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贵州省情期末复习题

2013贵州省情期末复习题

贵州省情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期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15 )℃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 )oC;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 )oC。

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位。

若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则居全国(第三位)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8)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

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 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

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 37.8 )%。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6、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管辖的3个自治县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 C )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3、从点上看,全省最高处是:( A )A、赫章韭菜坪B、玉屏C、威宁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4、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 D )A、赫章韭菜坪B、玉屏C、威宁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7、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 D )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8、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C )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10、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 C )位A、7B、8C、9D、612、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是在:( D )A、广西B、云南C、四川D、贵州18、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 B )A、安顺B、铜仁C、六盘水D、黔东南19、贵州水族主要分布在( C )A、黔东南B、黔西南C、黔南D、毕节的集约化生产,在(B )年实现农村人口粮食生产基本自给的跨越。

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B )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23、贵州是中国荞麦的主要产区之一,其生产地主要集中在( C )A、黔东南的河谷地带B、黔西南的峡谷地区C、黔西北的高寒山区D、黔东北的温湿地带2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 B )开始的。

A、城市的企业改革B、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D、农村合作社25、贵州农业和农业经济结构明显变化,2004年与1978年相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是:( A )A、农业下降,林牧渔业上升B、农牧业上升,林渔业下降C、农渔业下降,林牧业上升D、林业上升,农牧渔业下降28、在贵州所有的运输方式中客、货运输量最大的分别是( A )A、公路和铁路运输B、铁路和公路运输C、铁路和水路运输D、航空和铁路运输29、建筑业属于( B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跨第二、三产业30、贵阳邮政总局成立的时间是:( C )A、1901年B、1905年C、1910年D、1920年31、目前贵州省下列不属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是( D )A、黄果树B、红枫湖C、织金洞D、花溪32、1987年被列入“国际生物圈保留地网”的是( A )A、梵净山B、赤水竹海C、习水原始林D、花溪公园34、贵州具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劳动就业岗位最多特点的产业是(C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二和第三产业35、贵州清代最知名的区域文化是( B )A、清明文化B、沙滩文化C、黔北文化D、西南文化36、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 D )A、《贵州日报》B、《西南日报》C、《筑报》D、《黔报》37、贵阳市解放的时间是( C )A、1949年9月30日B、1949年10月1日C、1949年11月15日D、1950年1月1日38、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了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旧址,还有(C)A、遵义红军烈士陵园B、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C、王若飞故居D、黎平会议会址39、贵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D )A、阳明书院B、沿河鸾塘书院C、贵阳师范学院D、经世学堂40、( B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

A、文化B、经济C、法律D、哲学41、中共贵州省委确定每年( A )月为公民道德集中宣传月。

A、3B、4C、5D、642、( B )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

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D、“一国两制”三、多项选择题(在所列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1、研究和认识贵州省情需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ACD )A、系统的、全面的观点B、直接的观点C、用辨证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2、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和意义是( BCD )A、是行政区划的需要B、是实行科学决策的需要C、是培养各级干部和教育各簇人民的需要D、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3、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

以下哪些属于喀斯特地貌:( ABC )A、石林B、溶洞C、峰丛D、沙山4、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 ABCD )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5、贵州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ABD )A、赤水河B、綦江C、珠江D、乌江6、贵州自然的有利条件是:( ABCD )A、多种土地资源与多种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B、受地形影响,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丰富C、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成矿条件优越D、千资百态的岩溶奇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7、贵州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是:( ACD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B、可耕地资源数量少,水资源贫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C、灾害性天气较多,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威胁较大D、层峦叠嶂,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通信事业的发展8、贵州土地资源的特征是:(ABCD )A、山地丘陵多、平地少,土地类型多样。

B、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特征明显。

C、山高坡陡,中低等土地比重大。

D、林牧地分布不平衡。

9、贵州水资源有以下特点( ABC)A、资源丰富B、时空上分布不均匀C、岩溶水分布广、水量丰富D、地表天然水质污染大10、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BCD)A、马尾松B、银杉C、桫椤D、珙桐11、贵州是中国( BC )的三大产区之一A、重晶石B、铝土矿C、磷矿D、黄金12、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ABD )A、北京周口店B、山西西候度C、盘县的大洞遗址D、贵州黔西观音洞13、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BCD )A、流官B、世官C、世土D、土民14、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 AD )A、乾嘉起义B、顺康起义C、康乾起义D、咸同起义15、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BC )A、青岩教案B、遵义教案C、开州教案D、安庆教案16、解放后贵州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具体表现在(ACD )A、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B、开展“三线”建设C、完成新民主主义改革的各项任务D、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7、解放初期贵州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经济建设的主要工作是( ABCD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贵州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曲折发展表现在(ABD )A、“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B、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C、实施“三大战略”D、三线建设的开展19、邓小平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 BCD )A、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B、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C、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0、贵州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具体是指:(ABD )A、科教兴黔战略B、开放带动战略C、计划生育战略D、可持续发展战略21、贵州扶贫攻坚取得的明显进展是( ABCD )A、一批贫困人口陆续越过了温饱线B、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C、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有所增加D、贫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和文化教育落后状况有一定改善22、普查的特点是( BCD )A、全面性B、一次性C、周期性D、全国性23、贵州目前的2个国家级开发区是(AB )A、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B、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C、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D、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24、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是(ABC )A、乌江流域以电力、煤炭、铝、磷、锰为重点综合开发区B、以六盘水——攀西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C、南北盘江——红水河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D、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网络圈25、贵州粮食种植面积居前三位的是( ABD )A、水稻B、玉米C、小麦D、薯类26、大豆也是贵州的粮食作物,生产较为集中的产区主要是(AC )A、遵义B、安顺C、毕节D、铜仁27、贵州烤烟与油菜所共同的主要产区是在( CD )A、六盘水市B、毕节地区C、遵义市D、铜仁地区28、贵州的铝工业主要分布在(AB )A、贵阳B、遵义C、安顺D、六盘水29、现行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BD )A、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C、汉族和少数民族一样D、农村宽于城市30、贵州医药工业的特点是(BCD )A、医药工业已跨入全国先进水平B、民族医药开发得到加强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生产布局比较均匀而又相对集中31、贵州邮政通信业的主要特点是( ABD )A、面向市场,加快发展B、以人为本,邮政服务程度提高C、市场竞争激烈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服务特色32、贵州电信通信业的主要特点是(ABC )A、多种信息传输服务网趋向互联互通,通信基础网络现代化水平提高B、电信市场出现激烈的竞争C、电信通信业具有较好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基础D、固定资产投资最高33、贵州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是(ACD )A、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B、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C、劳动就业岗位最多D、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基本适应34、金融业的行业分类包括(ABC )A、银行业B、证券业C、保险业D、房地产业35、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CD )A、手扒羊肉B、过桥米线C、牛头牌牛肉干D、老干妈辣椒36、贵州历史文化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包括:( ABCD )A、夜郎文化B、屯堡文化C、阳明文化D、长征文化37、属于贵州特色文化表现的是( ABD)A、傩戏B、蜡染C、紫竹调D、银饰38、贵州教育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 ABCD )A、从本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种形式办学B、坚持全社会办学的方向C、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D、发展潜力大39、贵州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是(ACD )A、贵州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B、有国家的重点投资支撑C、有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及其设备和科技人员D、经济实力有所增强40、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是( BCD )A、实现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显著提高B、它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D、实现安定团结、政府廉洁、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4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BCD )A、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B、实现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显著提高C、实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D、在全国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42、贵州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具体要求执法人员(ABC)A、持证上岗,亮证执法B、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C、行政赔偿由责任人自行赔偿制度D、对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取消其执法权4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的工程项目有( ABD )A、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B、“西电东送”工程建设C、退耕还林和天然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D、“南水北调”水利工程44、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包括:( BD )A、科技水平发展赶上中部地区B、大西南南下出海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C、成为畜牧业产品出口大省D、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相关主题