专程到清华园钱氏夫妇的寓所,目睹了这对教授夫妇静夜攻读的情形:“住在清华园里的名教授,算来算去我只有一位熟人,就是钱钟书。

第二天晚上,吃过晚饭以后我找到他的住处,他和杨绛住着一所教授住宅。

他俩坐在客厅里,好像没有生火,也许是火炉不旺,只觉得冷得很,整个客厅没有任何家具,越发显得空落落的。

中间放了一张挺讲究的西餐长台,另外就是两把椅子。

此外,没有了。

长台上,堆着两叠外文书和用蓝布硬套装着的线装书,都是从清华图书馆借来的。

他们夫妇就静静地对坐在长台两端读书,是我这个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个典型的夜读的环境。

他们没有想到我会在这时来访,高兴极了,接下去,就是快谈。

”③当时,杨绛、钱钟书除了上课、办公、开会之外,可谓是深居简出。

晚上的空余时间对他们来说,是辛勤耕读的好时光。

他俩不愧是一对“读书种子”,用人类文化精华不断充实着自己。

④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一如既往杜门谢客,潜心读书。

她的闭门读书不是消极避世,不通人情世故,而是“追求精神享受”。

她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⑤杨绛非常珍视如此读书的自由,她还感叹道:“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还是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

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

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

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

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

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以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

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

”杨绛读书时的惬意,无疑也是众多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精神世界。

⑥杨绛生活是非常简朴的,她摆脱了世俗的陋见。

如今她所住的房间,水泥地、白灰墙,比照当今一些教授们新迁的住宅,可谓简陋至极,但所有房间都干净、整洁、雅致,涌流着一股沁人心脾的书卷气。

杨绛的服饰朴素无华,毫无珠光宝气。

她心系科教兴国,毅然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捐赠给“好读书”的学子。

这一慷慨之举,值得世人敬仰和效仿。

⑦2007年夏天,年近期颐的杨绛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

这是杨绛以丰富的人生经验,来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因而全书充浸着人性的美感。

⑧《走到人生边上》可以看作是杨绛对于生死以及人的本性、灵魂等哲学命题的一次终极思考。

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世纪生活经验,自己思考。

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

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⑨摆脱了羁绊和束缚的杨绛先生,在书中更多体现的是个人的感悟。

唯其如此,尤为可亲。

老人家九十多岁,快到生命的尽头,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原,还极认真地反思自己年轻时的过错。

(1)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杨绛先生的?请简要概括分析。

(2)文章第①段写道,对于杨绛先生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了她的“精神支柱”。

为什么这样说?请简要分析。

(3)文中第②段和第⑤段都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请赏析。

(4)从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中,你获得哪些有关读书、人生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A 解析 B项,“攒”应读“cuán”。

C项,“陇”应为“垄”;“摩”应为“磨”。

D项,“震摄”应为“震慑”。

2.C 解析此处应用“给”。

3.B 解析第一个逗号要放在括号后面。

4.B 解析 A项,中途易辙,在句首加“在”。

C项,语序不当,“不仅会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产生污染,也将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应为“不仅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也将会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产生污染”。

D项,成分残缺,句末缺少宾语中心语。

5.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

6.我对金钱风暴能提升中国足球的水平持怀疑态度。

资本都是逐利的,疯狂烧钱的人基本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短期效益;而要提高整体足球水平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要从基础抓起。

金钱风暴通过买教练买球员能在短期内提升足球水平,但不利于足球的长期发展。

另外,大量高水平外援的加入,一定会挤占本土球员的上场机会和时间,也不利于其成长。

7.(1)既来之则安之(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5)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8.(1)①读书生活:“追求精神的享受”,珍视读书的自由,领略读书的惬意;②物质生活:侧面反衬杨绛先生精神生活的富足;③著书生活:表达个人感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原,认真地反思自己年轻时的过错。

(2)①工作之余,她深居简出,辛勤耕读,用人类文化精华不断充实自己;②丈夫去世后,她杜门谢客,潜心读书,“追求精神享受”;③她珍视读书自由,从读书中获得惬意,达到令人向往的精神世界。

(3)①引用黄裳的话,从侧面印证了钱钟书夫妇辛勤耕读,不愧为“读书种子”;②引用杨绛自己的话,直接展示其“书香世家”;③丰富传记的内容,增强传记的真实性,有助于突出传主的形象。

(4)每个人都应该读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①读书可以汲取人类文化精华,充实自己的心灵;②读书可以丰富经历,增长见识,摆脱愚昧;③读书可以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让生活变得更加惬意;④读书应该潜心、有恒、广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